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国际法论文 >

国际平行诉讼之解决 ——以礼让原则为视角

发布时间:2021-03-06 20:40
  国际平行诉讼的弊端十分明显,造成了司法资源的浪费,加重了当事人的负担,助长了当事人“挑选法院”。因为尚未建立解决该问题的国际体制,礼让无疑是国际社会解决该问题的最好方式。礼让原则是解决国际平行诉讼最重要的法律原则之一,该原则不仅要考虑法院地国的利益,还要考虑如何建设解决国际民商事争议的国际制度。礼让原则解决国际平行诉讼主要是通过司法机关的直接和间接的合作与默契来实现的:以不方便法院原则拒绝管辖、以先受理法院原则放弃管辖、以中止诉讼原则暂时停止行使管辖权、根据管辖协议放弃管辖权等。我国目前出于保护自身利益的目的,实际上对国际平行诉讼持放任的态度,但实际意义不大,反而会被认为是司法保守主义。根据礼让原则建设我国的国际平行诉讼制度可以有效解决该问题。 

【文章来源】:苏州大学江苏省

【文章页数】:7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国际平行诉讼分类、成因与利弊分析
    一、国际平行诉讼的分类及成因
        (一) 国际平行诉讼之分类
        (二) 国际平行诉讼产生原因
            1、法律方面原因
            2、政治方面原因
            3、经济方面原因
            4、当事人方面原因
    二、国际平行诉讼的利弊分析及司法困境
        (一) 国际平行诉讼的利弊分析
        (二) 司法机关之处理国际平行诉讼困境
第二章 礼让原则的发展和理论分析
    一、礼让原则的渊源
    二、礼让原则的发展
        (一) 斯托雷的贡献
        (二) 司法礼让的提出
    三、现代礼让原则
        (一) 新理论的探索
        (二) 不方便法院原则、先受理法院原则和中止诉讼原则的提出
        (三) 礼让原则的成文化
        (四) 礼让原则新发展的原因分析
    四、礼让原则的反对观点之分析
        (一) 礼让只考虑国家间的友谊惘顾个案正义
        (二) 礼让概念模糊无法适用
        (三) 认为礼让原则可有可无
    五、对礼让目的与分类的分析
        (一) 对礼让目的分析
        (二) 对礼让分类的分析
    六、礼让原则与主权之关系及其在国际平行诉讼中之作用分析
        (一) 礼让原则与主权关系之分析
        (二) 礼让原则在国际平行诉讼中之作用分析
第三章 国际平行诉讼之解决与礼让原则的运用
    一、不方便法院原则与礼让原则
        (一) 不方便法院原则之理论渊源
        (二) 不方便法院原则之实践
        (三) 不方便法院原则之理论意义
        (四) 不方便法院原则之立法
    二、先受理法院原则与礼让原则
        (一) 先受理法院原则与礼让原则之理论联系
        (二) 先受理法院原则之实践
        (三) 先受理法院原则之缺点分析
        (四) 先受理法院原则之立法
    三、协议管辖与礼让原则
        (一) 协议管辖与礼让原则之理论联系
        (二) 协议管辖之实践
        (三) 协议管辖之理论意义
        (四) 协议管辖之立法
    四、中止诉讼原则与礼让原则
        (一) 中止诉讼原则与礼让原则之理论联系
        (二) 中止诉讼原则之实践
        (三) 中止诉讼原则之立法
    五、禁诉令与礼让原则
        (一) 禁诉令之实践
        (二) 禁诉令之优点和缺点
        (三) 禁诉令与礼让的辩证关系
第四章 中国国际平行诉讼与礼让原则
    一、中国涉及国际平行诉讼的法律规定及问题分析
        (一) 涉及国际平行诉讼的立法
        (二) 与国际平行诉讼有关的条约
        (三) 与国际平行诉讼有关的司法解释
    二、中国有关国际平行诉讼之司法实践
    三、根据礼让原则建设中国国际平行诉讼制度之思考
        (一) 中国国际平行诉讼制度建设目的
        (二) 中国国际平行诉讼制度问题所在分析
        (三) 中国国际平行诉讼制度问题之解决
            1、中国国际平行诉讼制度之立法分析
            2、中国国际平行诉讼具体制度之建设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后记
详细摘要



本文编号:306777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uojifa/306777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c13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