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合同法论文 >

完善我国服务期规定的法律思考

发布时间:2017-10-10 23:04

  本文关键词:完善我国服务期规定的法律思考


  更多相关文章: 服务期 违约金 特殊待遇 劳动合同法


【摘要】:1995年的《劳动法》中并没有服务期的相关规定,2008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提出了服务期的概念,并对此予以规范,但适用前提的规定过于单一,对违反服务期条款的法律后果规定也不明确,与社会发展不相协调,因此,亟需完善。
【作者单位】: 安徽师范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服务期 违约金 特殊待遇 劳动合同法
【分类号】:D922.52
【正文快照】: 一、服务期的含义1995年1月1日我国施行的《劳动法》中没有服务期的相关规定,但随后几年一部分地方立法开始提出服务期的概念并对其作出规定,如2002年5月施行的《上海市劳动合同条例》、2002年12月施行的《江苏省劳动合同条例》和2003年1月施行的《浙江省劳动合同办法》等。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秦国荣;;服务期协议:概念、本质及其法律效力分析[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09年01期

2 沈晓林;;服务期协议违约金适用三题[J];江海纵横;2008年03期

3 成曼丽;王全兴;;服务期的法律定性和法律后果[J];中国劳动;2006年02期

4 侯玲玲;;劳动法上工资之界定[J];人民司法;2013年11期

5 问清泓;;《劳动合同法》服务期制度之改进[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8年08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丁海防;;论“试用期”条款的理解和适用[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2 王天玉;;就业权:理论、制度与类型[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3 于兆波,马鸿燕,马大宇,马蕾;依法治校背景下的高校工会[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4 林国强;;以案说法:《劳动法》实践教学模式探讨[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7期

5 王天玉;仇晓光;;工作权之再认识——与劳动权相比较视角下的展开[J];当代法学;2011年03期

6 秦国荣;;服务期协议:概念、本质及其法律效力分析[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09年01期

7 董保华;;论劳动合同中的服务期违约金[J];法律适用;2008年04期

8 张颖;;论劳动者单方解除劳动合同权[J];文史博览;2005年Z2期

9 吴超明;;论我国劳动纪律立法[J];中南政法学院学报;1991年03期

10 王全兴;;劳动合同立法争论中需要澄清的几个基本问题[J];法学;2006年09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丹丹;日本非全日制用工法律规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2 李雄;论平等就业权[D];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

3 王凯;劳动合同不履行及其法律效果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4 董亚男;政府主导下的劳动就业制度公正论[D];吉林大学;2009年

5 王天玉;工作权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6 徐阳;劳动权保障视域下的竞业禁止法律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7 王皎皎;解雇保护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8 太月;劳动违约责任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9 肖蓓;企业并购中劳动者劳动权保护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0年

10 余宇;中国运动员劳动权法制保障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邱静;坦桑尼亚劳工法及其对中资企业的影响[D];湘潭大学;2010年

2 冯云;劳动合同服务期的相关法律问题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3 闫君;论我国对试用期内劳动者权利的保护[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4 孟光;大学生就业法律保障问题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0年

5 杨帆;我国飞行员流动法律问题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6 王硕;劳务派遣中雇主的责任及法律风险防范[D];吉林大学;2011年

7 王倩兮;劳动合同试用期规则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8 姚云飞;中国船员劳动合同法律性质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9 陈劢卓;服务期违约金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10 贺建琴;就业歧视的司法对策[D];中南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秦国荣;;劳动违约责任:归责原则、构成要件及立法完善[J];当代法学;2006年02期

2 董保华;;论劳动合同中的服务期违约金[J];法律适用;2008年04期

3 王吉文;;《劳动合同法》中服务期制度浅析[J];法制与经济(下半月);2008年05期

4 秦国荣;;法律上的劳动概念:法理逻辑与内涵界定[J];江苏社会科学;2008年03期

5 董保华,于海红;劳动合同违约金立法评析[J];中国劳动;2005年02期

6 邱婕;培训协议服务期的管理[J];中国劳动;2005年05期

7 成曼丽;王全兴;;服务期的法律定性和法律后果[J];中国劳动;2006年02期

8 郭文龙;;劳动合同约定了服务期的可以同时约定违约金[J];中国劳动;2006年09期

9 刘文华;郭文龙;;服务期与劳动合同的关系[J];中国劳动;2006年12期

10 秦国荣;;法律衡平与劳权保障:现代劳动法的价值理念及其实现[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德淳;王炜敏;;劳动合同违约金问题研究[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10年01期

