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国际法论文 >

仲裁协议法律适用的基本理论及立法诠释

发布时间:2018-10-15 11:22
【摘要】:仲裁协议的法律适用是指依据某一特定法律认定仲裁协议的效力。研究仲裁协议法律适用中的基本理论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明确主张仲裁协议法律适用的理论和原则可以准用合同的法律适用理论和原则,系统论述了仲裁协议法律适用的统一论和分割论,并就仲裁协议法律适用的基本理论在我国现行立法中的体现予以了深入诠释。
[Abstract]:The legal application of arbitration agreement refers to the validity of arbitration agreement according to a certain law. It is of great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o study the basic theory in the application of arbitration agreement law. This paper clearly advocates that the theory and principle of legal application of arbitration agreement can be applied to the theory and principle of legal application of contract, and systematically discusses the unified theory and the theory of division of the application of law of arbitration agreement. And the basic theory of the application of arbitration agreement in the current legislation of our country to give a deep interpretation.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分类号】:D997.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黄亚英;;论《纽约公约》与仲裁协议的法律适用——兼评中国加入《纽约公约》二十年的实践[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09年02期

2 侯登华;;仲裁协议的法律性质分析[J];法学杂志;2006年04期

3 焦燕;;法院选择协议的性质之辩与制度展开[J];法学家;2011年06期

4 刘晓红;论国际商事仲裁协议的法律适用[J];法学;2004年04期

5 许庆坤;;美国侵权冲突法立法的最新进展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法学评论;2011年04期

6 刘杨;;道德、法律、守法义务之间的系统性理论——自然法学说与法律实证主义关系透视[J];法学研究;2010年02期

7 黄进;;中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的制定与完善[J];政法论坛;2011年03期

8 宋连斌;;涉外仲裁协议效力认定的裁判方法——以“仲裁地在香港适用英国法”为例[J];政治与法律;2010年1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侯登华;;试论可仲裁范围的限与扩[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3期

2 张目强;;UCP600对跟单信用证项下银行审单规则的新发展[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9年02期

3 李汉昌,陈金玲;督促程序中债权人的程序障碍——兼论督促程序的发展完善[J];安徽大学学报;2005年05期

4 汪金兰;;论国际私法上的国际惯例及其在国内的适用——兼评民法典草案第九编第3条第2款及第4条的规定[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5 董新凯;俞佳;;论反垄断法中的民事责任[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6 董新凯;郁尊科;;论反垄断法实施中的专家参与问题[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7 贾清林;;论不可抗力下担保物毁损灭失的风险承担——兼论汶川、玉树地震的风险承担规则[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8 何艳芳,余茂玉;执行竞合问题之构想[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9 卞莉;;国际多式联运单证法律性质新探[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年02期

10 蒋冬冬;;对我国法院调解制度的反思[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龚家林;;浅议立法语词规范化[A];边缘法学论坛[C];2005年

2 何其生;杨泽伟;张辉;许威;;中国国际法学三十年(1978—2008)[A];中国法学三十年(1978-2008)[C];2008年

3 高媛;董小龙;;北京2008年奥运仲裁的司法监督问题研究[A];北京论坛(2008)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文明的普遍价值和发展趋向:“奥运精神与世界和谐”奥林匹克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8年

4 郑玲丽;;国际贸易关系的法治与全球治理[A];《WTO法与中国论坛》文集——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年会论文集(七)[C];2008年

5 蒋桥生;;让调解走进“禁区”——民事诉讼调解范围与限度之扩张[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6 尚洪立;邱新华;;嫁接与耦合:法院调解正当性的现实出路——以赋予当事人程序选择权为切入点[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7 郭宝生;张彩霞;刘新;;也谈民事发回重审制度的重构——以规制二审法院滥用终审权为视角[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8 闫文军;;我国职务发明奖励报酬纠纷分析研究[A];专利法研究(2009)[C];2010年

