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国际法论文 >

WTO体制下我国应对反倾销法律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19-02-22 12:11
【摘要】:“中国制造”在国际贸易市场上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因为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政策的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制度的逐步确立,对外贸易有了很好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产品走出国门走向世界。但在中国进入国际贸易市场的过程中,外国总是给中国扣上“非市场经济国家的帽子”,实行价格歧视政策,并且中国也确实有低价竞销的现象以及应诉不力等原因,中国自然成为国际反倾销的主要目标。与此同时,我国大量涌入低价国外产品,不仅损害了我国已建立的产业,而且阻碍了新兴产业的建立和发展,国内市场竞争秩序被扰乱,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受到严重影响。尽管如此,在应对反倾销方面我国还处于初级阶段并且有许多问题急需解决,因为持有对倾销与反倾销认识误区的我国政府、企业和国民,不完善和缺乏可操作性的国内反倾销立法,没有发挥出应有作用的行业协会,以及不够得力的反倾销措施等原因的存在。所以要对WTO体制下的反倾销规则进行研究,对我国应对反倾销工作面临的形势和存在的困难进行了分析,为解决法律界的一个重要课题必须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应对反倾销的策略。 本文以倾销与反倾销的概念开篇,在WTO框架内研究倾销的确定,损害的确定,以及倾销与损害的因果关系的确定,分析我国在应对国外反倾销时遇到的困难与采取的对策,最后提出我国应对反倾销策略的完善。本文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WTO规则下倾销与反倾销的基本理论分析。首先,是对倾销的含义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并对其认定规范了一定的标准,还有就是介绍了WTO对反倾销的含义在法律层面上的概括并规定对其认定的标准。以低于国内市场正常价格甚至低于成本价格的一国或地区的出口商向另一国(地区)销售其产品的行为就是倾销,此行为占领了其他国家(地区)的市场,并且损害了进口国相同或类似产品的生产商及产业。WTO《反倾销协议》在法律层面上对反倾销的定义规定:“受到损害的国内产业向进口国主管当局提出申诉,对以低于正常价格在进口国进行销售、并对进口国生产相似产品的产业造成法定损害的外国产品按照一定的法律程序进行立案、调查和处理的过程和措施。”其次还介绍了反倾销的实质。 第二部分是我国屡遭国外反倾销的原因及对我国经济的影响。首先,是从两个方面对我国遭遇反倾销的原因的介绍,我国出口到它国的产品为何如此频繁的遭到外国的反倾销调查: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然后,是关于我国经济方面的,由于外国频繁的反倾销调查我国的对外经济受到了严重影响,以致也影响到了我国国内经济的发展:我国产品出口损失巨大,国际市场份额萎缩;我国出口产品的结构调整压力加大,阻碍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改造;我国在吸引和利用外资上本来就不具有优势,频繁的反倾销调查后其质量更是深受影响;经历了改革开放的浪潮我国的经济有了一定的恢复但是现在却是步履维艰。 第三部分是WTO对反倾销规则的具体规定及我国反倾销法的概况。首先介绍了WTO反倾销规则的历史演变与现状。其次介绍了WTO反倾销规则的四个部分及其法律特征。然后介绍了我国反倾销法的现状及存在的不足。最后介绍了WTO反倾销规则下我国反倾销法的构成:立法层次;配套法规;实体规则;程序规则。 第四部分是WTO规则下我国应对国外反倾销面临的难题及应对措施的完善。首先介绍了我国在反倾销应诉中遇到的问题。最后从五个方面介绍了WTO规则下我国应对国外反倾销措施的完善:政府方面;企业方面;行业协会方面;反倾销人才培养方面;“企业-行业协会-政府”的行业协会为中心的新型模式的建立。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郑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D996.1;D922.294;F752.0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许艳丽;;论原产地规则的发展及对我国的启示[J];法制与社会;2011年26期

2 李磊;刘斌;;WTO导致了反倾销的泛滥吗[J];国际经贸探索;2011年05期

3 余俊;;TRIPS协定与中国知识产权法制的变革[J];电子知识产权;2011年07期

4 史晓丽;;我国对外贸易壁垒调查制度实体规则研究[J];法学杂志;2011年07期

5 宋玉;;浅析我国贸易与环境相互影响及法律对策[J];山东纺织经济;2011年07期

6 余俊;;从“拿来主义”到本土化:TRIPS协定在中国的十年[J];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11年04期

7 范晓波;;多哈回合规则谈判之反倾销公共利益议题[J];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11年04期

