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人权话语权的生成路径、实质与中国的应对
本文选题:人权 + 话语权 ; 参考:《法商研究》2017年01期
【摘要】:国际人权话语权是从人权理论供给与发展、规则制定与解释、机构运行与走向(议题设置、实施监督)等方面塑造国际人权规范秩序的能力。国际人权话语权的生成因循"理念-规则-机制-实施"的路径,其实质是国际人权发展战略、国际人权规则制定、国际人权实施监督、国际人权规则解释、评判一国人权状况的主导权。总体上,中国对国际人权理念输出、发展战略和规则制定的影响力有限,缺乏对国际人权机构运行的深度参与,在国际人权机构中的主动性作为不明显。提升中国在国际人权领域的话语权,最为迫切的是提升价值输出、主动设计国际人权发展战略、影响国际人权机构运行和走向的能力,并着力培养对扩展中国话语权至关重要的专业人才。
[Abstract]:The international human rights discourse power is the ability to build the international human rights norm order from the supply and development of the human rights theory, the formulation and interpretation of the rules, the operation and direction of the institutions and the direction of the establishment and supervision of the international human rights. Rule making, international human rights implementation supervision, international human rights rules interpretation and judging the dominant power of a country's human rights situation. In general, China has limited influence on international human rights concept output, development strategy and rules formulation, lack of Deep Participation in the operation of international human rights institutions. The initiative in International human rights institutions is not obvious. China's right to speak in the field of international human rights is the most urgent. It is the most urgent to promote the output of value, to actively design the international human rights development strategy, to influence the ability of the international human rights institutions to run and to develop, and to cultivate professional talents which are vital to the expansion of the right to speak in China.
【作者单位】: 中南大学法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2CFX104) 中南大学第三批“创新驱动计划”项目(2016CX042) 法治湖南建设与区域社会治理协同创新中心项目
【分类号】:D998.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谈谭;;试论国际人权制度的缺陷及其根源[J];理论月刊;2010年03期
2 吕建高;;国际人权实现的指标监控:一种法理疏释[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3 林欣;论酷刑案件与美国国际人权司法[J];外国法译评;1994年01期
4 陈敏;国际人权文书对警察行为的规定(上)[J];人民公安;2001年16期
5 陈敏;国际人权文书对警察行为的规定(下)[J];人民公安;2001年17期
6 沈雅梅;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中国国际人权政策及其演变[J];国际问题研究;2004年01期
7 宋永新;夏桂英;;跨国公司的国际人权责任[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8 孙世彦;;人权法研究:问题与方法简论[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8年02期
9 秦玉娈;胡延玲;唐芳;;关于社会责任壁垒与国际人权问题的思考[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10 范继增;;浅谈普遍的国际人权法律规范的国内实施方法[J];黑河学刊;2009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陈拯;;内发的变革:中国与国际人权规范[A];中国国际关系理论的建设:借鉴与创新——2011年博士论坛[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荷兰乌得勒支大学人权研究院教授 汤姆·茨瓦特;国际人权辩论的话语权平衡[N];人民日报;2013年
2 外交部部长助理 吴海龙;履行国际人权义务 开展国际人权合作[N];光明日报;2011年
3 记者 江山;国际人权研讨会在京闭幕[N];人民日报;2006年
4 记者 郭立军;改革现有国际人权监督机制[N];人民日报;2001年
5 记者 江山;国际人权研讨会在北京举行[N];人民日报;2006年
6 本报驻维也纳记者 方祥生;是“英雄”还是“瘟神”[N];光明日报;2013年
7 记者 张振安;国际人权研讨会在京举办[N];北京日报;2006年
8 ;中国在国际人权领域的原则立场是什么[N];人民日报;2006年
9 刘历彬;联合国有关报告批评英美伊违反人权标准[N];新华每日电讯;2005年
10 本报记者 乔虹;给妇女一个没有暴力的世界[N];中国妇女报;200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冯浩;国际人权保护机制视角下的国际人权非政府组织[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2 黄婷;发展中国家与国际人权制度的发展[D];南京大学;2016年
3 沈雅梅;九十年代以来中国国际人权政策及其演变[D];外交学院;2003年
4 尹娟;试论国际人权制度及其在国内的实施[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5 崔悦;国际人权监督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6 陈思;主权国家接受国际人权标准的原因探析[D];湘潭大学;2013年
7 冷雅宜;跨国公司的国际人权责任问题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8 朱海斌;国际人权标准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9 陈薇薇;论跨国公司的国际人权责任[D];西南政法大学;2012年
10 杨u!u!;论国际人权保障视角下的社区矫正[D];大连海事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84755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uojifa/18475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