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世义务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26 16:36
本文关键词:对世义务研究
【摘要】:对世义务(obligations erga omnes)是现代国际法发展出来的概念,以保护国际社会普遍性利益为主旨,,在现代国际法不断寻求合作发展的潮流下,探究对世义务的基础性问题以及其在实践中的应用,对于国际法的完善以及国际整体利益的保护有重要的价值和作用。 本文从对世义务的基本问题入手,分析其内涵、特征、理论基础及与相关的概念如国际习惯法、国际强行法概念之间的关系,并就这一概念的历史发展进行梳理和分析,阐述对世义务对整个国际法体系所产生的影响,通过对国际法院实践案例分析,明确其适用的的外延和未来的发展方向,最终对全面认识对世义务的未来和国际法律体系建设和完善提出建议。 本文共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部分,其中正文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论述了对世义务的基础性问题,首先分析了对世义务的概念和特征,以及发展的理论基础,并与国际法相关概念如习惯法和强行法进行深入分析。从国际法实践(巴塞罗那牵引公司案)回溯对世义务的历史发展,探讨对世义务提出前后的国际实践环境。 第二部分研究对世义务的范畴和外延问题,通过对国际法院典型案例的评析,进而探讨对世义务在国际法上的具体适用。先分析对世义务在国际法上明确适用的事项:侵略、种族灭绝、奴隶制和民族自决权,之后对对世义务适用的新领域——发展法领域和环境法领域提出构想。 第三部分将对世义务置于国际法体系之内,探讨对世义务在国际法体系中的地位问题。在分析国际法体系“碎片化”现状及成因之后,探究对世义务对国际法体系的整合与协调作用。 第四部分论述对世义务在国际法上实施机制问题。根据对世义务依照传统国际法的实施机制出现的弊端,结合对世义务本身特性,探究更完善的新型实施机制。作为国际法的一项规则,对世义务可执行性问题的研究至关重要,否则对世义务将仅仅成为一个空洞的名词而已。 “对世义务”一词的提出揭示了国际法价值观念的转变。国际法的价值并非仅限于国家价值,在此之上,尚存在更高一阶的价值——国际社会基本价值,这是与当代国际法的发展趋势相一致的,对对世义务的深入研究将促使我们对于国际法发展核心价值理念进行再审视。 虽然对世义务曾多次直接或间接地被应用于国际法律实践之中,但关于对世义务的争论持续至今,从它的法律内涵到适用外延,以及它未来的走向,都是法学家们争鸣的问题。即便如此,对世义务的出现顺应了国际法发展的潮流,必将在未来的国际活动中发挥不可小觑的效用,因此,更需要在争鸣中完善与发展对世义务规范。
【关键词】:对世义务 国际法体系 国际法院 实施机制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经贸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99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0
- 1 引言10-14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10
- 1.2 国内外在该领域的研究现状10-12
- 1.2.1 国外研究现状10-11
- 1.2.2 国内研究现状11-12
- 1.3 研究方法及主要创新点12-14
- 1.3.1 主要研究方法12
- 1.3.2 主要创新点12-14
- 2 对世义务概述14-25
- 2.1 对世义务内涵解析14-18
- 2.1.1 对世义务的概念及特征14-15
- 2.1.2 对世义务与国际法有关概念的辨析15-18
- 2.2 对世义务的孕育、产生及发展18-23
- 2.2.1 对世义务概念的背景及孕育18-19
- 2.2.2 对世义务概念的提出19-21
- 2.2.3 “巴塞罗那牵引公司案”后对世义务的发展21-23
- 2.3 对世义务的理论基础23-25
- 2.3.1 国际社会共同利益与对世义务23-24
- 2.3.2 国际社会基本价值与对世义务24-25
- 3 对世义务的国际法院适用25-32
- 3.1 对世义务与国际法院判决25-29
- 3.1.1 禁止侵略25
- 3.1.2 禁止种族灭绝25-27
- 3.1.3 禁止种族歧视与隔离27-28
- 3.1.4 禁止奴隶制28
- 3.1.5 尊重民族自决权28-29
- 3.2 对世义务适用的新发展29-32
- 3.2.1 发展法领域的对世义务29-30
- 3.2.2 环境法领域的对世义务30-32
- 4 对世义务与现代国际法体系32-37
- 4.1 现代国际法体系现状——“碎片化”32-33
- 4.1.1 国际法的“碎片化”内涵解读32
- 4.1.2 国际法“碎片化”的影响32-33
- 4.2 国际法碎片化的成因分析33-34
- 4.2.1 国家利益取向不同33
- 4.2.2 国际社会的平行式发展33-34
- 4.2.3 “三代”国际法的并存与冲突34
- 4.3 对世义务对现代国际法体系的重塑34-37
- 4.3.1 国际社会共同体意识的塑造与强化35
- 4.3.2 国际法规范位阶的完善35-36
- 4.3.3 促进合作与人权国际法的发展36-37
- 5 对世义务实施机制的设想37-41
- 5.1 传统实施机制存在的弊端37-38
- 5.1.1 对世义务的规避适用37
- 5.1.2 对世义务规则的滥用37-38
- 5.1.3 对世义务适用的不确定性38
- 5.2 对世义务的特殊实施机制38-41
- 5.2.1 国际组织的制裁39
- 5.2.2 国际司法机关的强制管辖权39-41
- 结语41-42
- 参考文献42-45
- 后记45-46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4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潘德勇;;论国际法规范的位阶[J];北方法学;2012年01期
2 李春林;论国际法的内在体系冲突[J];当代法学;2005年04期
3 曲波;喻剑利;;论海洋环境保护——“对一切义务”的视角[J];当代法学;2008年02期
4 孙法柏;于红燕;;国际环境法上的对世义务与共进国际法[J];西部法学评论;2013年02期
5 刘曦子;;论国际法上“对一切义务”的概念[J];法制博览(中旬刊);2013年04期
6 古祖雪;;现代国际法的多样化、碎片化与有序化[J];法学研究;2007年01期
7 陈海明;;权利视野中的对一切义务法律关系研究[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8 谭家悦;;国际法实施机制的发展:个体化到组织化的进程[J];求索;2010年10期
9 王秀梅;;论国际法之“对国际社会整体的义务”[J];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10 易显河;;向共进国际法迈步[J];西安政治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本文编号:109954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uojifa/10995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