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投资仲裁中的“挑选条约”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15 02:40
本文关键词:国际投资仲裁中的“挑选条约”问题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双边投资协定 国际投资仲裁 “挑选条约” 国际投资争端解决中心
【摘要】:近些年来,随着以双边投资协定和自由贸易协定为发展主线的国际投资条约的迅猛增长,以及国际投资条约中对“投资者”定义和争端解决程序的不同规定,投资者可通过在第三国设立的导管公司对东道国进行投资,来实现“挑选”国际投资条约的目的,并利用条约中的仲裁条款,将东道国引入到国际投资仲裁之中。但向国际仲裁机构提出仲裁申请的“挑选条约”者是否因此而获得“被挑选条约”中法人投资者的资格,由国际仲裁机构根据该条约中的具体规定进行裁定。伴随着国际投资条约内容的差异化及投资者追究利益的最大化,“挑选条约”现象已泛滥于国际投资社会,各条约缔约国之间的特殊安排很容易遭到破坏,东道国司法主权也将面临被践踏的危险,国际仲裁机构对“挑选条约者”是否有权援引特定的投资条约作何回应,我国是否需要对国际投资仲裁中投资者的“挑选条约”行为进行限制以及应如何限制,都是本文将要重点探讨的问题。本文主要通过文献分析法、实证分析法及比较研究法等,对国际投资仲裁中有关投资者“挑选条约”行为的典型案例进行对比分析,探究国际仲裁机构在处理“挑选条约”问题上所持的态度与立场,并为我国在应对国际投资仲裁中“挑选条约”问题上提供可资参考的建议。本文共三章。第一章是关于国际投资仲裁中“挑选条约”问题的介绍。从“菲利普莫里斯案”引出国际投资仲裁中“挑选条约”概念的定义、类型,并对其产生的原因进行重点分析。第二章重点介绍国际投资仲裁实践中与“挑选条约”问题相关的典型案例,探究国际仲裁机构在处理“挑选条约”问题上所持的态度与立场,并对各缔约国是否需要对投资者“挑选条约”行为的进行必要限制提供理由与依据。第三章围绕我国应如何应对国际投资仲裁中的“挑选条约”问题。笔者提出我国应对这一问题的若干建议:首先,可以将国际投资仲裁中投资者“挑选条约”行为纳入到我国外国投资法调整的范围,并建立有效的国内法规制制度;其次,在我国日后签订的投资条约中,对“投资者”进行限制定义,并订入利益否决条款,缩小投资者可“挑选条约”的空间;最后,根据国际仲裁机构中的相关实践,可以将“善意原则”和揭开公司面纱制度作为对抗投资者的恶意“挑选条约”的行为的最后一道防线,保护真实、合法的跨境投资关系。
【关键词】:双边投资协定 国际投资仲裁 “挑选条约” 国际投资争端解决中心
【学位授予单位】: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997.4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前言9-11
- 第1章 国际投资仲裁中“挑选条约”的概述11-27
- 1.1 国际投资仲裁中“挑选条约”的概念及类型11-16
- 1.1.1 国际投资仲裁中“挑选条约”问题的提出11-12
- 1.1.2 国际投资仲裁中“挑选条约”的概念12-14
- 1.1.3 国际投资仲裁中“挑选条约”的类型14-16
- 1.2 国际投资仲裁中“挑选条约”产生的原因16-27
- 1.2.1 ICSID仲裁机制下无统一的法人国籍认定标准17-18
- 1.2.2 传统法人国籍认定标准仍为多数国家接受18-21
- 1.2.3 间接征收及其补偿标准等实体条款差异较大21-22
- 1.2.4 最惠国待遇及国民待遇条款的诱导22-25
- 1.2.5 东道国及第三国的妥协态度25-27
- 第2章 国际投资仲裁中有关“挑选条约”的案例及相关评述27-42
- 2.1 允许“挑选条约”的国际投资仲裁实践27-33
- 2.1.1 Tokios Tokeles v.Ukraine案27-29
- 2.1.2 Aguas del Tunari S.A.v.Republic of Bolivi案29-30
- 2.1.3 Saluka Investments BV v. The Czech Republic案30-31
- 2.1.4 Philip Morris Brands Sàrl and others v.Uruguay与Philip Morris Asia v. Australia案31-33
- 2.2 限制“挑选条约”的国际投资仲裁实践33-36
- 2.2.1 Banro v.DR Congo案33-34
- 2.2.2 Phoenix Action Ltd. v. The Czech Republic案34
- 2.2.3 Cementownia v. Turkey案34-35
- 2.2.4 Exxon Mobil Corporation v.Venezuela案35-36
- 2.3 对“挑选条约”仲裁实践的相关评述36-42
- 2.3.1 “挑选条约”在国际投资仲裁实践中所体现的问题36-38
- 2.3.2 如何评介国际投资仲裁中投资者的“挑选条约”38-40
- 2.3.3 相关仲裁实践对我国政府的启示 3240-42
- 第3章 我国应对国际投资仲裁中“挑选条约”问题的几点建议42-57
- 3.1 在国内立法中对国际投资仲裁中“挑选条约”加以规定42-46
- 3.1.1 在即将出台的外国投资法中增加对“挑选条约”的规定43-44
- 3.1.2 强化转投资项下的外汇监管44
- 3.1.3 提高对外国投资者的市场准入标准44-45
- 3.1.4 建立完善的国家安全审查制度45-46
- 3.2 在今后签订的投资条约中对“挑选条约”作出规制46-52
- 3.2.1 明确我国在“挑选条约”问题上的态度46-47
- 3.2.2 限定“投资”及“投资者”的内涵47-49
- 3.2.3 直接订入利益否决条款49-50
- 3.2.4 强化我国双边投资协定范本的实际效用50-51
- 3.2.5 规范不同条约的投资争端解决路径51-52
- 3.3 我国应对国际投资仲裁中解决“挑选条约”的建议52-57
- 3.3.1 利用揭开公司面纱制度维护正当的投资利益53-55
- 3.3.2 借助“善意原则”排除投资者的“恶意挑选”55-56
- 3.3.3 嗣后联合被“挑选条约”当事国作出限制解释56-57
- 结语57-59
- 参考文献59-64
- 致谢64-65
- 在学期间的科研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6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朱炎生;;ICSID仲裁机制中法人国籍认定的理论与实践[J];国际经济法学刊;2006年01期
2 黄世席;;国际投资仲裁中最惠国条款的适用和管辖权的新发展[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13年02期
3 王彦志;;中国在国际投资法上的身份转换与立场定位[J];当代法学;2013年04期
4 张光;;双边投资条约的公益化革新[J];当代法学;2013年05期
5 单文华;王璐;;美国2012年BIT范本中的投资定义条款及中国的对策研究[J];国际经济法学刊;2013年03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陈宗胜;国际投资条约中利益否认条款的评介[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85385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uojifa/8538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