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违约损害赔偿中的可预见规则
发布时间:2017-10-14 08:14
本文关键词:论违约损害赔偿中的可预见规则
【摘要】: 可预见性规则是限制违约损害赔偿范围的一项重要法律制度,该规则起源于法国法,发展于英美法,我国现行合同法同样也规定了这项规则,但由于研究不够深入等原因,该规则在实务中操作性并不强。本文通过介绍可预见性规则在域外的起源与发展的具体过程,该规则的理论基础,与相关法律制度的关系,并对该规则的基本内容,也即预见的主体、时间、内容等进行探讨,提出了完善我国可预见性规则的建议。另针对实务方面,本文进行了详细的探讨,通过对证明责任分配原理的分析,明确损失不能预见的证明责任在违约方,对具体违约损害赔偿纠纷的处理,本文提出了分二步进行的方法,先将损失进行分类,再考虑违约方的实际预见能力,期望能为司法部门审理违约纠纷案件提供帮助。
【关键词】:可预见性规则 违约损害赔偿 证明责任
【学位授予单位】:苏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D923.6
【目录】:
- 中文提要3-4
- Abstract4-6
- 引言6-7
- 第一章 可预见性规则的起源与发展7-14
- 第一节 法国法中的可预见性规则7-8
- 第二节 英国法中的可预见性规则8-11
- 第三节 美国法中的可预见性规则11-12
- 第四节 国际立法中的可预见性规则12-14
- 第二章 可预见性规则的理论基础14-18
- 第一节 大陆法系可预见性规则的理论基础14-15
- 第二节 英美法系可预见性规则的理论基础15-18
- 第三章 可预见性规则与相关制度18-25
- 第一节 可预见性规则与完全赔偿原则18-19
- 第二节 可预见性规则与因果关系19-22
- 第三节 可预见性规则与过错责任22-25
- 第四章 可预见性规则的基本内容25-30
- 第一节 预见的主体25-26
- 第二节 预见的时间26-27
- 第三节 预见的内容27-28
- 第四节 可预见性规则适用的例外28-30
- 第五章 我国对可预见性规则的适用30-35
- 第一节 我国的可预见性规则的立法过程30-31
- 第二节 我国可预见性规则的理论基础31-32
- 第三节 完善我国可预见性规则之我见32-35
- 第六章 司法实践中可预见性规则的运用35-44
- 第一节 违约责任中损害赔偿范围的确定35-37
- 第二节 违约损害赔偿中证明责任的分配37-38
- 第三节 可预见性规则的实际运用38-44
- 结语44-45
- 参考文献45-48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48-49
- 后记49-50
- 详细摘要50-52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彭思琪;违约损害赔偿之可预见规则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02996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etongqiyue/10299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