9 王显波;;浅析我国民事诉讼调解制度[A];当代法学论坛(二○○九年第2辑)[C];2009年

10 陈治铁;;浅析我国现代区际法律冲突的立法解决途径[A];当代法学论坛(二○○九年第3辑)[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翔;当代国际商事仲裁实体法适用之比较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吕鸣;《鹿特丹规则》与相关货物运输公约的冲突及其协调[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周清华;国际商事仲裁自裁管辖原则消极效力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4 李冠群;论国际私法系统视野下的最密切联系原则[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5 孟昊;非政府组织参与全球金融治理的法律分析[D];武汉大学;2010年

6 刘冬京;我国股东派生诉讼制度研究[D];武汉大学;2009年

7 殷悦;海上人身伤亡损害赔偿法律问题研究[D];武汉大学;2009年

8 冯翔;商事登记效力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9 许俊强;目的港受领迟延法律问题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10 彭夯;私募基金监管法律问题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高雁;国际商事仲裁临时措施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施益;论国际商事仲裁裁决承认与执行中的公共政策[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陈雕;行政诉讼原告举证责任的承担[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何俊;陪审制度的民主性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葛春红;我国银行保理业务风险之法律分析[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王瑜;买卖合同风险移转规则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汪育玲;论买卖合同标的物的风险负担[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周谅;调裁制度的发展与理论探讨[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张君;租船提单的法律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10 蒋俊鸿;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争端解决机制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诺贝特·赫斯特;袁治杰;;法律实证主义辩护[J];比较法研究;2009年02期

2 舒国滢;寻访法学的问题立场——兼谈“论题学法学”的思考方式[J];法学研究;2005年03期

3 毛兴贵,谭杰;论罗尔斯的政治义务理论[J];现代哲学;2005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冬青;;国际商事仲裁协议的法律适用[J];改革与战略;2005年12期

2 梁胜;;论国际商事仲裁中瑕疵仲裁协议的法律适用[J];政法论丛;2010年01期

3 王欣乐;《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与我国外贸合同的法律适用[J];国际贸易问题;1990年01期

4 张淑钿,蒋筱熙;侵权行为法律适用的新发展[J];河北法学;2001年05期

5 冯萌,宋军生;论强制性体育仲裁形式的法律适用[J];体育文化导刊;2005年04期

6 何爱华;;商务谈判中的法律适用[J];社会科学家;2005年S1期

7 陈胜;刘艳娜;;国际私法上的公共秩序保留制度研究[J];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8 张超;;浅析版权冲突的法律适用[J];法制与社会;2007年08期

9 邱明岩;;论涉外侵权行为的法律适用[J];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10 黄亚英;;论《纽约公约》与仲裁协议的法律适用——兼评中国加入《纽约公约》二十年的实践[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09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敬根;;确定内河油污损害索赔法律适用规范的逻辑进路[A];2008年度海事管理学术交流会优秀论文集[C];2008年

2 王国华;;论海事关系的法律适用规则[A];中国律师2005年海商法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袁翔珠;;论国际电子商务合同的法律适用[A];第三届广西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社会科学篇)[C];2004年

4 ;前言[A];《WTO法与中国论坛》文集——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年会论文集(五)[C];2007年

5 蒋跃川;;再论无单放货案件的法律适用[A];2008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国际法)论文集——国际经济法、国际环境法分册[C];2008年

6 ;前言[A];《WTO法与中国论坛》文集——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年会论文集(四)[C];2005年

7 杜立;;被盗文化财产所有权法律适用问题研究[A];2008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国际法)论文集——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分册[C];2008年

8 余诚;;论冲突法上意思自治之法律限制的晚近发展——兼及我国立法的完善[A];2008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国际法)论文集——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分册[C];2008年

9 陈琦;;运输法公约草案取消“国内法适用”之利弊分析——兼论对我国的影响与对策[A];2008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国际法)论文集——国际经济法、国际环境法分册[C];2008年

10 王s,

本文编号:227239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uojifa/227239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66a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