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国际法论文 >

国际化背景下驰名商标刑法保护探析

发布时间:2019-09-28 18:57
【摘要】:驰名商标作为企业的金字招牌令广大消费者喜爱的同时,也易遭到不法之徒的侵害,在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国际化的背景下,对驰名商标的国际保护呈现出"特殊保护"的价值取向,运用刑法手段规制侵害驰名商标的行为也有扩大化的发展趋势。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在完善我国驰名商标刑法保护的问题上,应依据我国国情,结合《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对驰名商标的保护做出理性的选择。
【作者单位】: 武汉大学法学院;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分类号】:D923.43;D997.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傅跃建;;商标反向假冒行为的刑法规制[J];江苏警官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2 罗开卷;;TRIPS协议下我国假冒注册商标罪的立法完善[J];法学论坛;2006年03期

3 孟丽君;于巍巍;;论驰名商标的刑法保护[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4 肖中华;涂龙科;;论我国驰名商标刑法保护制度的完善[J];犯罪研究;2006年01期

5 贺志军;;论TRIPS协定下我国商标权刑事保护两个问题[J];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09年03期

6 高铭暄;张杰;;国际法视角下商标犯罪刑法适用若干疑难问题探析[J];政治与法律;2008年07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罗正红;;英美商标权刑事保护[J];中华商标;2008年03期

2 张新锋;;对我国驰名商标保护的思考——从“三鹿”事件谈起[J];中华商标;2009年01期

3 史强;;服务商标的刑法规制[J];中华商标;2009年08期

4 翟健锋;;我国内地与香港商标权刑事立法比较研究[J];中华商标;2010年11期

5 喻晓玲;论WTO法境下的侵犯商标权犯罪[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S1期

6 谢勇,田文英;关于设立"非法实施专利罪"的思考[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7 王荣兵;;署名单位与学术论文的著作权[J];编辑学报;2009年05期

8 张成立;侵犯商业秘密犯罪刍议[J];商业研究;2004年02期

9 潘志敏;钟海鹰;;论完善我国知识产权刑法保护的对策[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8年05期

10 钟海鹰;潘志敏;;论知识产权保护视野下的平行进口[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8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蒋俏蕾;;数字音乐搜索服务的市场态势与竞争分析——以百度MP3搜索为例[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Ⅱ)[C];2006年

2 李萍;;论侵犯商标权犯罪的认定[A];中国犯罪学学会第十八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9年

3 向凌;黄瑶;;香港的专利权限制对中国内地相关立法的借鉴——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的再次修改为视角[A];香港回归后社会经济发展的回顾与展望[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沈强;TRIPS协议与商业秘密民事救济制度比较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赵天红;商业秘密的刑事保护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3 桂亚胜;故意犯罪的主观构造及其展开[D];华东政法学院;2006年

4 吴允锋;经济犯罪规范解释的基本原理[D];华东政法大学;2008年

5 高晓莹;知识产权犯罪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6 邵小平;著作权刑事保护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卓珉芳;关于商标产品平行进口的法律规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费美娟;论商业秘密的刑事保护[D];苏州大学;2010年

3 张巍;论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李建功;追续权制度研究[D];烟台大学;2010年

5 李欣;论商业秘密保护[D];郑州大学;2002年

6 刘自立;论专利权的刑法保护[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7 刘如泉;农业无形资产法律保护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1年

8 刘晓;侵犯商业秘密罪的若干问题探讨[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9 高文斌;论我国侵犯商业秘密罪的罪刑配置[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4年

10 黄求新;中美商业秘密法律保护制度比较研究[D];暨南大学;2005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正锋,许其勇;假冒注册商标罪的立法完善[J];中华商标;2004年01期

2 喻晓玲;论WTO法境下的侵犯商标权犯罪[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S1期

3 邱玉梅,罗开卷;论反向假冒商标行为的刑法规制——兼论假冒注册商标罪的立法完善[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4 徐祝;关于假冒商标罪的立法建议[J];当代法学;2002年01期

5 袁晓东,李晓桃;商标反向假冒理论与我国商标法[J];当代法学;2002年02期

6 栾娈;反向假冒的经济分析及立法建议[J];当代法学;2003年06期

7 陈卫东;从国际法角度谈WTO协定的实施——武汉大学法学院“博士生论坛”综述[J];法学评论;2001年02期

8 朱孝清;略论惩治假冒商标犯罪的几个问题[J];法学;1994年02期

9 沈晓倩;论驰名商标的特殊法律保护[J];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10 任彦君;;论反向假冒商标行为的犯罪化[J];甘肃政法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肖中华;涂龙科;;论我国驰名商标刑法保护制度的完善[J];犯罪研究;2006年01期

