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国际法原则下西藏的法律地位
本文选题:国际法原则 切入点:西藏 出处:《西藏研究》2014年02期
【摘要】:西藏作为中国的一个行政辖区,不具备国际法调整的主体资格。所谓从国际法视角认定"西藏独立"是国际敌对势力和民族分离主义为实现分裂中国而抛出的伪命题。我们通过中国国家主权在西藏行使的主要历史依据,结合现代民族国家生成的思想、国家主权界定理论与国际共识等理论,从国际法主权永久性原则、民族自决权原则和国家承认制度,可以论证,西藏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中国主权范围内的一个行政辖区。
[Abstract]:As an administrative area of China, Tibet does not possess the subject qualification of international law adjustment.The so-called "Tibet independence" from the angle of international law is a false proposition put forward by international hostile forces and national separatism in order to split China.Through the main historical basis for the exercise of China's state sovereignty in Tibet, combining with the ideas generated by the modern nation-state, the theory of defining state sovereignty and the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consensus, and so on, from the permanent principle of sovereignty in international law,The principle of national self-determination and the system of national recognition can be argued that Tibet is a component of the Chinese national community and an administrative area within the scope of China's sovereignty.
【作者单位】: 西藏社科院当代西藏研究所;
【分类号】:D99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张羽新;蒙藏事务局及其对藏政的管理(下)[J];中国藏学;2003年03期
2 王秀芳;;外蒙古独立内幕[J];报刊荟萃;2002年07期
3 许章润;;论现代民族国家是一个法律共同体[J];政法论坛;2008年03期
4 刘文宗;从国际法论主权不可分割及台湾的法律地位[J];真理的追求;1999年08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常安;;清末民初宪政世界中的“五族共和”[J];北大法律评论;2010年02期
2 成正;;从国际法“主权、承认、继承”来探讨一个中国[J];重庆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3 潘先林;;略论南京临时政府处理民族问题的政策及设想[J];中国藏学;2008年04期
4 邱熠华;;民国政府任命的西藏办事长官——以陆兴祺研究为中心[J];中国藏学;2011年03期
5 穆赤·云登嘉措;;藏区习惯法“回潮”问题研究[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11年03期
6 格.孟和;;论“成吉思文化”及其意义[J];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7 何志鹏;崔悦;隽薪;;从迷茫到觉醒:国际关系变迁视角下的中国与国际法[J];国际关系与国际法学刊;2011年00期
8 邱程辉;关于台湾参加政府间组织的国际法思考[J];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9 张建升;薄振峰;;从法律体系到法治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之后的思考[J];东岳论丛;2013年02期
10 韩春晖;;迈向法治主导型社会管理模式[J];湖南社会科学;2013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罗彩娟;;成吉思汗与侬智高的比较研究——基于蒙古、壮两个民族性格特征的分析[A];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人类学高级论坛2009卷[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敖福军;梁启超民族国家思想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2 邓多文;论刑法的合理性解释[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3 王成娟;当代蒙古国外交政策研究[D];外交学院;2011年
4 刘晓ng;乡村人民法庭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5 王启祥;藏区学校爱国主义教育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6 卢凌宇;论冷战后挑战主权的理论思潮[D];外交学院;2002年
7 杨惠玲;宋元时期藏区经济研究[D];暨南大学;2006年
8 卢茂君;井上靖的中国题材历史小说探究[D];吉林大学;2008年
9 周欣宇;文化与制度:藏区命价纠纷的法律分析[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10 徐昱春;元代法定刑考辩[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柯贵福;诸神相争时代的国家认同[D];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2 杨继红;蒙元时期高昌畏兀儿亦都护家族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邹敏;巩固主权的努力与斗争[D];四川师范大学;2011年
4 王海燕;1927—1937年国民政府的治藏政策[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5 贺翔;论莫尔吉胡的电影音乐创作[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8年
6 周美琼;成吉思汗:从历史叙事到文学叙事[D];上海师范大学;2008年
7 王笑乐;1959年西藏叛乱前后美国的西藏政策[D];河南大学;2009年
8 侯仲君;台湾当局“参与联合国”问题的国际法剖析[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9 孙泰然;清末民初西藏政局与西藏地区议员的选举[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10 更周吉;元朝在西藏的括户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钟欣;“人权高于主权”说评述[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年03期
