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合同法论文 >

论我国《合同法》上预期违约制度的完善

发布时间:2017-10-19 01:16

  本文关键词:论我国《合同法》上预期违约制度的完善


  更多相关文章: 预期违约 种类 违约责任 不安抗辩权


【摘要】:预期违约制度本是英美合同法的一项制度,我国合同法在一定程度上予以借鉴和吸收。其问题在于我国缺乏对于逾期违约种类的具体规定,导致默示的逾期违约类型在立法上的缺失;对逾期违约中守约方的法律救济手段也较为单一,在适用上存在着与不安抗辩权制度的冲突。建议对默示的逾期违约作详细规定;进一步丰富法律救济手段;从整体制度上考虑废弃不安抗辩权制度。
【作者单位】: 河北师范大学法政学院;
【关键词】预期违约 种类 违约责任 不安抗辩权
【基金】:河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浮动抵押制度与我省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HB11FX005) 河北师范大学校级重点项目“浮动抵押制度与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W2009Z04)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D923.6
【正文快照】: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以下简称《合同法》)第108条规定:“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合同义务的,对方可以在履行期限届满之前要求其承担违约责任。”从纯粹的逻辑角度分析,这一条款存在矛盾。因为在履行期限届满之前,当事人是否实际履行合同义务或者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王富洲;;论《合同法》删除预期违约制度之必要性[J];甘肃社会科学;2007年03期

2 宗科涛;郑春贤;;预期违约制度的比较研究[J];宁夏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3 张伟;;对预期违约制度的几点思考[J];贵州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4 邓小云;预期违约救济方法的若干法律问题探讨[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5 徐亚龙;;预期违约制度与履行抗辩权制度适应性探讨——兼议我国《合同法》相关制度设计与完善[J];南京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6 马立东,王冲;论预期违约[J];山东社会科学;2000年01期

7 马开轩;;论预期违约与不安抗辩的冲突与取舍[J];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8 李永军;我国合同法是否需要独立的预期违约制度─—对我国正在起草的合同法草案增加英美法预期违约制度的质疑[J];政法论坛;1998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邦铺;论合同的法定解除事由——兼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94条的规定[J];成都师专学报;2001年01期

2 舒宁;高丽;;简析不安抗辩权与预期违约制度——《合同法》中相关规定的再评价[J];承德职业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3 黄雀艳;;试论CISG中的预期违约制度及其对我国的影响[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20期

4 王丹;;浅谈我国合同法中的不安抗辩与预期违约制度[J];当代经理人;2006年01期

5 李燕芳;;对新《合同法》预期违约与不安抗辩权制度的质疑[J];福建法学;2001年02期

6 史振郭;关于不安抗辩权若干问题的探讨[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7 李中原;合同期前救济制度的比较研究[J];法商研究;2003年02期

8 张磊;;预期违约救济方式问题初探[J];法制与经济(下旬刊);2009年09期

9 洪乐为;;不安抗辩权与预期违约的隐性重合和冲突问题探讨[J];法制与经济(下旬);2011年09期

10 綦菲菲;;论“预期违约”与“不安抗辩”之竞合与处理[J];法制与社会;2009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徐春成;;海上油污致害的民事责任[A];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防灾减灾——2012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年会)论文集[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纪镇南;特殊侵权行为归责原则之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2 杨志利;违约损害赔偿的经济分析[D];辽宁大学;2008年

3 杜晨妍;合同解除权行使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4 张钦润;公司债权人保护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5 朱涛;自然人行为能力制度之法理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6 孟庆吉;形成权基本理论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2年

7 苏长明;应收账款商事质押法律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8 马浩;合同法可预见规则适用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9 赵德勇;基于法律行为的股东资格变动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3年

