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法视野下“重庆大轰炸”民间索赔的困境与出路
本文关键词:国际法视野下“重庆大轰炸”民间索赔的困境与出路
【摘要】:2015年2月25日,日本法院对中国战争受害者提出的"重庆大轰炸"民间索赔案作出驳回赔偿请求的一审判决。从军事、历史、法学等多个角度,特别是运用国际法和一般法律原则对这一判决进行分析,我们不难发现日本政府的顽固态度、诉讼双方地位的不平衡以及日本法院设下的重重法律壁垒已成为目前"重庆大轰炸"对日民间索赔面临的主要困境。我国应有针对性地寻找新的出路,通过行使外交保护、加强国内立法、敦促日本出台相关赔偿立法等多种方式,以期最终解决战争赔偿问题。
【作者单位】: 武汉大学;
【关键词】: 重庆大轰炸 对日民间索赔 国际人道法
【分类号】:D997.3
【正文快照】: 二战期间,日军在1938年2月至1943年8月长达五年半的时间里,出动飞机9166架次,投弹17812枚,对重庆及其周边地区实施218次无差别轰炸,炸死市民11889人,炸伤14100人,炸毁房屋17608栋[1](p.135),史称“重庆大轰炸”。2015年2月25日下午,日本东京地方法院对“重庆大轰炸”索赔案作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黄世席;“约定必须遵守”与中日战争赔偿问题[J];北方论丛;2001年02期
2 南守夫;芦鹏;;日本自卫队所建战争博物馆相关问题——对南京大屠杀、重庆大轰炸等加害事件的隐匿[J];日本侵华史研究;2013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田庆立;;大平正芳的中国观及外交实践[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2 王开玺;;英军焚毁圆明园事件与“国际法”[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3 曾华锋;钱彦琮;陈晓兵;;武器研发的伦理困境与科学家的道德责任[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4 石其宝;;日本政府对华出口管制政策评析[J];东北亚论坛;2010年02期
5 龚娜;;日本皇室外交及其在提升国家软实力中的作用[J];东北亚学刊;2012年01期
6 曲波;;有效控制原则在解决岛屿争端中的适用[J];当代法学;2010年01期
7 姚莹;;解决中日东海争端的司法路径探析[J];当代法学;2011年03期
8 龙心刚;孙君;;1956年特别军事法庭沈阳太原审判研究[J];党史文苑;2009年04期
9 史桂芳;;从日本外务省解密档案看中日关系发展中的“求同存异”[J];当代中国史研究;2011年06期
10 江旋;;论东北亚安全机制构建中的中国角色[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S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陈小冲;;1943~1945年台湾光复前后史事述论[A];台湾建省与抗日战争研究: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暨台湾建省12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王开玺;;英军焚毁圆明园事件与“国际法”[A];《圆明园》学刊第十二期[C];2012年
3 张晓声;;绝对豁免与限制豁免的取舍——中国签署《联合国国家及其财产管辖豁免公约》问题述评[A];当代法学论坛(2007年第1辑)[C];2007年
4 朱光立;;钓鱼岛问题的焦点透视[A];郑和研究2014年第1期[C];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克宁;主权财富基金监管法律问题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2 孙洋;太平洋战争时期美国对华文化援助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3 朱慧玲;中日关系正常化以来日本华侨华人社会的变迁[D];厦门大学;2001年
4 林晓光;日本政府开发援助与中日关系[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5 赵雪波;战地记者论[D];中国传媒大学;2005年
6 高凡夫;追索正义与尊严的艰难诉求[D];上海师范大学;2006年
7 江海平;国际习惯法理论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6年
8 赵霞;邦交正常化以来的中日教育交流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9 刘卿;论国际军控斗争的性质[D];中国人民大学;2004年
10 陈威;论专属经济区的剩余权利[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綦晓旭;论冷战期间日本对华政策中的“政经分离”原则(1952-1964)[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陈浩;间谍活动的国际法规制问题[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张颖;论武装冲突中PMC及相关主体的国际责任[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4 俞佳;普遍管辖权行使问题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0年
5 吕芳;中日关系“蜜月期”(1978-1989)文化交流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6 李德昆;“道义外交”与新中国对日策略[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7 王向文;日本遗华化学武器之战后责任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8 楚晟e,
本文编号:70274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uojifa/7027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