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述联合国国际法委员会在人权条约的保留问题上取得的工作成果
发布时间:2023-09-29 04:35
人权条约的保留问题一直是国际法学界争论的十分激烈的话题。目前,关于这个话题的最新的研究是国际法委员会特别报告员阿兰·佩利特所起草的“实践指南”。本文系统地对阿兰·佩利特的第二次报告和第十次报告展开评述,分析了阿兰·佩利特在以下三个问题上所取得的进展和仍存在的问题:(1)人权条约是否与其他条约一样适用《维也纳条约法公约》;(2)什么是条约的目的与宗旨;(3)谁有权决定保留是否符合条约的目的与宗旨。毫无疑问,阿兰·佩利特的两次报告,尤其是第十次报告在人权条约的保留问题上作了有益的探索,但是在切入问题的角度、逻辑论证等方面仍存在问题。只有从人权法和条约法两个角度同时入手,并且在不过分扩大和泛化“条约的目的与宗旨”这个概念的前提下,才能使条约的目的与宗旨真正地发挥限制保留的提出的作用,从而推动人权条约的缔约国在国内提高其人权保护水平。
【文章页数】:4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 选题意义
二、 本文的研究思路
三、 本文的资料来源
四、 本文的研究方法
第一章 简介联合国国际法委员会及其工作
第一节 联合国国际法委员会简介
第二节 国际法委员会关于“条约的保留”的议题
第二章 人权条约的保留与《维也纳条约法公约》的关系
第一节 《维也纳条约法公约》确立的条约保留制度
第二节 人权事务委员会的《第24 号一般性评论》
第三节 阿兰·佩里特的两次报告与国际法委员会的初步结论
一、阿兰·佩里特的第二次报告
二、国际法委员会的初步结论
三、阿兰·佩利特的第十次报告
第四节 小结
一、 为什么讨论人权条约的保留是否适用《维也纳条约法公约》
二、两个维度的关系
第三章 条约目的与宗旨的涵义
第一节 如何定义条约的目的与宗旨
一、条约目的与宗旨的具体化
二、条约保留与人权的不可分割性
三、对人权不可分割的反思
第二节 如何诠释条约的目的与宗旨
一、允许主义与对抗主义
二、条约的目的与宗旨是具体语境下的产物
第三节 如何适用条约的目的与宗旨
一、第3.1.7 条至第3.1.13 条的规定
二、条约的目的与宗旨不是对保留合法性的唯一限制
三、第3.1.10 条、第3.1.12 条和第3.1.13 条的问题
第四节 小结
第四章 有权决定保留是否符合条约目的与宗旨的主体
第一节 联合国法律事务办公室的专家意见
第二节 国际法委员会的《初步意见》与阿兰·佩利特的第十次报告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外文学院硕土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组成人员名单
本文编号:3849298
【文章页数】:4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 选题意义
二、 本文的研究思路
三、 本文的资料来源
四、 本文的研究方法
第一章 简介联合国国际法委员会及其工作
第一节 联合国国际法委员会简介
第二节 国际法委员会关于“条约的保留”的议题
第二章 人权条约的保留与《维也纳条约法公约》的关系
第一节 《维也纳条约法公约》确立的条约保留制度
第二节 人权事务委员会的《第24 号一般性评论》
第三节 阿兰·佩里特的两次报告与国际法委员会的初步结论
一、阿兰·佩里特的第二次报告
二、国际法委员会的初步结论
三、阿兰·佩利特的第十次报告
第四节 小结
一、 为什么讨论人权条约的保留是否适用《维也纳条约法公约》
二、两个维度的关系
第三章 条约目的与宗旨的涵义
第一节 如何定义条约的目的与宗旨
一、条约目的与宗旨的具体化
二、条约保留与人权的不可分割性
三、对人权不可分割的反思
第二节 如何诠释条约的目的与宗旨
一、允许主义与对抗主义
二、条约的目的与宗旨是具体语境下的产物
第三节 如何适用条约的目的与宗旨
一、第3.1.7 条至第3.1.13 条的规定
二、条约的目的与宗旨不是对保留合法性的唯一限制
三、第3.1.10 条、第3.1.12 条和第3.1.13 条的问题
第四节 小结
第四章 有权决定保留是否符合条约目的与宗旨的主体
第一节 联合国法律事务办公室的专家意见
第二节 国际法委员会的《初步意见》与阿兰·佩利特的第十次报告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外文学院硕土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组成人员名单
本文编号:384929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uojifa/38492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