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国际法论文 >

北美自由贸易区投资争端解决机制研究 ——兼论中国—东盟投资争端解决机制的构建

发布时间:2021-01-15 00:11
  自1994年1月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三国之间的《北美自由贸易协定》(以下简称NAFTA)生效以来,北美自由贸易区成立至今已十三年,在此期间,北美自由贸易区成功运作,使得缔约国之间的贸易和投资大幅增长,这与其较为成熟完备的争端解决机制是分不开的。而在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六套争端解决机制中,相对于其他国际组织和国际协定中的投资争端解决方式,NAFTA的投资争端解决机制因为所达到的高度,成为学者们探讨的热点。投资争端解决机制对投资者保护的力度和在实践中所产生的不足使其毁誉参半,而且NAFTA是世界上第一个由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所组成的非多边自由贸易协定,这些都对其它国际组织的投资争端解决机制的构建和发展具有很大的借鉴意义。根据《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的规定,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协定相竟出台,中国和东盟关于投资方面的协定肯定会在不久后应运而生,所以根据NAFTA投资争端解决机制的特点来构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协定中的投资争端解决机制,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本文从NAFTA投资争端解决机制内容的简介开始,介绍了投资争端解决机制产生的背景和意义。将NAFTA和目前存在的其它国际性经济组织和国际条约... 

【文章来源】:中国政法大学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第一章 北美自由贸易区投资争端解决机制概况
    第一节 北美自由贸易区投资争端解决机制简介
        (一) 适用范围
        (二) 磋商和谈判
        (三) 仲裁程序规则
        (四) 仲裁庭的组成
        (五) 法律渊源
        (六) 仲裁法庭的裁决和执行
    第二节 投资争端解决机制的背景和意义
        (一) 投资争端解决机制的背景
        (二) 投资争端解决机制的意义
第二章 北美自由贸易区投资争端解决机制的比较研究
    第一节 提起投资争端解决程序的主体
    第二节 争议解决机制的目标
    第三节 投资争端解决机制的适用范围——“投资者”和“投资”
    第四节 解决争议的范围
    第五节 适用的程序规则
    第六节 管辖权
    第七节 仲裁法庭的组成及其权力
    第八节 法律渊源
    第九节 上诉评审程序
    第十节 仲裁法庭的裁决和执行
第三章 NAFTA投资争端解决规则的实践、问题、以及建议
    第一节 NAFTA投资争端解决规则实施以来的案例分析
        (一) 埃塞尔公司诉加拿大政府案(ETHYL CO.LTD V. CANADA)
        (二) S.D.Myers案
        (三) MARVIN FELDMAN KARPRA(CEM SA)诉墨西哥政府案
        (四) UPS诉加拿大政府案和Methanex诉美国政府案
    第二节 NAFTA投资争端解决规则存在的问题
        (一) “投资者”和“投资”的定义过于宽泛
        (二) “间接征收”过于模糊
        (三) 仲裁裁决的既判力不足
        (四) 程序规则有待完善
        (五) 东道国保护外国投资者义务内容的模糊性
        (六) 私人利益与公共利益平衡的失位
        (七) NAFTA的示范效应不够
    第三节 对于NAFTA投资争端解决规则改进的若干建议
第四章 借鉴北美自由贸易区投资争端解决机制—谈中国-东盟投资争端解决规则的构建
    第一节 NAFTA投资争端解决机制对于中国的借鉴意义
    第二节 中国-东盟争端解决规则的现状
        (一) 协议的内容
        (二)、协议的特点
        (三) 与北美自由贸易区投资争端解决机制的比较
    第三节 中国-东盟关于投资问题的规定及中国东盟投资的特点
        (一) 中国与东盟之间有关投资问题的规定
        (二) 中国与东盟之间投资的特点及其发展趋势
    第四节 中国-东盟投资争端解决规则的构建
        (一) 弱化投资争端解决方式的政治影响力,促进投资争端解决的法制化。
        (二) 合理安排投资争端解决机制在《中国与东盟国家投资协议》中的位置
        (三) 投资争端解决机制具体内容的构想
结论
附表
参考文献



本文编号:297782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uojifa/297782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541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