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国际法论文 >

论生物遗传资源保护的国际法原则

发布时间:2018-03-04 10:21

  本文选题:生物遗传资源 切入点:保护 出处:《社会科学家》2013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国际上围绕着生物遗传资源的利益争夺异常激烈,也引发了利益相关者之间一系列尖锐的矛盾。生物遗传资源保护的国际法原则应该是被国际社会所公认的、具有普遍意义的、适用于生物遗传资源保护活动的并具有强行法性质的准则。因此,基于《生物多样性公约》和《粮食和农业植物遗传资源国际公约》这两个重要的遗传资源国际保护法律规范,提炼生物遗传资源保护的国际法原则,对于提高各国共识,减少生物遗传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的矛盾至关重要。
[Abstract]:The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 around the interests of biological genetic resources is extremely fierce, which also leads to a series of sharp contradictions among stakeholders. The principles of international law for the protection of biological genetic resources should be recognized by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and have universal significance. Guidelines of a mandatory nature applicable to the protection of biological genetic resources... therefore, based on the two important legal norms of the Convention on Biological Diversity and the International Convention on Plant genetic Resources for Food and Agriculture for the international protection of genetic resources, It is very important to refine the principles of international law for the protection of biological genetic resources in order to enhance the consensus of all countries, reduce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exploitation, utilization and protection of biological genetic resources.
【作者单位】: 广西师范大学法学院;
【基金】:广西高等学校优秀人才资助计划项目
【分类号】:D996.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朱雪忠,杨远斌;基于遗传资源所产生的知识产权利益分享机制与中国的选择[J];科技与法律;2003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杨远斌;遗传资源的知识产权利益分享模式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吕晓军;;南阳黄牛遗传资源的保护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34期

2 韩缨;;传统知识和生物资源惠益的契约分享模式分析[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3 陈嘉威;;生物剽窃:没有硝烟的战争[J];中国发明与专利;2012年06期

4 马建权;刘忠良;;我国遗传资源法律保护制度的完善[J];法制与社会;2007年01期

5 郑淑霞;张玲艳;;生物遗传资源的法律保护[J];法制与社会;2008年04期

6 刘苗;;生物安全——犯罪学研究的新领域[J];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7 孙昊亮;;论我国遗传资源区域性补偿法律制度的构建[J];河北法学;2008年07期

8 罗晓霞;;遗传资源保护的立法模式探讨[J];河北法学;2011年09期

9 张建伟;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知识产权[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10 张蕾;陈超;唐力;;遗传资源产权的经济学分析[J];经济问题探索;2009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杜莉莉;;中国生物遗传资源法律保护与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A];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与环境资源法的热点问题研究——2006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四)[C];2006年

2 史学瀛;杨新莹;;生物剽窃背景下的知识产权利益分享机制——兼析中国的对策[A];专利法研究(2005)[C];2006年

3 杨志敏;;生物遗传资源保护框架与知识产权制度——兼论遗传资源权和“契约机制”[A];专利法研究(2006)[C];2007年

4 张伟华;;多哈回合遗传资源谈判进展和我国谈判立场建议[A];专利法研究(2008)[C];2009年

5 张建伟;杨志敏;;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持续利用中的知识产权问题[A];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研究进展Ⅶ——第七届全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持续利用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6 田古;钟梅;李秀英;高文红;;院所涉及人类遗传资源国际合作项目情况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12次全国医学科学研究管理学学术年会资料汇编[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吕凤金;植物新品种保护对我国种子产业的影响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6年

2 周长玲;专利法生态化法律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3 杨远斌;遗传资源的知识产权利益分享模式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4 邓武红;中国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年

5 张熠;中国农业公共科研体系专利问题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小伟;我国农业遗传资源保护和利用法律制度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邵建忠;高黎贡山生物遗传资源知识产权保护问题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3 刘浪涛;云南生物遗传资源保护法律问题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4 王连生;论遗传资源的知识产权保护[D];烟台大学;2010年

5 乔旋;我国遗传资源的专利保护制度[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6 王靖;植物遗传资源获取和惠益分享的案例分析[D];兰州大学;2011年

7 刘勇;我国动物遗传资源保护法律制度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8 梁晔;中国生物遗传资源的法律保护[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1年

9 彭晶;我国人类遗传资源专门立法中的知识产权问题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10 刘林;生物遗传资源的知识产权保护模式初探[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杨远斌;朱雪忠;;专利申请中遗传资源来源披露的若干问题研究[J];电子知识产权;2006年02期

