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国际法论文 >

国际知识产权贸易谈判的新方略

发布时间:2018-03-28 22:24

  本文选题:知识产权 切入点:区域贸易协定 出处:《环球法律评论》2011年01期


【摘要】:世界贸易组织成立后,发达国家并未满足于《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所确立的知识产权保护标准,而是迅速形成了新的谈判方略,即把谈判重心由阻力较大的世界贸易组织转移至更易达成协定的区域场合,通过缔结分散的区域贸易协定竞争性地提高知识产权保护标准。此种谈判方略的推进使得发展中国家日益丧失根据具体国情制定和实施适当知识产权政策的自主空间。有鉴于此,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应通过建立知识产权发展同盟、发展产业磋商与咨询体系、参与国际组织和智库活动、制定内部谈判指南等途径,改进谈判策略、强化谈判力量、提高谈判技术,引导形成更加民主和平衡的知识产权国际保护机制。
[Abstract]:After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developed countries did not meet the standards for the protection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established in the Agreement on Trade-Related aspects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trips), but quickly formed a new negotiating strategy. That is, to shift the focus of the negotiations from the more resistant 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to the regional context where agreements are easier to be reached, Competitive improvement of standards for intellectual property protection through the conclusion of decentralized regional trade agreements... the advancement of such negotiating strategies has increasingly deprived developing countries of the autonomy to formulate and implement appropriate intellectual property policies in accordance with their specific conditions. Space... in view of this, Developing countries, including China, should improve their negotiation strategies and strengthen negotiation forces by establishing intellectual property development alliances, developing industrial consultation and consulting systems, participating in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 and think-tank activities, and formulating internal negotiation guidelines. To improve negotiation techniques and guide the formation of a more democratic and balanced international protection mechanism for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作者单位】: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法律系;商务部条约法律司;
【基金】:中国法学会部级法学研究项目“区域贸易协定(RTA)中的重大法律问题研究”(CLS-C1040)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D996.1;D997.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先波;;自然人流动规制的晚近发展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法学研究;2010年01期

2 王艳;;基于TRIPS的知识产权国际保护探析[J];知识经济;2011年15期

3 曾华群;;ECFA:“两岸特色”的区域贸易协定实践[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4 罗斌;;知识产权国际公约与我国知识产权法律的改革与发展[J];理论与当代;2011年06期

5 袁海勇;;ECFA的法律评析和若干思考[J];世界贸易组织动态与研究;2011年04期

6 余俊;;TRIPS协定与中国知识产权法制的变革[J];电子知识产权;2011年07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张亚明;;区域贸易自由协定的发展及其法律问题[A];WTO法与中国论丛(2009年卷)——《WTO法与中国论坛》暨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2 钟立国;;借鉴欧洲一体化经验,推进内地与香港一体化进程——以《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为视角[A];中国欧洲学会欧洲法律研究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程红星;;论区域贸易协定WTO合法性之审查权归属——基于WTO机构平衡和分权的理论[A];《WTO法与中国论坛》文集——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年会论文集(五)[C];2007年

4 屈广清;曾丽凌;;WTO与RTAs争端解决机制关系研究[A];WTO法与中国论丛(2011年卷)[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5条

1 矫惠张 秀娥 孙明远;区域贸易协定的保障措施[N];国际商报;2010年

2 ;柬埔寨加入世贸组织的承诺[N];国际商报;2003年

3 刘刚;GATT授权条款及其实施中的一些法律问题[N];国际商报;2002年

4 卓文译;DOHA WTO MINISTERIAL 2001:MINISTERIAL DECLARATION[N];国际商报;2002年

5 一力;世贸组织法律制度的基本框架[N];检察日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侯幼萍;WTO协定与区域贸易协定的管辖权冲突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2 邓永军;货物原产地规则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2年

3 赵恩广;论区域经济一体化争端解决机制在WTO框架下的并存及拓展[D];复旦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一静;多边贸易体制下区域贸易协定的发展[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2 逯婷婷;WTO多边贸易体制与区域贸易协定的冲突与协调[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3 鲍瑞斯;区域协议对世贸组织(WTO)规则的符合性[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4 王小林;区域贸易协定的发展与我国的对策[D];吉林大学;2006年

5 于志远;WTO体制下的区域贸易协定[D];吉林大学;2006年

6 孙佳林;区域贸易协定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7 陈治国;WTO体制下的区域贸易协定法律问题研究[D];郑州大学;2009年

8 王雪;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法律问题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6年

9 陈树元;论区域贸易协定及其对多边贸易体制的影响[D];郑州大学;2007年

10 杜永涛;WTO与区域贸易协定争端解决机制管辖权重叠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67834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uojifa/167834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4cd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