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后危机时代贸易反倾销的法律防范
【作者单位】: 中央民族大学;
【分类号】:D996.1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钟根元,王方华;不完全信息下基于成本的倾销反倾销静态博弈分析[J];管理工程学报;2004年02期
2 杨仕辉;反倾销博弈与逆向选择[J];世界经济;2000年01期
3 杨仕辉,王红玲;对华反倾销实证分析及我国对策[J];中国软科学;2002年07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和平;;挽救全球化:2009年世界政治的主旋律[J];新视野;2010年01期
2 包心鉴;;高度重视“后危机时代”的政治体制改革[J];理论视野;2010年03期
3 朱锋;;奥巴马政府对外战略调整:评估与展望[J];和平与发展;2010年01期
4 高永富;;贸易保护不是一条好出路——兼评美国“购买美国货”条款[J];江西社会科学;2010年01期
5 陈立虎;;应对新一轮贸易保护主义的法律思考[J];江西社会科学;2010年01期
6 曾令良;;美国对中国出口轮胎实施特保措施的非法性和负面影响[J];江西社会科学;2010年01期
7 王海滨;;奥巴马执政一周年:政绩差强人意[J];社会观察;2010年03期
8 张向晨;;10+10≠20?[J];WTO经济导刊;2010年02期
9 刘永伟;;应对金融危机背景下贸易保护主义的相关法律措施[J];税务研究;2010年01期
10 刘笑盈;张聪;;经济危机背景下中国话语体系的构建[J];对外传播;2010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Knud Buhl;;欧盟养猪生产相关的法律法规与应用[A];全球猪业论坛暨2009中国猪业发展大会论文集[C];2009年
2 李健;;运用多种方式稳定外需[A];《国际贸易》‘新形势下对外贸易发展的作用、意义及促进之策’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赵锡军;;应对危机须内需与外需并重、进口与出口并重、结构与规模并重[A];《国际贸易》‘新形势下对外贸易发展的作用、意义及促进之策’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4 张松涛;;提振出口是保增长保就业保民生保稳定的重要内容[A];《国际贸易》‘新形势下对外贸易发展的作用、意义及促进之策’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5 李霄冰;;金融危机下外向型企业面临的困境及因应[A];金融危机中县域经济的科学发展[C];2009年
6 辛德强;;后金融危机下国内轮胎企业技术创新战略[A];第四届(2009)中国管理学年会——技术与创新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7 肖凤娟;刘钧;;新形势下推动世界多边贸易体系和区域经济体系的协调发展[A];中国国际贸易与投资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9年
8 陈丽敏;骆念蓓;;金融风暴对中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分析[A];中国国际贸易与投资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9年
9 张玉台;;中国经济增速下滑势头正初步缓解[A];2009'中国国际水泥峰会文集[C];2009年
10 顾庆良;虞冰清;;金融危机对中国纺织工业的影响及应对策略[A];中国纺织工业发展报告(2008/2009)[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焦翔;2009——“逢会必谈”气候问题[N];人民日报;2010年
2 本报记者 汪嘉波;克鲁格曼越来越像政客[N];光明日报;2010年
3 撰文 本报记者 李可 高洪艳;再战2010,中国经济美丽前行[N];中国贸易报;2010年
4 撰文 本报记者 李可 高洪艳;中国经济面临七大挑战[N];中国贸易报;2010年
5 本报记者 于冰;2010年世界经济与大国政治走向[N];工人日报;2010年
6 王方华;后危机时代与危机后的趋势[N];解放日报;2010年
7 记者 谢鹏 许多 乔继红 汪平 王宗凯 明金维;机构经济学家展望2010[N];新华每日电讯;2010年
8 本报记者 耿彩琴 涂露芳 王刘芳 沈衍琪 窦红梅 张咏 刘扬 实习记者 董长青;2010,八大经济猜想[N];北京日报;2010年
9 本报记者 顾鑫;打造核心竞争力迫在眉睫[N];中国证券报;2010年
10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法学教授 乔新生;贸易保护主义的特点[N];中国经济导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都亳;WTO贸易救济制度的法经济学分析[D];吉林大学;2009年
2 冯耀祥;美国对华贸易保护成因研究[D];南开大学;2009年
3 李磊;当代反倾销的贸易保护实质与我国对策研究[D];南开大学;2009年
4 李淑俊;美国贸易保护主义的政治基础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5 张继民;美国对华贸易政策决定的因素分析[D];上海社会科学院;2007年
6 刘保成;论国际贸易中消费者权益的法律保护[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7 康晓玲;技术性贸易壁垒经济分析[D];西北大学;2006年
8 李轩;贸易技术壁垒问题与中国的对策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6年
9 王领;中美贸易摩擦的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D];复旦大学;2006年
10 孙立文;WTO《反倾销协议》改革[D];武汉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芮秉焕;中韩FTA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2 樊颖淑;欧盟技术性贸易壁垒及中国的对策研究[D];烟台大学;2009年
3 卢淑霞;欧盟新绿色壁垒措施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9年
4 宋伟杰;国际金融危机对北京出口贸易的影响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9年
5 金焦红;探索中小外贸公司的发展之路[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9年
6 盛国勇;技术性贸易壁垒对中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影响及对策分析[D];华中农业大学;2009年
7 程媛媛;我国纺织服装业出口竞争力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江苏大学;2009年
8 王蕴如;中美高技术产品贸易平衡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9年
9 潘兴磊;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机电产品出口的影响研究[D];江苏大学;2009年
10 张文佳;金融危机影响下我国中小型外贸企业的应对之道[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54098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uojifa/25409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