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湄公河次区域跨国拐卖妇女犯罪及控制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18 21:47
【摘要】:大湄公河次区域分布着包括我国在内的6个国家,在此区域内的6个国家在国民生产总值存在着较大差距,人文、地域、精神文明也存有差异。早在1990年,在大湄公河次区域的6个国家就针对国家边界实施对外开放政策,经贸往来频繁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各国的经济水平,但同时也使大湄公河次区域的违法犯罪者有机可趁,随着时间的推移,违法犯罪分子逐步形成了有组织、有目的的违法犯罪团伙。通过对近十年案例的分析,发现该区域内的跨国拐卖妇女犯罪所占比例不断地扩大,违法犯罪团伙猖獗的在大湄公河此区域内进行拐卖人口一条龙交易。本篇论文主要通过对大湄公河次区域的拐卖人口犯罪进行分析,通过不同层面了解此区域内的拐卖人口的特征,针对目前国际形势与各国家对此类事件的重视,通过签署的合作条约,强有力的打击违法犯罪者。我国国家主席在不同的场合不同的会议中都有提到人人平等、人权平等的说法,针对大湄公河次区域的各个国家,再到人类命运共同体,体现了中国秉持对各个区域内部、对世界人民共同发展的决心与愿景。尽管大湄公河次区域内的跨国拐卖妇女犯罪难以根本消除,但相信通过区域化的、有针对性的合作治理,能够控制该犯罪的发生率,使该区域内的妇女群体更多地获得社会关注和保护,营造次区域内妇女平等发展的良好环境。本篇论文主要以大湄公河此区域的拐卖妇女犯罪现象为切入点,对跨国拐卖妇女犯罪的特点、现状和成因进行分析,通过国内外专家学者发表的文章报道,了解实时情况,并对大湄公河次区域各个国家签署的合作条约内容进行整理和分析。本文对相关合作机制进行概述,同时借鉴其他国家和地区相关法律规定、实践经验,以提出湄公河次区域法律与合作机制上的完善建议,为打击大湄公河次区域的拐卖人口的违法犯罪团伙加大了力度,对保护妇女自身权利做出有效的保障。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政法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D997.9
【图文】:
跨国贩卖人口流向3资料来源:联合国毒品与犯罪问题办公室
大湄公河次区域9(二)大湄公河次区域跨国拐卖犯罪的常见类型
本文编号:2761469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政法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D997.9
【图文】:
跨国贩卖人口流向3资料来源:联合国毒品与犯罪问题办公室
大湄公河次区域9(二)大湄公河次区域跨国拐卖犯罪的常见类型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向群;;打击跨国拐卖妇女儿童犯罪国际合作机制的完善——以大湄公河次区域云南边境一线为例[J];武汉公安干部学院学报;2015年03期
2 董纯朴;;欧盟跨国拐卖人口犯罪管控研究[J];犯罪研究;2014年05期
3 熊安邦;;湄公河“10·5”案件的国际刑事司法合作及其启示[J];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14年07期
4 张坚;;论我国国际刑事司法协助制度的立法完善[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3期
5 伍光红;;CAFTA环境下的中越跨国贩卖妇女儿童犯罪问题研究[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3期
6 孔令杰;;中老缅泰湄公河流域联合执法的法律基础与制度建构[J];东南亚研究;2013年02期
7 曹勋;;打击跨国拐卖越南妇女儿童犯罪动态机制的构建[J];广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年01期
8 王文华;;论跨国有组织犯罪的特征及抗制措施[J];中国刑事法杂志;2012年07期
9 潘星丞;;贩运人口:概念诠释与立法评析——以联合国《补充议定书》为中心[J];探求;2012年02期
10 魏怡然;;全球化背景下跨国人口贩运之国际法分析[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本文编号:276146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uojifa/27614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