2 朱雪忠,杨远斌;基于遗传资源所产生的知识产权利益分享机制与中国的选择[J];科技与法律;2003年03期

3 朱雪忠;杨远斌;;转基因植物的专利保护探讨[J];科技与法律;2005年04期

4 吴小敏,徐海根,朱成松;遗传资源获取和利益分享与知识产权保护[J];生物多样性;2002年02期

5 崔国斌;;知情同意原则的专利法回应——生物材料使用者的揭示义务[J];环球法律评论;2005年05期

6 陆文聪,倪琪;植物遗传资源保护与利用的市场化机制和国际制度[J];自然资源学报;2000年03期

7 陈曦 ,蒋和平;转基因抗虫棉专利技术现状的研究[J];知识产权;2004年03期

8 唐晓帆,郭建军;传统医药的著作权和数据库保护[J];知识产权;2005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江明;;国际法院关于核武器使用合法性研究[J];理论界;2011年04期

2 龚柏华;;追索圆明园流失海外兽首国际法律问题研究[J];东方法学;2009年02期

3 冯彬;论国际刑法与国际人权保护[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S1期

4 周辉;TRIPS协议与中国商标法的修改[J];宿州师专学报;2003年03期

5 张永胜;;从主权与人权的关系看国际法中的人权问题[J];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4期

6 侯攀;温丽;;浅谈国际法对和谐世界建立的重要作用[J];金卡工程(经济与法);2009年07期

7 谢迎秋;;略论最有利于当事人利益原则在国际私法中的运用[J];中国商界;2010年02期

8 魏斌;论驰名商标的国际保护及我国的对策[J];肇庆学院学报;1999年01期

9 许军珂;论国际私法对弱者正当权益的保护[J];法学杂志;2003年04期

10 刘云飞;原产地保护制度及规则构筑之思路[J];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罗璇;;生物多样性保护法的迷思[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代元龙;;加强国际法研究,多角度多方式解决南海问题[A];2008中国海洋论坛论文集[C];2008年

3 曾皓;;论国际组织中的比例平等原则[A];2008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国际法)论文集——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分册[C];2008年

4 石文龙;;全人类共同利益原则与当代国际法的新发展[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学科卷)[C];2007年

5 余剑;;论国际刑事法院对非成员国公民管辖权的合法性[A];2008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国际法)论文集——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分册[C];2008年

6 王传丽;;WTO——一个自给自足的法律体系——兼论一国四地经贸关系新发展[A];《WTO法与中国论坛》文集——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年会论文集(二)[C];2003年

7 韩立余;;中美知识产权案的法治意义[A];《WTO法与中国论坛》文集——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年会论文集(八)[C];2009年

8 郝静;;生命科技发展的国际法回应[A];新规划·新视野·新发展——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天津学术文库》(中)[C];2011年

9 李铮;;论国际水道非航行使用争端避免与解决机制[A];水资源、水环境与水法制建设问题研究——2003年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3年

10 刘丽;;《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国际公约》中的自决权[A];2008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国际法)论文集——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分册[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张 巍;一般国际法原则[N];人民法院报;2002年

2 陈喜峰;国际法不成体系中的WTO法[N];人民法院报;2005年

3 乐欣;伊拉克战争:多少国际法原则被冲破[N];检察日报;2003年

4 东北林业大学人文学院法律系副教授 王群;和谐世界理念和国际法基本原则[N];光明日报;2007年

5 朱文奇;开创国际法上追究个人刑事责任的先例[N];人民法院报;2005年

6 记者  刘岚 通讯员  庄亦正 赵正辉;促进对外开放 维护经济安全[N];人民法院报;2006年

7 白洁;一项面向海外中国公民和法人的服务[N];中国改革报;2007年

8 白洁;解读领事保护[N];中国国门时报;2007年

9 海洋发展战略研究所副所长 贾宇;国际法视野下的中日钓鱼岛争端[N];人民日报;2010年

10 本报记者 蔡岩红;各国可视受害情况保留对日索赔权利[N];法制日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杨兴;《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2 王海虹;国家豁免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3 董箫;论航权交换[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4 韩秀丽;论WTO法中的比例原则[D];厦门大学;2006年

5 蔺运珍;论马克思恩格斯的国际法思想[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6 韩冰;国际航空旅客运输承运人责任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08年

7 陈翔;当代国际商事仲裁实体法适用之比较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庄炜;大陆架划界的国际法原则与实践[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9 于南;国际刑事法院法官裁量权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鹏程;世界遗产的国际法保护[D];兰州大学;2009年

2 刘晓伍;《论商号权的法律保护及法律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5年

3 王帅帅;论原产地规则在WTO框架下的应用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4 张树国;TRIPs与我国知识产权立法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5年

5 尚悦;国际法视野下的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D];四川大学;2005年

6 罗美连;遗传资源知识产权保护问题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7 苏颖;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利益分享机制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07年

8 陈晓云;童工权利的国际保护[D];厦门大学;2007年

9 吴丰;论国际法对海盗行为的规制[D];西北大学;2011年

10 王耀宗;国际法视野下的农民权保护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56526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uojifa/156526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f85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