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外交保护法律制度研究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D993.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姜绍甜;;外交保护性质之新解[J];公民与法(法学版);2010年10期
2 熊安邦;;中国公民海外安全保护的法律问题——以菲律宾劫持人质事件为例[J];江苏警官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3 周斌;;浅议《纽约公约》项下非内国裁决的国籍[J];理论界;2011年08期
4 ;拼美貌、炫财富、比智慧——全球最美“富二代”盘点[J];青岛画报;2011年08期
5 喻中;;从朝廷到国家[J];法制资讯;2011年08期
6 张亚楠;;浅析我国行政救济制度对外国人权益的保护[J];求实;2011年S1期
7 徐贲;;公民社会需要公民风范[J];黄金时代;2010年06期
8 刘厚锋;;长征精神要发扬光大——走近兴国籍老红军王道金[J];老友;2011年09期
9 ;选举法律知识问答(三)[J];人民政坛;2011年07期
10 周路;;方便旗船雇佣中国船员的若干法律问题研究——以“新星号”货轮在俄罗斯海域沉船事件为视点[J];中国律师;2010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乃根;;外交保护中的公司国籍新论[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学科卷)[C];2008年
2 赵春忠;;船舶所有权及其与国籍分离的不合理性探讨[A];风浪情况下的船舶安全与对策论文集[C];2001年
3 金成吉;;中朝边境尸体国籍推断的几个体表征象[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上册)[C];2001年
4 赵劲松;;联合国与现代国际公务员法律制度的发展[A];2006年中国青年国际法学者暨博士生论坛论文集(国际公法卷)[C];2006年
5 顾春红;;让课堂闪烁智慧之花[A];全国第二届智慧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3)[C];2004年
6 包文灿;;漫谈摄影与智慧[A];首届智慧学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2年
7 付成金;邱龙凡;;从汉代双鱼画像论韩国普州太后许氏的国籍[A];中国汉画学会第九届年会论文集(上)[C];2004年
8 顾卫民;;20世纪初期中国天主教的本地化运动[A];近代中国(第十辑)[C];2000年
9 ;世界生产力科学院(中国籍)院士授予仪式暨研讨会在北京召开[A];中国生产力学会第十五届年会专辑[C];2009年
10 李波;;关于国家在船员社会保障方面作用和地位的探讨[A];《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生效十周年暨海事管理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天红;外交保护中的实际国籍原则[N];人民法院报;2003年
2 刘俊;海外融资的外交保护[N];国际商报;2005年
3 陈凤霞;诺奖获得者的国籍真的很重要[N];中华读书报;2008年
4 记者 荣燕 熊争艳;我坚决反对任何国家接收中国籍恐怖嫌犯[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8年
5 记者 郎俊琴;自治区政府授予7位外国专家“骏马奖”[N];内蒙古日报(汉);2008年
6 华东政法大学副研究员 程金华;做一个中国籍的“全球公民”[N];法制日报;2009年
7 本报专稿 许育红;如何判断在国外出生子女国籍[N];世界报;2009年
8 记者 荣燕 林立平;中方要求美方遣返中国籍恐怖嫌犯[N];新华每日电讯;2008年
9 记者 林红梅;船员19人为中国籍[N];新华每日电讯;2010年
10 杨子岩 房满满;美国国籍正在“失宠”?[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磊;外交保护国际法律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刘华;国籍立法:华侨国籍问题与中国国家利益[D];暨南大学;2003年
3 张卫华;新港学派视野中的外交保护法[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4 殷敏;外交保护法律制度及其发展势态[D];华东政法大学;2007年
5 夏莉萍;20世纪90年代以来主要发达国家领事保护机制变化研究[D];外交学院;2008年
6 郝鲁怡;欧盟国际移民法律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09年
7 黎海波;国际法的人本化与中国的领事保护[D];暨南大学;2009年
8 万霞;外交保护制度研究[D];外交学院;2012年
9 郑信哲;在日朝鲜人历史及其现状研究[D];延边大学;2003年
10 徐勇;冠心病合并Ⅱ型糖尿病病变特点和远端弥漫性病变评分对冠状动脉搭桥术后心脏事件的预测价值[D];浙江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嘉楠;跨国公司的外交保护[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2 王涛;我国外交保护法律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3 姜德安;外交保护制度的主要问题剖析[D];武汉大学;2004年
4 孙振;论国际私人直接投资的外交保护[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5 吴向荣;论海外投资的外交保护[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6 张立宁;试论外交保护制度[D];吉林大学;2010年
7 王帅;用尽当地救济原则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8 后其洁;公司股东外交保护的国际法发展及我国的立法建议[D];华东政法大学;2007年
9 赵薇薇;中国籍国际法官独立性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10 刘盛楠;中国公民海外安全保护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28233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uojifa/22823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