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国际法论文 >

空间碎片所致环境损害之国际责任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23 22:00

  本文关键词:空间碎片所致环境损害之国际责任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空间碎片 环境损害 国际责任 国际公约


【摘要】:摘要:火箭的喷射物、任务执行完毕的火箭箭体、功能失效的卫星本体、航天活动中的抛弃物、空间物体相互间再碰撞的产物等,这些都是外层空间中弥漫着的垃圾,也就是空间碎片。空间碎片是伴随着人类进行探索、开发、利用外层空间活动而产生的,随着空间科技的迅猛发展,空间活动的日益频繁,空间碎片数量也呈现出突飞猛涨之势。这与日俱增的空间碎片不仅给外层空间环境造成了严重损害,对航天器和宇航员的安全产生了威胁,而且还会给地球表面的人身和财产安全带来危害。空间碎片问题已经引起国际社会的高度重视。 20世纪六七十年代出现了外层空间立法的高潮,其基本框架——五大公约即在这一时期问世,此后,外层空间的立法脚步便放缓了。目前,现行的国际立法中,空间碎片的专门性条约尚还缺位,现有制度中还存在很多不足。空间碎片方面的相关权利义务主要散见于外层空间法中。这些法律只是从框架性、概括性的层面制定一些相关的基本法律原则,整体而言,这些规定过于笼统和模糊,可操作性不强。因此,完善外层空间立法,尤其是空间碎片问题相关的法律迫在眉睫。 本文采用文献研究、经验总结等研究方法,主要研究空间碎片导致环境损害而产生的国际责任问题。正文主要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首先是空间碎片概述。这一部分主要从空间碎片的定义入手,讨论了空间碎片的种类和来源,描述了空间碎片引起的环境损害,并分析了该种损害所呈现的发展趋势,继而,引入了空间碎片所致环境损害所应承担的国际责任。 其次是空间碎片相关法律规定及其存在问题。这一部分主要选出颇具代表性的现有空间法律规定做一阐述,并分析其中存在的不足。目前,国际上还没有对空间碎片问题制定专门的国际条约,纵观外层空间法的相关规定可知,五大公约是解决空间碎片问题的主要法律依据。因此,本文对五大公约进行了立法分析,总结得出:现有关于空间碎片所致环境损害的国际责任制度规定尚存在概念模糊、具体制度不完善、责任主体不明、求偿主体缺位、协调机制缺失等不足之处。 再者是空间碎片所致环境损害应承担的国际责任制度构建部分。这一部分主要从以下方面进行论述:一是空间碎片所致环境损害国际责任的归责原则;二是空间碎片所致环境损害承担国际责任的责任主体需要明确,并要根据客观情况与时俱进,将私人实体纳入责任主体范围;三是对损害责任的承担方式进行分析,并明确空间碎片环境损害国际争端的解决方式;四是对于不明空间碎片造成损害的救济途径进行比较分析,建立健全赔偿责任机制。
【关键词】:空间碎片 环境损害 国际责任 国际公约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D999.1
【目录】:
  • 致谢5-6
  • 中文摘要6-7
  • ABSTRACT7-9
  • 9-10
  • 目录10-12
  • 1 引言12-13
  • 2 空间碎片概述13-19
  • 2.1 空间碎片的概念及现状13-14
  • 2.1.1 空间碎片的概念13-14
  • 2.1.2 空间碎片的现状14
  • 2.2 空间碎片所致环境损害14-17
  • 2.2.1 空间碎片所致环境损害之表现15-16
  • 2.2.2 空间碎片所致环境损害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16-17
  • 2.3 空间碎片国际责任17-19
  • 2.3.1 空间碎片国际责任定义及表现形式17-18
  • 2.3.2 空间碎片国际责任的特点18-19
  • 3 空间碎片所致环境损害国际责任法律规定现状及问题19-36
  • 3.1 关于空间碎片之国际法律规定19-26
  • 3.1.1 《外空条约》相关规定19-20
  • 3.1.2 《责任公约》相关规定20-23
  • 3.1.3 《登记公约》相关规定23-24
  • 3.1.4 《营救协定》相关规定24-25
  • 3.1.5 《月球协定》相关规定25-26
  • 3.1.6 《空间碎片减缓指南》相关规定26
  • 3.2 空间大国有关空间碎片立法26-28
  • 3.2.1 美国有关空间碎片立法26-27
  • 3.2.2 俄罗斯有关空间碎片立法27-28
  • 3.3 空间碎片环境损害国际责任法律规定之不足28-36
  • 3.3.1 法律依据薄弱29-31
  • 3.3.2 “空间碎片”相关概念模糊31-33
  • 3.3.3 协调机制缺失33
  • 3.3.4 责任主体不明33-34
  • 3.3.5 求偿主体缺失34-35
  • 3.3.6 不明空间碎片法律规制不足35-36
  • 4 空间碎片所致环境损害国际责任制度构建36-44
  • 4.1 空间碎片所致环境损害国际责任的归责原则36-37
  • 4.2 空间碎片所致环境损害国际责任之责任主体37-39
  • 4.2.1 扩大《登记公约》中的登记主体范围37-38
  • 4.2.2 私人赔偿主体责任制度构建38-39
  • 4.3 空间碎片所致环境损害国际责任之求偿主体39-40
  • 4.4 空间碎片所致环境损害国际责任的实现40-41
  • 4.5 明确空间环境损害的纠纷解决方式41-42
  • 4.6 不明空间碎片环境损害之救济42-44
  • 5 结论44-45
  • 参考文献45-47
  • 作者简历47-49
  • 学位论文数据集4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王国语;;论与国际空间站相关的侵权的法律适用——以欧洲空间局成员国为视角[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2 叶菁;;空间碎片造成外空环境污染的国际法律责任[J];改革与开放;2011年16期

3 侯瑞雪;;全球治理下的空间环境法治问题[J];河北法学;2009年11期

4 杨彩霞;;航天发射活动中的环境法律问题探析[J];环境经济;2011年05期

5 高立忠;;空间碎片引发的环境法律问题及解决[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6 李斌;;论我国空间碎片减缓立法体系的完善[J];环球法律评论;2008年04期

7 李寿平;;试论空间环境损害的国际责任[J];现代法学;2007年01期

8 李寿平;;空间碎片造成空间环境污染的国际责任[J];中国航天;2007年05期

9 ;Research On The Protection Of The Space Environment In China[J];Aerospace China;2007年01期



本文编号:108554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uojifa/108554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0e4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