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诸岛争端国际仲裁的可能性——国际法分析
本文选题:国际仲裁 + 南海诸岛领土争端 ; 参考:《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摘要】:南海诸岛是我国的固有领土,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周边国家为了争夺该海域的资源,纷纷开始对南海诸岛实施抢占、提出领土主张,南海局势向着复杂化、国际化的方向恶化。我国一贯主张以和平谈判的方式解决南海争端,提出了"主权属我,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政策主张。南海争端其他各方对此并无积极响应,近年来仍然以各种方式强化对岛礁的占领,使南海局势更加复杂。本文从国际法学角度,讨论了国际仲裁作为领土争端解决方法的优越性和局限性,分析了南海诸岛争端国际仲裁所面临的有关实体法、程序法问题,希望能为探寻南海争端的解决方式提供另一种思路。
[Abstract]:The South China Sea Islands are an inherent territory of our country since the 1960s and 1970s. In order to compete for resources in the sea area, neighboring countries have begun to seize the South China Sea Islands one after another and put forward territorial claims. The situation in the South China Sea is becoming more complicated. The direction of internationalization has deteriorated. China has always advocated the settlement of disputes in the South China Sea by peaceful negotiation, and has put forward the policy of "taking over the right of ownership, shelving disputes and developing jointly". Other parties to the South China Sea dispute have not responded positively to this issue. In recent years, the occupation of islands and reefs has been strengthened in various ways, making the situation in the South China Sea more complicated. From the angle of international jurisprudence,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superiority and limitation of international arbitration as a method of territorial dispute settlement, and analyzes the relevant substantive law and procedural law of international arbitration of the South China Sea islands dispute. Hope to provide another way to explore the South China Sea dispute settlement.
【基金】:教育部2009年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09JZD0023)
【分类号】:D993;D997.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朱利江;试论解决领土争端国际法的发展与问题——最新案例剖析[J];现代国际关系;2003年10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廖建凯;高虹;陈彬;;试论国际环境民间组织在国际法中的法律地位[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6年01期
2 宋智萃;试论区域一体化法律制度对国家主权的影响[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3 陈力,田曼莉;友好仲裁初论[J];当代法学;2004年02期
4 简基松;联合国制裁之定性问题研究[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5 何志鹏;国际经济法与可持续发展[J];法商研究;2004年04期
6 简基松;联合国经济制裁的“人道主义例外”法律机制初探[J];法学评论;2004年03期
7 黄涧秋,冯兵;用尽当地救济与GATT/WTO争端解决[J];法学评论;2005年06期
8 王鹏;宋阳;;“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国际法主体地位探析[J];贵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9 唐青阳;论WTO规则的法解释主体[J];河北法学;2005年07期
10 陈义顺;;跨国银行并表监管与金融隐私权的冲突及制衡[J];海南金融;2007年09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郑泽民;亚太格局下的南中国海争端[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2 苏晓宏;变动世界中的国际司法[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3 何志鹏;人权国际化基本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4 尹立杰;GATS框架下的跨国银行监管[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5 朱建庚;海洋环境保护中的风险预防原则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6 赵生祥;贸易救济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5年
7 杨兴;《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8 马静;论国际义务的性质[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9 陈竹华;证券法域外管辖权的合理限度[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10 王勇;条约在中国适用之基本理论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卢为厚;国际经济条约国内适用效力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2 严安;试论国际人道主义救助行动的基本指导原则[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3 石磊;论国际法上的使用武力规则[D];西南政法大学;2005年
