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性反恐拘留比较研究与ICCPR分析及对我国之启示
发布时间:2017-09-19 20:33
本文关键词:调查性反恐拘留比较研究与ICCPR分析及对我国之启示
更多相关文章: 调查性拘留 调查性反恐拘留 《公民权利与政治权利国际公约》
【摘要】:如何在现行法律框架下先发制敌地进行反恐拘留是我国现行《反恐怖主义法》仍未解决的问题。法治发达国家通过降低对恐怖嫌犯的调查性拦截与调查性逮捕的标准并延长其拘留期限来修正根植于刑事法律框架内的调查性拘留体制,从而发展出了调查性反恐拘留这种修正体制,该体制具有较强的先发制敌的反恐功能。令人欣慰的是,该体制并不违反《公民权利与政治权利国际公约》关于任意拘留的禁止性规定。并且,它对我国具有重要启示:通过降低对恐怖活动人员的盘查、先行拘留和逮捕的启动标准,并延长对其先行拘留、侦查羁押和审查起诉期间的羁押期,打造适合我国的调查性反恐拘留体制。
【作者单位】: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调查性拘留 调查性反恐拘留 《公民权利与政治权利国际公约》
【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即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博士生科研创新课题“各国反恐拘留之比较研究与人权法分析及对我国之启示”(2015B0611)的研究成果 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规划基金项目“和平崛起背景下中国对外单边经济制裁法律问题研究”(13YJA820018)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D922.14;D998.2
【正文快照】: 2015年11月,在法国巴黎发生的连环恐怖袭击事件给世界各国再次敲响了先发制敌的反恐警钟。2016年1月1日,我国的《反恐怖主义法》开始实施,其第5条将“先发制敌、保持主动”确立为反恐工作的原则。然而,先发制敌的最有效手段莫过于在恐怖袭击发生之前及时发现并拘留恐怖活动人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钟和;;伟大记者华莱士停止向世界发问[J];共产党员;2012年09期
2 高学军;;伯里斯已死,调查新闻仍然活着[J];南风窗;2006年14期
3 王巧捧;;查证真相的两个细节[J];廉政w,
本文编号:88381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uojifa/8838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