2 嵇昆梅;解读《国内法与国际法原则下的未成年人刑事责任决议》[J];法学杂志;2005年03期
3 蔺运珍;;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国际法原则的思想[J];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09年02期
4 左清华;;联合国维和行动对国际法的挑战[J];法制与社会;2011年07期
5 李娟;;“和平崛起论”对国际法发展的影响[J];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6 龚向前;;国际法律秩序演变下国内法院的角色转换[J];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7 傅亚东;;《华盛顿公约》中适用国际法的问题[J];陕西教育(高教版);2007年12期
8 何铁军;;国际法上的管辖权制度刍议——以“荷花号案”为视角[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9 姜延迪;;海洋开发与发展循环经济的国际法框架[J];当代经济研究;2010年04期
10 庄广彦;;国际法视野下的人权与主权[J];襄樊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代元龙;;加强国际法研究,多角度多方式解决南海问题[A];2008中国海洋论坛论文集[C];2008年
2 石文龙;;全人类共同利益原则与当代国际法的新发展[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学科卷)[C];2007年
3 曾皓;;论国际组织中的比例平等原则[A];2008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国际法)论文集——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分册[C];2008年
4 李威;;公民意识教育的国际化背景及国际法治论纲[A];公民意识研究[C];2008年
5 郝静;;生命科技发展的国际法回应[A];新规划·新视野·新发展——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天津学术文库》(中)[C];2011年
6 余剑;;论国际刑事法院对非成员国公民管辖权的合法性[A];2008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国际法)论文集——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分册[C];2008年
7 王传丽;;WTO——一个自给自足的法律体系——兼论一国四地经贸关系新发展[A];《WTO法与中国论坛》文集——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年会论文集(二)[C];2003年
8 贾琳;;东北地区国际河流的流域共同开发机制[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9 韩立余;;中美知识产权案的法治意义[A];《WTO法与中国论坛》文集——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年会论文集(八)[C];2009年
10 李铮;;论国际水道非航行使用争端避免与解决机制[A];水资源、水环境与水法制建设问题研究——2003年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张 巍;一般国际法原则[N];人民法院报;2002年
2 陈喜峰;国际法不成体系中的WTO法[N];人民法院报;2005年
3 乐欣;伊拉克战争:多少国际法原则被冲破[N];检察日报;2003年
4 本报记者 孙松杰;欧盟ETS违背了 国际公约和国际法[N];中国民航报;2011年
5 东北林业大学人文学院法律系副教授 王群;和谐世界理念和国际法基本原则[N];光明日报;2007年
6 朱文奇;开创国际法上追究个人刑事责任的先例[N];人民法院报;2005年
7 本报记者 蒋德;现在法治建设任务更加重要[N];法制日报;2006年
8 记者 刘岚 通讯员 庄亦正 赵正辉;促进对外开放 维护经济安全[N];人民法院报;2006年
9 曹雨田;不给“面子”就甭想“票子”[N];人民日报;2003年
10 白洁;解读领事保护[N];中国国门时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兴;《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2 王海虹;国家豁免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3 董箫;论航权交换[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4 曹华;巴勒斯坦—以色列水争端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5 韩秀丽;论WTO法中的比例原则[D];厦门大学;2006年
6 蔺运珍;论马克思恩格斯的国际法思想[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7 庄炜;大陆架划界的国际法原则与实践[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8 唐钊;污染转移法律规制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9 韩冰;国际航空旅客运输承运人责任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08年
10 陆寰;国家豁免中的商业例外问题研究[D];武汉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童琦;国际法上的庇护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3年
2 吴丰;论国际法对海盗行为的规制[D];西北大学;2011年
3 王耀宗;国际法视野下的农民权保护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2年
4 马艳玲;中越南海领土争端的国际法分析以及中国的对策[D];厦门大学;2014年
5 张薇;析冷战后美国对外干涉行动—兼论国际法原则面临的现实困境[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6 邓洁;论哈耶克的国际法治思想[D];扬州大学;2013年
7 周钦;论国际法对私营军事安保公司的规制[D];湘潭大学;2011年
8 关军;国际法在现代国际关系中的作用[D];大连海事大学;2007年
9 李慧玲;国际法视角下的中日东海大陆架之争及现实前景[D];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
10 吴燕;WTO争端解决机制中的国际法原则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70850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uojifa/17085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