2 阳瑞刚;;论驰名商标的刑法保护[J];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01期

3 孟丽君;于巍巍;;论驰名商标的刑法保护[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4 冯涛;石国庆;;驰名商标的国际保护[J];中华商标;2008年04期

5 赵志芳;朱攀峰;;论国内外驰名商标的对等刑法保护[J];法制与社会;2008年20期

6 韩猛;浅析驰名商标的刑法保护[J];山西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7 冯涛;石国庆;;我国驰名商标国际保护的问题与策略[J];中外企业文化;2008年08期

8 李雅;徐宁;;试论驰名商标的“淡化”及其法律规制[J];河北企业;2008年09期

9 王瑜;;驰名商标如何实现中国造[J];中国发明与专利;2009年11期

10 陈霁;驰名商标的法律保护[J];龙岩师专学报;2003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万春;;学术期刊编辑的若干困惑[A];首届科技出版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4年

2 张英;李时群;徐建华;;论我国科技期刊国际化的发展策略[A];第五届全国核心期刊与期刊国际化、网络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杨中新;;从人口角度谈深圳建设国际化城市[A];2003年中国经济特区论坛:特区发展与国际化问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4 叶孟魁;;瞿秋白关于资本主义国际化的思考[A];瞿秋白研究新探——纪念瞿秋白同志诞辰一百周年座谈会论文集[C];1999年

5 汪宇明;;国际化背景下的旅游强国战略与地方响应——兼论上海与内地的旅游互动关系[A];中国地理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6 陈光宇;吴畏;顾凤南;周春莲;;《数学年刊》国际化和扩大国际影响力的探索[A];第五届全国核心期刊与期刊国际化、网络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邱明杰;;数字化期刊带给传统(纸介)媒体的思考[A];第二届全国核心期刊与期刊国际化、网络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8 郭建宏;;煤炭企业国际化战略探讨[A];第七届中国煤炭经济管理论坛暨2006年中国煤炭学会经济管理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06年

9 曾莉;吴惠勤;黄晓兰;张宇明;吴秋玲;;学术类科技期刊国际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A];2008年第四届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8年

10 鲁兵;徐冰;;从海南特区现状看经济特区的新定位[A];2003年中国经济特区论坛:特区发展与国际化问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毛建国;驰名商标不能成为敛财工具[N];中国企业报;2007年

2 记者 肖健;深圳新添7件中国驰名商标[N];深圳商报;2006年

3 记者 吕宁丰;“宏图三胞”喜获中国驰名商标[N];南京日报;2007年

4 通讯员 丁力辛 记者 周远;“十八酒坊”被认定为驰名商标[N];河北日报;2008年

5 浦敏娟 郑英;我市新增4件“中国驰名商标”[N];江阴日报;2009年

6 ;驰名商标我国有多少[N];中国国门时报(中国出入境检验疫报);2001年

7 记者 李严;昆明拥有10件中国驰名商标[N];昆明日报;2011年

8 本报记者 赵永平;驰名商标:不再是“光环”[N];市场报;2003年

9 北京方韬知识产权公司律师王传理;驰名商标认定出新规[N];中华工商时报;2003年

10 宗河;成为驰名商标的五种途径[N];中国知识产权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袁真富;驰名商标异化的制度逻辑[D];上海大学;2010年

2 鲁桐;中国企业国际化实证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3 芮建武;操作系统国际化基础的研究与实践[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软件研究所);2005年

4 徐顽强;中药产业国际化的人力资源支持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5 蒋廷瑶;数字化环境下中国著作权的刑法保护[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6 刘莉;改革开放三十年我国大陆SSCI论文定量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7 罗开卷;市场信用的刑法保护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8 刘金刚;环境的刑法保护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9 卢勤忠;中国金融刑法改革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4年

10 张馨元;知识产权的刑法保护若干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文军;中德驰名商标认定标准比较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2 陈亚勇;驰名商标司法认定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3 安娜;我国驰名商标权行政法保护制度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4 张健;论我国驰名商标司法认定制度的完善[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吴永才;论我国驰名商标的行政认定和特殊保护[D];安徽大学;2004年

6 朱超溪;驰名商标特殊保护的立法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7 阮氏红梅;中越驰名商标保护制度比较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8 雷光程;论驰名商标的认定与保护[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9 沈威卫;外资并购中我国驰名商标保护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10 黄海兵;驰名商标法律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3年



本文编号:254345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uojifa/254345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d0f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