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救济中的双重救济:中美特定产品双反案评析
本文选题:反倾销税 + 反补贴税 ; 参考:《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摘要】:2011年3月25日,世界贸易组织争端解决机构通过了"美国对来自中国的特定产品征收反倾销税和反补贴税案"的上诉机构报告和经上诉机构报告修订的专家组报告,认定"美国针对四种中国产品同时征收以非市场经济方法计算出来的反倾销税和反补贴税的做法,即所谓的双重救济构成对同一补贴的双重抵消,因此违反《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定》第19条第3款的规定"。至此,历经两年之久的中美特定产品双反案告一段落。在本案审理中,中美双方争论的焦点之一是贸易救济中的双重救济问题,即美国针对来自中国的同一产品同时征收以非市场经济方法计算出来的反倾销税和反补贴税的做法,而本文将主要针对此项争议就争端双方的主张以及专家组和上诉机构的裁定内容做一评析。
[Abstract]:On 25 March 2011, the dispute settlement body of the 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adopted the report of the Appellate body on the case concerning Anti-dumping duties and countervailing duties imposed by the United States on certain products from China and the report of the Panel of experts as amended by the report of the Appellate body, Determining that "the United States has simultaneously imposed anti-dumping duties and countervailing duties on four kinds of Chinese products, which are calculated by non-market economy methods, that is, the so-called double relief constitutes a double offset to the same subsidy," Thus violating the provisions of article 19, paragraph 3, of the Agreement on subsidies and countervailing measures ". At this point, after two years of specific products in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to the end of the double-counter case. In the trial of this case, one of the focuses of the dispute between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is the issue of dual relief in trade relief, that is, the United States collects anti-dumping duties and countervailing duties on the same product from China at the same time, which are calculated by the method of non-market economy. This paper will mainly comment on the claims of the parties to the dispute and the ruling of the panel and the appellate body.
【作者单位】: 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
【基金】:2008年度浙江省“钱江人才计划”一般项目“入世后中国的国际贸易争端研究” 国家“211工程”三期重点学科建设项目“转型期法治的理论、制度与实证研究”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分类号】:D996.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洪静;;关注进口硅电钢[J];中国海关;2010年07期
2 黄文旭;;加拿大贸易救济法中的公共利益问题研究[J];经济法论丛;2010年01期
3 熊之才;欧福永;;论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国内产业的法律保护[J];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3年03期
4 赵世良;;论国际贸易中的“不归因”问题[J];法制与社会;2008年34期
5 龚柏华;;中美“双反措施”WTO争端案上诉机构有关双重救济裁决述评[J];国际商务研究;2011年03期
6 刘淑平;颜文杰;;我国如何应对新的反补贴壁垒[J];理论参考;2009年03期
7 国家《反倾销》课题组;;印尼反倾销法综述[J];世界贸易组织动态与研究;1999年03期
8 赵艳敏;;美国反倾销、反补贴程序的举证责任分析——以美国对华“双反”案件重复计算问题为例[J];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9 曹阳;WTO与中国税法的变革[J];商业研究;2004年23期
10 刘正生;;浅析当前国际反补贴及应对策略[J];考试周刊;2007年2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黄文旭;;加拿大对华反补贴调查分析及我国的应对策略[A];《WTO法与中国论坛》文集——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年会论文集(八)[C];2009年
2 张目强;;浅析美国对华系列反补贴案对我国的影响及应对措施[A];WTO法与中国论丛(2009年卷)——《WTO法与中国论坛》暨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陈立虎;赵艳敏;;美国对华并用反倾销反补贴措施问题分析[A];《WTO法与中国论坛》文集——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年会论文集(八)[C];2009年
4 白巴根;;美国反补贴法能否适用于“非市场经济国家”——以美国对华反补贴调查为素材[A];WTO法与中国论丛(2009年卷)——《WTO法与中国论坛》暨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陈利强;屠新泉;;美国对华实施“双轨制反补贴措施”问题研究[A];《WTO法与中国论坛》文集——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年会论文集(八)[C];2009年
6 白巴根;;国有企业的私有化与反补贴税的征收——欧共体钢铁案之后美国商务部的动态[A];《WTO法与中国论坛》文集——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年会论文集(三)[C];2004年
7 白巴根;;国有企业的私有化与反补贴税的征收——欧共体钢铁案之后美国商务部的动态[A];《WTO法与中国论坛》文集——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年会论文集(四)[C];2005年
8 刘冰;;WTO框架下反补贴规则研究——兼谈我国应对反补贴调查的策略[A];WTO法与中国论丛(2009年卷)——《WTO法与中国论坛》暨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刘丹;;论WTO补贴争端解决中的“反措施”[A];《WTO法与中国论坛》文集——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年会论文集(八)[C];2009年
10 欧福永;;论反补贴调查中实质损害威胁的确定[A];《WTO法与中国论坛》文集——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年会论文集(八)[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陈光;涉案企业应寻机争取低税率[N];国际商报;2010年
2 李云峥;中国钢铁业的突围之道[N];中国工业报;2009年
3 早报记者 是冬冬 官平;中国对欧进口产品启动反补贴[N];东方早报;2011年
4 本报记者 张岩铭 实习记者 张玉香;出口“反补贴”潘多拉魔盒开启[N];中国经营报;2011年
5 本报记者 陈光;中企首次就反补贴案告倒美商务部[N];国际商报;2010年
6 ;关于原产于美国和俄罗斯的进口取向性硅电钢征收反倾销税和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取向性硅电钢征收反补贴税的决定[N];中国税务报;2010年
7 记者 曹开虎;美对中国无缝钢管加征反补贴税[N];第一财经日报;2010年
8 本报记者 刘振南;触礁美反倾销和反补贴税法[N];中国国门时报;2004年
9 王莉;美将向中国征收进口钢管40%反补贴税[N];现代物流报;2008年
10 本报记者陈姗姗;我国输美钢管被征反补贴税[N];第一财经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林惠玲;美国反补贴实体法律实施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甘瑛;国际货物贸易中的补贴与反补贴法律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3年
3 单一;WTO框架下补贴与反补贴法律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07年
4 宋敏;“非市场经济地位”与中国的外交策略[D];暨南大学;2008年
5 邓晓馨;贸易摩擦多主体协调机制理论与实践研究[D];辽宁大学;2012年
6 闫海;反倾销复审法律问题比较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7 蒋奋;WTO《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定》中的“利益”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8 张国华;反倾销与企业策略行为的微观分析[D];复旦大学;2006年
9 奚俊芳;基于垂直市场结构的我国反倾销机制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10 PHO DANIEL(符勇);反倾销法与公平贸易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苏仲明;论美国对中国产品双反措施合并适用的合法性[D];吉林大学;2011年
2 刘萃;论“双重救济”争议[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3 高震极;贸易保护条件下反倾销税的负效应分析[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6年
4 吴云;反倾销:隐性壁垒与公共利益[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5 程惠炳;韩国补贴与反补贴法律制度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2年
6 董成香;中国应对美国反补贴措施的法律策略分析[D];吉林大学;2012年
7 裴文波;美国对中国适用反补贴法的法律问题探析[D];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
8 徐燕;国际反补贴法中的“非市场经济”问题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9 袁国际;《反倾销协定》第17条解读[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10 刘志彬;美国反倾销“单独税率”政策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02580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uojifa/20258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