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船舶油污损害赔偿机制的适用问题探析
本文选题:国际船舶油污损害赔偿机制 切入点:适用 出处:《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0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当前的国际船舶油污损害赔偿机制是以《1969年国际油污损害民事责任公约》和《1971年建立国际油污损害赔偿基金公约》以及二者的一系列议定书为基础建立起来的。为了适应国际海运的发展和损害后果日益严重的船舶油污事件的需要,其内容随着公约的修订而不断变化。而每次修订所导致的最重要的变化就是油污损害赔偿限额的逐渐提高,导致了对于是否应该设置赔偿限额以及该机制适用性的质疑。另外,船舶油污损害赔偿责任主体的排他性、油污损害赔偿范围的局限性、国际船舶油污损害赔偿机制参加国的局限性也是导致该国际机制适用性瑕疵的重要原因。应当扩大船舶油污损害赔偿、责任主体及机制参加国的范围,设置合理的赔偿限额,提高国际船舶油污损害赔偿机制的适用性和完整性。
[Abstract]:The current international compensation mechanism for oil pollution damage from ships is based on the International Convention on Civil liability for Oil pollution damage of 1969, the Convention on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International Oil pollution compensation Fund of 1971 and a series of protocols between them. In order to meet the needs of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national maritime transport and the increasingly serious consequences of damage caused by oil pollution from ships, Its content has evolved with the amendment of the Convention. The most important change resulting from each revision is the gradual increase in the limit of compensation for oil pollution damage, which has led to questions as to whether the compensation limit should be set and the applicability of the mechanism... The exclusiveness of the main body of liability for oil pollution damage and the limitation of the scope of compensation for oil pollution damage, The limitation of the participating countries of the international mechanism for compensation for oil pollution damage is also an important reason for the defects in the applicability of the international mechanism. The scope of compensation for oil pollution damage caused by ships should be expanded, and the scope of the subject of liability and the participating countries of the mechanism should be expanded, and a reasonable limit of compensation should be set. To improve the applicability and integrity of the compensation mechanism for oil pollution damage caused by international ships.
【作者单位】: 哈尔滨工程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国际船舶温室气体排放的法律规制研究”(HEUCF171301)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极地通航法律问题研究”(16FXB01)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D996.1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宋守奎;1992年国际油污损害赔偿基金索赔手册(之二)[J];世界海运;2004年03期
2 陈金阳;;浅论船舶油污损害赔偿的原则[J];中国海事;2006年04期
3 邹红兵;张俊中;;船舶油污损害赔偿立法初探[J];中国水运(理论版);2006年08期
4 罗迅;对船舶油污损害赔偿问题的思考[J];航海技术;2003年03期
5 郭鸣;试论船舶油污损害赔偿制度在我国的确立[J];天津市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6 陈克宇;船舶溢油事故与油污损害赔偿法律制度[J];中国船检;2005年03期
7 周艳萍;;对油污损害赔偿中的纯经济损失的认识[J];珠江水运;2006年11期
8 高霏;;关于沿海非涉外船舶油污损害赔偿适用法律相关问题的研究[J];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9 危敬添;;国际油污损害赔偿基金公约的历史和现状[J];中国远洋航务;2007年07期
10 林晓媚;;论国际油污损害赔偿基金[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7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曹鑫;;国际船舶油污损害赔偿法律体系研究[A];改革创新不停步,攻坚克难促发展——2013年“苏浙闽粤桂沪”航海学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2 朱鸣鹤;殷佩海;熊德琪;;船舶油污损害赔偿评估的模糊神经网络方法[A];中国航海学会船舶机电专业委员会2000年度学术报告会论文集[C];200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吴汶燕 ;海洋油污损害赔偿问题研究[N];法制日报;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玫黎;船舶油污损害赔偿法律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金聪;我国船舶油污损害赔偿问题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7年
2 王蓉;我国船舶油污损害赔偿基金法律制度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1年
3 张文洋;船舶油污损害赔偿制度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2年
4 王然;加拿大船舶油污损害赔偿法律规制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5年
5 师世云;船舶油污损害赔偿法律问题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06年
6 汪丽华;船舶油污损害赔偿法律制度研究[D];外交学院;2006年
7 姚春生;论海上油污损害赔偿[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8 谈杰;船舶油污损害赔偿法律问题研究[D];上海海事大学;2003年
9 侯平原;船舶油污损害赔偿范围的研究[D];上海海事大学;2007年
10 汪瀛;船舶油污损害赔偿法律制度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56336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uojifa/15633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