10 童蕾;合同法中的错误制度研究[D];复旦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瑜;买卖合同风险移转规则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单文林;论善意取得制度[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刘艳丽;法定解除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4 孙媛;默示预期违约与不安抗辩权的比较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5 范建华;论发包方对承包经营中合同债务的责任[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6 王胤;论从期待权维度对我国提单物权基本制度的构建[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7 程楠;我国预期违约制度之重构[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8 杨华;保险合同免责条款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9 姜志强;论有限责任公司股东优先购买权[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10 朴青龙;完善我国预期违约制度的思考[D];延边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贺丹青;中国不安抗辩权与预期违约制度的路径选择[J];池州师专学报;2002年02期

2 张华平;预期违约的若干法律问题的比较分析[J];当代法学;2003年08期

3 汤苏莉;《合同法》下不安抗辩权和预期违约制度之重述——从比较《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的角度[J];法律适用;2004年11期

4 李中原;合同期前救济制度的比较研究[J];法商研究;2003年02期

5 刘凯湘,聂孝红;论《合同法》预期违约制度适用范围上的缺陷[J];法学杂志;2000年01期

6 陈红彦;预期违约与不安抗辩:融合抑或取代[J];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7 任尔昕,霍吉栋;论合同法中的严格责任[J];甘肃社会科学;2002年03期

8 田韶华;论我国合同法上的严格责任原则[J];河北法学;2000年03期

9 范晓峰;论《合同法》预期违约与不安抗辩权制度存在的缺陷[J];河北法学;2001年01期

10 韩桂君,肖广文;预期违约与不安抗辩权比较研究——兼评我国《合同法》第68、69、94和108条的立法缺失[J];河北法学;2004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郝虎;预期违约制度研究[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S1期

2 白琳;;论我国预期违约制度具体形态的完善[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4年01期

3 聂飞舟;论新合同法中的预期违约制度[J];学术交流;2000年01期

4 史凤强;预期违约制度的法律价值与经济分析[J];沈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6期

5 王淑华;预期违约制度及其完善[J];潍坊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02期

6 张为,李小兵;预期违约制度的法律探讨[J];中国律师;2000年12期

7 甘熠敏,孙微山;我国预期违约制度下的解约权问题[J];山东公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02期

8 潘慧明;论预期违约制度[J];理论探索;2001年04期

9 郭燕枝;论预期违约制度的适用[J];人民司法;2001年02期

10 吴勇;论预期违约制度[J];广西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秦小娟;;简析我国《合同法》上之预期违约制度[A];第二届贵州法学论坛文集[C];2001年

2 李海峰;;对《合同法》中预期违约制度的若干思考[A];当代法学论坛(2006年第3辑)[C];2006年

3 吴清旺;;论我国不安抗辩权与预期违约制度[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蒋 琼 高兰英;完善我国预期违约制度之探讨[N];人民法院报;2002年

2 吴宗华;浅谈合同法上的预期违约制度[N];江苏经济报;2009年

3 刘彤燕;浅谈我国合同法中预期违约制度的若干问题[N];金融时报;2005年

4 马 骞;讲究效益是预期违约制度之精髓[N];人民法院报;2004年

5 曹立志;浅议预期违约制度[N];江苏法制报;2014年

6 高欣;通过案例看预期违约制度在国际贸易中的应用[N];国际商报;2008年

7 高欣;预期违约制度在国际贸易中的应用[N];宁波日报;2009年

8 晏宗武;浅谈《合同法》的先期违约制度[N];安徽经济报;200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佳琦;试论预期违约制度[D];华东政法学院;2005年

2 赵长云;英美法相关规定对我国预期违约制度完善的借鉴作用[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3 陈丽君;论我国税收之债的预期违约制度[D];中国政法大学;2012年

4 李叶欣;论预期违约制度[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5 裴媛;《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中的预期违约制度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6 李默;预期违约制度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7 刘培培;预期违约制度研究[D];河北大学;2008年

8 刘建霞;比较法视野下的我国预期违约制度[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1年

9 周洪福;预期违约制度研究[D];厦门大学;2001年

10 陈辽天;试论预期违约制度[D];华东政法学院;2004年



本文编号:105821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etongqiyue/105821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d3b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