8 陶磊;庞俊;;中国原材料限制出口案初裁报告评析[J];法制与社会;2011年26期

9 颜梅林;陈亮;;比较借鉴视角下ECFA争端解决机制建构研究——以WTO、CAFTA、NAFTA争端解决机制为鉴[J];国际经贸探索;2011年06期

10 景宣如;;解读WTO保障措施中“不可预见的发展”[J];公民与法(法学版);2011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易波;李玉洁;;试论美国在WTO/DSM非违法之诉内解决人民币汇率争端的不可行[A];WTO法与中国论丛(2011年卷)[C];2010年

2 刘筱萌;;WTO争端解决机制报复权利的转让问题初探[A];《WTO法与中国论坛》文集——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年会论文集(八)[C];2009年

3 宋杰;;WTO内“潜在利益”的保护:一种新贸易干涉工具?──基于国家责任援引机制的观察与评论[A];《WTO法与中国论坛》文集——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年会论文集(八)[C];2009年

4 段玉銮;李景元;郝志功;杜稳灵;;第三章 WTO反倾销规则发展[A];新世纪社会经济变革与理性思考——WTO游戏规则对行为导向价值观念的渗透与影响[C];2002年

5 刘勇;;WTO成员并未承担防止和避免“倾销”的条约义务[A];《WTO法与中国论坛》文集——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年会论文集(八)[C];2009年

6 龚柏华;;入世以来中国利用WTO争端解决机制的回顾与展望[A];WTO法与中国论丛(2009年卷)——《WTO法与中国论坛》暨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7 吴斌;;WTO透明度原则与中国盐业垄断体制改革[A];盐文化研究论丛(第四辑)——回顾与展望:中国盐业体制改革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8 陈敬;;浅析WTO争端解决机制与中国的应对[A];WTO法与中国论丛(2009年卷)——《WTO法与中国论坛》暨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孙立文;;WTO贸易救济争端解决裁决执行问题分析[A];《WTO法与中国论坛》文集——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年会论文集(八)[C];2009年

10 孙立文;;浅析WTO争端解决中国诉美轮胎特保措施案的法律意义[A];WTO法与中国论丛(2011年卷)[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评论记者 胡金波;应对反倾销需要“集团作战”[N];嘉兴日报;2009年

2 本报实习生 王怡 径然;应对反倾销,行业和媒体都应理性[N];中国能源报;2009年

3 康达律师事务所律师 刘馨泽;企业如何应对反倾销归零法?[N];国际商报;2011年

4 卢远瞩 朱翔月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经济与管理研究院;应对反倾销离不开行业协会(上)[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5 本报记者 任丽梅;全面应对反倾销[N];中国改革报;2003年

6 丘石;应对反倾销需要勇气更需要技巧[N];中国改革报;2005年

7 张红 慈卞;中国陶瓷应对反倾销三大问题需尽快解决[N];中国建材报;2005年

8 特约撰稿人 杨晓寒;面对大限 塑料产业如何应对反倾销[N];证券日报;2005年

9 本报实习记者 孟岩峰;DVD企业应对反倾销作出快速反应[N];中国贸易报;2005年

10 本报记者 蒋菡;自行车业:内强外联应对反倾销[N];工人日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柯;WTO规则的法理分析[D];吉林大学;2012年

2 谢新明;论多边环境条约与WTO之冲突与联结[D];华东政法大学;2012年

3 全小莲;WTO透明度原则:内涵、发展与影响[D];吉林大学;2010年

4 赵恩广;论区域经济一体化争端解决机制在WTO框架下的并存及拓展[D];复旦大学;2010年

5 徐莉;WTO“公共道德例外”条款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6 王淼;WTO规则对低碳经济的约束与激励[D];吉林大学;2011年

7 高田甜;WTO争端解决机制证明负担规则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曾炜;WTO法中的必要性检验法律问题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9 何宪民;WTO体制下贸易救济实施与中国的应对策略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1年

10 朱洲;中国种子产业发展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朱夺今;WTO政府采购制度与中国政府采购法律制度[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5年

2 武博;论WTO框架下的竞争政策及其发展趋势[D];吉林大学;2011年

3 孙健;WTO争端解决机制的运用策略[D];兰州大学;2011年

4 王薇薇;论WTO框架下“归零法”的违法性问题[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5 邹小松;WTO争端解决机制中的评审标准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6 程乐文;WTO《反倾销协定》中的因果关系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7 李杨;在WTO框架下对美国反倾销“归零”实践之考量[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李冰;WTO框架下竞争法国际协调问题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9 牟诚诚;论WTO贸易政策评审机制对典型国家的运作实践[D];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11年

10 王海腾;WTO争端解决机制与中美贸易摩擦[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42821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uojifa/242821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747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