4 贾青民;浅析海上紧追权[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5 李琳;国际贸易中劳工标准的国际法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6 周鹂;试论《京都议定书》对我国环境立法的挑战[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7 周旭文;论WTO争端解决中的有效解释原则[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8 蒋元;国际刑事法院管辖权补充性原则之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6年
9 李华;论解决国际领土争端的基本法律原则[D];湘潭大学;2006年
10 黄世华;论国际法上的国际环境合作[D];福州大学;2006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李金明;南海主权争端的现状[J];南洋问题研究;2002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齐树洁;李叶丹;;商事调解的域外发展及其借鉴意义[J];中国海商法年刊;2011年02期
2 赵秀文;乔娇;;ICSID仲裁庭管辖权新近发展动向及其改革初探[J];江西社会科学;2011年06期
3 吴心笛;;浅析国际投资中“保护伞条款”引起的条约和合同的冲突和协调[J];中国外资;2011年16期
4 石珏;;MFN条款在BIT争端解决程序上的适用问题研究[J];知识经济;2011年14期
5 白中红;;《能源宪章条约》的争端解决机制研究[J];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6 马寅;;环境规制权与间接征收问题研究[J];知识经济;2011年18期
7 陈思;;我国适用当地救济原则的法律研究[J];商业文化(上半月);2011年07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辉;;论国际投资法和人权法的关系[A];2006年中国青年国际法学者暨博士生论坛论文集(国际公法卷)[C];2006年
2 李霁;;论ICC示范仲裁条款在我国的效力及其相关问题——兼评《仲裁法》司法解释中的有关规定[A];2008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国际法)论文集——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分册[C];2008年
3 尹力;;当代国际商事调解的含义及其立法与实践[A];2006年中国青年国际法学者暨博士生论坛论文集(国际私法卷)[C];2006年
4 季烨;;国际投资条约中投资定义的扩张及其限度[A];2008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国际法)论文集——国际经济法、国际环境法分册[C];2008年
5 刘天姿;;析2004年美国BIT范本对仲裁管辖权的规定——兼论我国在BIT中设置ICSID管辖权之策[A];2008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国际法)论文集——国际经济法、国际环境法分册[C];2008年
6 葛黄斌;;关于国际商事仲裁协议的书面形式[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5年
7 李文青;;公正与公平待遇标准在国际投资仲裁中的应用——以CMS v.Argentina案为例[A];2006年中国青年国际法学者暨博士生论坛论文集(国际经济法卷)[C];2006年
8 杨泽伟;;论跨国能源管道运输的争议解决机制[A];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二○○七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9 杨恩乾;;论国际商事仲裁中平行程序的限制与调整[A];2008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国际法)论文集——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分册[C];2008年
10 杨安山;余正;;简评2010年新加坡国际仲裁中心仲裁规则[A];中国仲裁与司法论坛暨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张维;中国企业如何防范国际仲裁中的风险[N];法制日报;2011年
2 秦元明;亚太地区的国际仲裁(上)[N];中国贸易报;2000年
3 秦元明;亚太地区的国际仲裁(下)[N];中国贸易报;2000年
4 记者 刘刚;浙企在家门口就能申请国际仲裁了[N];浙江日报;2005年
5 本报实习生 魏婧;国际仲裁 应用中的问题[N];人民法院报;2010年
6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院长 沈四宝;现代国际仲裁制度[N];人民日报;2001年
7 本报记者 王依夏;工作量巨大的国际仲裁院[N];国际商报;2001年
8 本报记者 万学忠;面向全球的ICC国际仲裁院[N];法制日报;2001年
9 记者 朱艳燕;百事声明:国际仲裁合法[N];中华工商时报;2006年
10 本报记者 刘华;宗庆后正面回应国际仲裁事件:“达能不厚道”[N];21世纪经济报道;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杨弘磊;中国内地司法实践视角下的《纽约公约》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2 石育斌;国际商事仲裁第三人制度比较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07年
3 刘京莲;阿根廷国际投资仲裁危机的法理与实践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4 任媛媛;WTO争端解决机制中的仲裁制度研究[D];复旦大学;2012年
5 朱鹏飞;国际环境争端解决机制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跃波;ICC国际仲裁院在我国所作裁决的承认和执行[D];复旦大学;2011年
2 邹素娟;国际商事仲裁临时措施法律研究[D];南昌大学;2008年
3 陈荣;论国际投资争端中的仲裁[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4 王颖;关于流失文物返还的法律问题[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郭丽梅;国际投资法中投资定义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6 范天真;国际法视野下流失海外文物的追索[D];外交学院;2012年
7 高瑛玮;法律欧洲化与欧洲仲裁制度[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8 王玉;外资公平与公正待遇标准研究[D];外交学院;2010年
9 李蓓;论完善中外BIT解决“投资者—东道国”争端的国际仲裁机制[D];华东政法大学;2008年
10 郭杰;论国际投资争议解决中东道国当地救济的发展趋势[D];郑州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91856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uojifa/19185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