2 刘敏;;新《劳动合同法》下浅谈期限违约金引起的“卡档”事件[J];知识经济;2008年12期

3 胡彩霄;;劳动合同适用违约金责任问题的思考[J];北京市工会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4 杨肖飞;;关于劳动合同违约金的思考[J];甘肃农业;2006年11期

5 张军;;劳动合同法违约金制度的实际应用[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7年08期

6 简颖慧;章亮明;;探析我国劳动合同违约金的立法问题[J];法制与经济(中旬刊);2009年10期

7 陈劢卓;;违约责任在劳动合同法和合同法中的异同分析[J];金卡工程(经济与法);2010年11期

8 帅锦铃;;构建我国违约金制度的建议[J];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S2期

9 薛宏莉;;新《劳动合同法》叫停违约金 企业不给高薪恐难留住高才[J];今日南国;2008年06期

10 王云丽;袁远;;劳动合同违约金适用理由及条件初论[J];商业文化(学术版);2007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立富;;新《劳动合同法》与新型雇佣方式的发展[A];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第十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8年

2 孙为新;;劳动合同法规定的双倍处罚之我见[A];西部劳动法律论坛暨全国律协劳动和社会保障法专业委员会2010年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3 黎秀蓉;;《劳动合同法》的博弈分析[A];2011年(第九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11年

4 齐斌;;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及其配套法规规章的“软法”现象刍议[A];西部劳动法律论坛暨全国律协劳动和社会保障法专业委员会2010年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5 冯亚;孙晓军;杨德文;许青;;劳动合同法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A];第九届中国煤炭经济管理论坛暨2008年中国煤炭学会经济管理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肖永泼;;劳动合同法与农民工劳动合同签订意愿[A];2012年度(第十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12年

7 ;贯彻《劳动合同法》的策略和方法[A];上海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学会第六届第五次会员代表大会暨理事会会议材料[C];2008年

8 常凯;;《劳动合同法》应对还是执行[A];第四届中国杰出管理者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周鹏;;劳动者权利与科斯逻辑的边界——兼评新《劳动合同法》颁布实施后的争议[A];2008年度(第六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下)[C];2008年

10 张天武;孙强;;关于我国竞业禁止制度的评析[A];2009中华全国律师协会知识产权专业委员会年会暨中国律师知识产权高层论坛论文集(上)[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翟继满;新《劳动合同法》,能绕得过去吗?[N];中华工商时报;2008年

2 本报记者 周娜;炒老板鱿鱼 不必再担心违约金[N];民营经济报;2007年

3 李莉;解读劳动合同法仅两种情况辞职需交违约金[N];今日信息报;2007年

4 赵剑波邋见习记者 吴琼;信访窗口前看《劳动合同法》[N];中华工商时报;2007年

5 王石川;谨防《劳动合同法》遭遇执行困局[N];证券时报;2007年

6 李成刚;专家呼吁正确理解劳动合同法[N];中国经济时报;2007年

7 记者 杨金霞;肖胜方:劳动合同法考验企业用人[N];民营经济报;2007年

8 本报记者 陆飞;劳动立法的“里程碑”[N];安庆日报;2008年

9 本报记者 武文杰;保姆能否得到劳动合同法保护[N];中国县域经济报;2007年

10 史晓菲;《劳动合同法》考验企业管理思维[N];消费日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卫锋;《劳动合同法》与和谐劳聘关系的构建[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9年

2 唐庆会;劳动合同法的经济学分析[D];吉林大学;2013年

3 立花聪;《劳动合同法》的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3年

4 刁慧娜;高校教师劳动合同法律适用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5 李国庆;解雇权限制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王皎皎;解雇保护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7 沈同仙;劳动力派遣中的政府规制研究[D];苏州大学;2007年

8 夏蕾;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解除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9 杜宁宁;劳动缔约“明示”义务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10 孙冰心;劳务派遣法律规制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余洪峰;我国劳动合同违约金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2 柯振兴;劳动合同法的双倍工资赔偿制度[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刘松珍;我国劳动合同违约金立法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4 黄凯;论劳动合同法中劳动者的违约责任制度[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5 李黎;《劳动合同法》的实施对四川中小企业员工的影响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6 张伊娜;完善我国劳动合同制度的法律思考[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5年

7 李鹏;劳动合同法视野下的竞业禁止[D];西南财经大学;2007年

8 谷长江;劳动法上经济补偿金制度研究[D];烟台大学;2008年

9 白文钦;中韩劳动合同制度比较分析[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0年

10 谷广军;劳动合同法对建筑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影响及对策[D];西南交通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00908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etongqiyue/100908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dbc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