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送养国事后监管法律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1-06-25 10:25
跨国收养作为一种为无家可归的儿童获得永久家庭养育的手段,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关注和重视。但是,跨国收养兴盛的背后也涌动着一股暗流,国际儿童拐卖、跨国收养虐待等跨国收养权滥用的现象层出不穷,严重损害了被收养儿童的权益。对此,世界各国采取了多种措施来杜绝这一现象的发生,很多国际组织也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公约对这些国际犯罪行为进行规制,如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1993年海牙《跨国收养方面保护儿童及合作公约》、《美洲国家间关于国际拐卖儿童的公约》等。尽管这些国内立法和国际公约对国际收养权的滥用起到了一定的防范作用,但目前这种仅停留在送养国和收养国各自为政的保护状态,会使得对跨国收养的监管出现盲点,进而导致被收养儿童的权益得不到全方位的保护。赋予儿童送养国事后监管权、根据不同的国情选择正确的监管模式,从而建立起完整的事后监管制度,将有助于完善被收养儿童保护机制,减少甚至杜绝国际收养权滥用现象的发生。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运用理论分析和综合研究相结合、比较分析和规范研究相结合、实证分析和批判研究相结合等研究方法,对跨国收养的现有监管机制进行全面分析,对儿童送养国事后监管的基本问题、历史发展、各国立法与实...
【文章来源】:湖南师范大学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9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一、研究背景与目的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范围的界定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儿童送养国事后监管的现状
第一节 跨国收养权的滥用
第二节 现行监管制度及其不足
第二章 儿童送养国事后监管权的确立
第一节 儿童送养国事后监管权的概念
第二节 儿童送养国事后监管权的权能
第三节 儿童送养国事后监管权获得的依据
第四节 儿童送养国事后监管权确立的优势
第三章 儿童送养国事后监管的法律责任
第一节 中央机关事后监管的法律责任
第二节 收养机构与送养人事后监管的法律责任
第四章 完善儿童送养国事后监管法律制度的建议
第一节 儿童送养国事后监管法律制度的国际立法构想
第二节 建立我国事后监管法律制度的思路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英国现代收养制度的发展与启示[J]. 李喜蕊.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 2009(04)
[2]依恋关系的丧失与重建——从依恋研究谈儿童收养[J]. 王争艳,陈文凤,骆方.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3)
[3]试论以儿童最大利益原则构建和完善我国的涉外收养法律制度[J]. 薛晨皓. 消费导刊. 2008(21)
[4]联合国对解决跨国收养法律冲突的贡献[J]. 蒋新苗. 理论月刊. 2008(08)
[5]挪威的儿童监察使——一个保护儿童和发扬人权的有用工具[J]. 赵晓芳.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4)
[6]涉外收养制度中“儿童利益”原则在冲突法中的体现[J]. 王冠. 学术交流. 2008(02)
[7]在法律监督中体现儿童利益最大化原则——未成年人民事行政检察工作的探索[J]. 顾晓军,陆海萍,曹晓云. 青少年犯罪问题. 2007(04)
[8]跨国领养:失依儿童家庭养育的另一种模式——以美国家庭领养中国儿童为例[J]. 童小军.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2007(04)
[9]海峡两岸收养法的比较研究[J]. 袁琳君,张明,杨光敏. 社科纵横(新理论版). 2007(01)
[10]《跨国收养方面保护儿童及合作公约》——2005年公约履约指南草案简述[J]. 李蓓蓓. 法制与社会. 2007(02)
博士论文
[1]国际民商事司法与行政合作研究[D]. 杜焕芳.武汉大学 2005
硕士论文
[1]涉外收养法律适用问题研究[D]. 王冠.大连海事大学 2008
[2]论涉外收养法律制度中的“儿童利益”原则[D]. 陆预婷.中国政法大学 2006
[3]论国际收养法的发展与成就[D]. 赵欣.中国政法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249038
【文章来源】:湖南师范大学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9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一、研究背景与目的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范围的界定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儿童送养国事后监管的现状
第一节 跨国收养权的滥用
第二节 现行监管制度及其不足
第二章 儿童送养国事后监管权的确立
第一节 儿童送养国事后监管权的概念
第二节 儿童送养国事后监管权的权能
第三节 儿童送养国事后监管权获得的依据
第四节 儿童送养国事后监管权确立的优势
第三章 儿童送养国事后监管的法律责任
第一节 中央机关事后监管的法律责任
第二节 收养机构与送养人事后监管的法律责任
第四章 完善儿童送养国事后监管法律制度的建议
第一节 儿童送养国事后监管法律制度的国际立法构想
第二节 建立我国事后监管法律制度的思路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英国现代收养制度的发展与启示[J]. 李喜蕊.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 2009(04)
[2]依恋关系的丧失与重建——从依恋研究谈儿童收养[J]. 王争艳,陈文凤,骆方.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3)
[3]试论以儿童最大利益原则构建和完善我国的涉外收养法律制度[J]. 薛晨皓. 消费导刊. 2008(21)
[4]联合国对解决跨国收养法律冲突的贡献[J]. 蒋新苗. 理论月刊. 2008(08)
[5]挪威的儿童监察使——一个保护儿童和发扬人权的有用工具[J]. 赵晓芳.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4)
[6]涉外收养制度中“儿童利益”原则在冲突法中的体现[J]. 王冠. 学术交流. 2008(02)
[7]在法律监督中体现儿童利益最大化原则——未成年人民事行政检察工作的探索[J]. 顾晓军,陆海萍,曹晓云. 青少年犯罪问题. 2007(04)
[8]跨国领养:失依儿童家庭养育的另一种模式——以美国家庭领养中国儿童为例[J]. 童小军.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2007(04)
[9]海峡两岸收养法的比较研究[J]. 袁琳君,张明,杨光敏. 社科纵横(新理论版). 2007(01)
[10]《跨国收养方面保护儿童及合作公约》——2005年公约履约指南草案简述[J]. 李蓓蓓. 法制与社会. 2007(02)
博士论文
[1]国际民商事司法与行政合作研究[D]. 杜焕芳.武汉大学 2005
硕士论文
[1]涉外收养法律适用问题研究[D]. 王冠.大连海事大学 2008
[2]论涉外收养法律制度中的“儿童利益”原则[D]. 陆预婷.中国政法大学 2006
[3]论国际收养法的发展与成就[D]. 赵欣.中国政法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24903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uojifa/32490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