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约动态解释方法的理论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04 21:27
本文关键词:条约动态解释方法的理论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条约动态解释方法 动态解释的理论基础 合法性
【摘要】:1969年《维也纳条约法公约》第31-33条规定了条约解释的相关规则和方法,这些解释方法在随后的国际冲突解决中发挥了重大作用。与此同时,条约使用一定年限后,新问题层出不穷,条约在处理这些新问题、新事物方面已显得力不从心了,用传统的解释规则对条约进行解释也变得困难。在这种形势下,一种新的条约解释方法应运而生。R·伯恩哈德(R.Bernhard)在其《条约动态解释——以欧洲人权公约为例》一文中指出的:“如果条约的目的是为了在缔约国之间建立长久、持续而稳定的联系,或者是为了保障公民(本国人抑或是外国人)的基本人权,就必须正视条约解释过程中面临的新问题,新发展。规范性的国际组织呼吁在涉及人权问题的多边条约适用中采用条约动态解释方法。” 第一部分论述了条约动态解释方法的地位和价值。当前虽然嗣后协定和和嗣后惯例大多被裁决机构作为特别裁决的解释资料,但它们却并未将动态解释方法视为一种独立的解释方法,而是将其视为目的解释方法的一种。通过动态解释来解读条约,可以确保条约所规定权利和义务的实践性和有效性,有利于保持条约的灵活性,以适应迅速变化的大环境。 第二部分论述了条约动态解释方法的理论基础。从条约有效性原则、“时代法”和“时际法”原则、关系契约理论和条约规则的模糊性原则出发,引用诸多国际案例,深入的比较了菲茨莫里斯、赛尔维、辛克莱、安捷伦、伯恩哈德等著名学者在相关问题上的不同论点,指出条约动态解释方法作为一种独立解释方法存在并适用的理论基础。 第三部分论述了条约动态解释的独立性。通过比较研究的方法分析动态解释方法与文本解释、意图解释和目的解释方法的异同,指出动态解释应当作为一种新的独立的解释方法存在。 第四部分论述了条约动态解释方法存在的合法性和合理性。通过分析现代法律解释主体范围的扩展以及当前社会中存在的共识证明动态条约解释存在有其合法性和合理性。 第五部分论述了我国在相关国际案例中对条约动态解释的适用,以期能够提高对这一方法的认识度和研究度,更好地完善我国相关领域的法律,更好地应对国际争端,维护国家利益。
【关键词】:条约动态解释方法 动态解释的理论基础 合法性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D993.8
【目录】:
- 中文摘要8-9
- Abstract9-11
- 引言11-12
- 一、条约动态解释在《VCLT》中的地位及其价值12-13
- (一) 条约动态解释在VCLT中的地位12
- (二) 条约动态解释的价值12-13
- 二、条约动态解释方法的理论基础13-29
- (一) 条约有效性原则13-16
- (二) “时代法”原则和“时际法”原则16-20
- 1、“时代法”原则16-17
- 2、“时际法”原则17-18
- 3、“时代法”原则和“时际法”原则中蕴含的动态因素18-20
- (三) 关系契约理论20-26
- 1、关系契约理论20-21
- 2、关系契约理论对条约的划分21-23
- 3、关系契约理论模型下对国际条约的动态解释23-26
- (四) 条约规则的模糊性26-29
- 1、通俗用语的意义进化26
- 2、条约缔结模式的演化26-28
- 3、动态解释在条约用语模糊性问题上的适用28-29
- 三、条约动态解释的独立性29-36
- (一) 动态解释方法不同于文本解释方法30-32
- 1、文本解释方法需要“完美”条约30-31
- 2、文本解释方法的弱化31-32
- 3、文本解释和动态解释的区别32
- (二) 动态解释不同于意图解释32-34
- 1、缔约国的“原始意图”32-33
- 2、“原始意图”在条约解释过程中的弱化33-34
- 3、意图解释和动态解释的区别34
- (三) 动态解释不同于目的解释34-36
- 1、目的解释和动态解释的联系34-35
- 2、条约目的的动态演进35-36
- 3、动态解释超越了目的解释36
- 四、条约动态解释的合法性根据36-40
- (一) 现代法律解释主体范围的扩展为动态解释提供了正当性36-37
- (二) 时势判断共识论为裁判者证成司法裁决提供了合法性基础37-40
- 五、条约动态解释与中国40-43
- (一) 我国在WTO争端解决机制中首次遭遇条约动态解释40-42
- (二) 条约动态解释对我国的启示42-43
- 结语43-44
- 参考文献44-49
- 致谢49-50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5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布迪厄;强世功;;法律的力量——迈向司法场域的社会学[J];北大法律评论;1999年02期
2 房东;;对“文本”的扬弃:WTO条约解释方法的一种修正——以服务贸易具体承诺表的解释为分析起点[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11年03期
3 姜世波;;国际法院的司法能动主义与克制主义政策之嬗变[J];法律方法;2009年02期
4 陈金钊;;法律解释的艺术——一种微观的法治实现方法[J];法商研究;2009年05期
5 李道芳;;互联网环境下视听产品市场准入国内法规制的空间——从中美出版物与视听产品市场准入争端WTO案谈起[J];国际新闻界;2010年10期
6 焦宝乾;;从独白到对话——迈向法律论证理论[J];求是学刊;2006年04期
7 张敏;;从WTO中美出版物市场准入案看中国服务贸易承诺表的解释[J];商品与质量;2010年S6期
,本文编号:62180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uojifa/6218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