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贸易组织法律文本中的审查标准探析
本文选题:世界贸易组织 + 法律文本 ; 参考:《法学杂志》2011年11期
【摘要】:在WTO法律文件中《反倾销协定》第17.6条和DSU第11条是关于审查标准的规定。在事实审查上两者之间没有"冲突";而在法律审查方面,前者是后者的有益补充而非代替,共同构成了现行多边贸易体制的审查标准。DSU第3.2条的目的是维持WTO成员间的权利和义务的平衡,以保证多边贸易体制的稳定性和可预测性,并不构成审查标准的一部分。两个相关部长决定和声明只具有宣示性,并没有对WTO审查标准实践产生实质影响,也不构成审查标准的一部分。
[Abstract]:Article 17.6 of the Anti-Dumping Agreement and Article 11 of the DSU in the WTO legal documents provide for the standard of examination. There is no "conflict" between the two in the examination of facts; in the case of legal review, the former is a useful complement to, rather than a substitute for, the latter. The purpose of Article 3.2 of DSU is to maintain the balance of rights and obligations among WTO members so as to ensure the stability and predictability of the multilateral trading system. The two relevant ministerial decisions and statements are only declarative and do not have a substantial impact on the practice of the WTO review standards, nor are they part of the review standards.
【作者单位】: 衡阳师范学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世界贸易组织争端解决中的审查标准研究”(项目编号:10CFX081) 湖南省社科基金项目(项目编号:08YBB333)资助
【分类号】:D996.1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杜娟;;全球化时代的国家主权——全球化下的国家经济主权维护的美国实践[J];才智;2008年05期
2 张晓声;;WTO规则的立法解释研究[J];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3 蒲昌伟;;中国纺织品服装出口与特别限制规则的法律评析[J];对外经贸实务;2006年04期
4 吴淑娟;;WTO争端解决机制:我国运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J];对外经贸实务;2011年03期
5 常景龙;;WTO争端解决机构报告执行制度的实施现状与实质缺陷[J];厦门大学法律评论;2008年01期
6 孟兆平;;知识产权执法争端时代中的TRIPs解释规则研究——以美国诉中国DS362案为主线[J];电子知识产权;2008年12期
7 彭岳;;中、美、墨三国税收补贴争端的法律分析[J];法商研究;2008年02期
8 张乃根;;论WTO争端解决的国内法审查[J];法学家;2008年03期
9 欧莎;;论WTO争端解决机制对国际投资法的影响[J];法制与经济(下旬刊);2010年01期
10 周元梅;;WTO专家组工作程序制度的不足与完善[J];法制与社会;2007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张乃根;;论我国入世对国内体制的影响及反思[A];《WTO法与中国论坛》文集——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年会论文集(五)[C];2007年
2 韩立余;;WTO争端解决中的案例法方法[A];《WTO法与中国论坛》文集——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年会论文集(七)[C];2008年
3 杨树明;刘衡;;启动WTO争端解决程序的举证视角与我国的适用——基于法律文本简析[A];《WTO法与中国论坛》文集——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年会论文集(七)[C];2008年
4 吕炳斌;;WTO争端解决上诉机构“完成分析”问题研究[A];《WTO法与中国论坛》文集——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年会论文集(八)[C];2009年
5 黄薇;;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际经贸争端应对策略[A];当代法学论坛(二○○九年第3辑)[C];2009年
6 韩立余;;WTO争端解决中的案例法方法[A];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二○○七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7 杨树明;刘衡;;启动WTO争端解决程序的举证视角与我国的适用——基于法律文本简析[A];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二○○七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8 韩立余;;WTO争端解决规则的完善能走多远[A];全球化时代的国际经济法:中国的视角国际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8年
9 余敏友;刘衡;;评中国在WTO近十年的表现——兼论中国在WTO中的角色变化及其影响[A];WTO法与中国论丛(2011年卷)[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管荣;金融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外汇体制改革的法律问题[D];华东政法大学;2009年
2 梁咏;中国投资者海外投资法律保障制度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3 易波;WTO非违法之诉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4 卢建祥;WTO裁决的强制执行机制[D];华东政法大学;2008年
5 毛燕琼;WTO争端解决机制问题与改革[D];华东政法大学;2008年
6 史晓丽;北美自由贸易区贸易救济法律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7 叶志华;TRIPs框架下药品专利强制许可之修法趋势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8 章毓群;论信息时代著作权国际保护的发展与调整[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9 师华;入世过渡期后我国建筑服务贸易法律对策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10 彭溆;论世界贸易组织争端解决中的司法造法[D];华东政法学院;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晔;WTO争端解决机制中上诉审查程序研究[D];燕山大学;2010年
2 白凯;WTO争端解决机制的发展与完善[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3 宋晓锐;论WTO规则中的RTAs的实体规范[D];郑州大学;2009年
4 申晓娟;论WTO争端解决中的司法经济原则[D];郑州大学;2009年
5 李业青;WTO争端解决机制的补偿措施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6 徐嘉铭;WTO贸易报复机制研究[D];河北经贸大学;2011年
7 黄野;WTO争端解决中的报复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8 李静;WTO争端解决机制上诉审查范围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9 何亚婷;世贸组织争端解决中的司法能动主义研究[D];郑州大学;2011年
10 上官鹏;WTO中国汽车零部件进口措施案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玉娟;;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法律制度框架存在的问题研究——基于与WTO法律制度比较分析[J];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2 杨砚犁;;WTO争端解决机制审查标准的规范分析[J];北方经贸;2011年06期
3 赵秀文;;论世界贸易组织的争议解决机制[J];法学家;2000年05期
4 丁明方;;从中国入世谈国际法与国内法的协调[J];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1年02期
5 田晓云;;世界贸易组织中的仲裁[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2007年02期
6 郑玲丽;;WTO海运服务贸易自由化谈判及中国的因应措施[J];法治研究;2007年07期
7 吴峰;;WTO“司法积极主义”的成因浅析[J];金陵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8 戴芷华;高永富;;世界贸易组织适用的基本法律原则(上)[J];世界贸易组织动态与研究;1995年11期
9 沈四宝,顾业池;世贸组织透明度原则与中国的法治进程[J];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10 刘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与世界贸易组织合作的法律机制[J];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立武;;国内法在WTO争端解决机制中的地位[A];2006年中国青年国际法学者暨博士生论坛论文集(国际经济法卷)[C];2006年
2 任建新;;在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律论坛暨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成立大会上的讲话[A];《WTO法与中国论坛》文集——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年会论文集(一)[C];2002年
3 郑玲丽;;WTO海运服务贸易自由化谈判及中国的因应措施[A];2007年海商法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韩立余;;世界贸易组织制度中集体性与个体性的冲突与协调[A];《WTO法与中国论坛》文集——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年会论文集(六)[C];2007年
5 马明飞;;浅析WTO保障措施中“未预见的发展”要件[A];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二○○七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6 向前;;审慎抑或轻率的扩大权利?——WTO争端解决机制第三方制度改革问题述评[A];2006年中国青年国际法学者暨博士生论坛论文集(国际经济法卷)[C];2006年
7 肖夏;;保障措施领域审查标准问题探析[A];2008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国际法)论文集——国际经济法、国际环境法分册[C];2008年
8 马秀山;;知识产权与世界贸易组织的三大支柱[A];专利法研究(2001)[C];2001年
9 叶波;;特别301条款与TRIPs协定的关系分析[A];2006年中国青年国际法学者暨博士生论坛论文集(国际经济法卷)[C];2006年
10 欧福永;黄文旭;;论WTO争端解决程序中的系争措施[A];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二○○七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世界贸易组织的基本原则(二)[N];河北日报;2002年
2 煜华;世界贸易组织基本常识(六)[N];中国包装报;2002年
3 郭际;世界贸易组织基本法律原则[N];检察日报;2001年
4 兰兰;世界贸易组织的宗旨与基本原则(下)[N];中国审计报;2002年
5 ;世界贸易组织的基本法律原则[N];金融时报;2002年
6 兰兰;世界贸易组织的运行机制(上)[N];中国审计报;2002年
7 煜华;世界贸易组织基本常识(四)[N];中国包装报;2002年
8 兰兰;世界贸易组织的运行机制(下)[N];中国审计报;2002年
9 兰兰;世界贸易组织的宗旨与基本原则(上)[N];中国审计报;2002年
10 煜华;世界贸易组织基本常识(八)[N];中国包装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朱淑娣;WTO体制下国际贸易救济审查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5年
2 戴德生;国际贸易体制中的劳工标准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07年
3 刘亮亨;论发展中国家在WTO农业补贴法律制度下之困境与对策[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4 王燕;WTO下非政府组织参与权研究[D];中国人民大学;2008年
5 龙英锋;世界贸易组织协定中的国内税问题[D];华东政法学院;2006年
6 刘帅贤;发展中国家对跨国投资垄断行为的规制[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7 曾炜;WTO法中的必要性检验法律问题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8 印辉;WTO环境规则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9 王国锋;WTO的人权理念[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10 单一;WTO框架下补贴与反补贴法律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剑松;保障措施规则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5年
2 骆烨;论世界贸易组织争端解决机制中的评审标准[D];华东政法学院;2006年
3 肖石平;论WTO争端解决机制中的第三方制度[D];四川大学;2007年
4 毕欢;试论WTO保障措施的实体性要求及我国的对策[D];外交学院;2006年
5 马金春;WTO争端解决程序中上诉审程序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6年
6 韩秉文;纺织品特殊保障措施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7年
7 吴峰;论WTO争端解决中的“司法积极主义”[D];苏州大学;2005年
8 杨文杰;GATT/WTO贸易报复措施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9 崔开贵;非政府组织参与WTO争端解决的法律问题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6年
10 刘萍;WTO中有关贸易便利化的条款分析[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06133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uojifa/20613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