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合同法论文 >

非全日制用工超工时浅析

发布时间:2017-10-24 19:35

  本文关键词:非全日制用工超工时浅析


  更多相关文章: 非全日制用工 工作时间 超工时


【摘要】:非全日制用工作为一种灵活的用工方式在当今中国社会已普遍存在,对缓解就业压力和促进经济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劳动合同法》虽然有专节对非全日制用工进行了规制,但这5个条文只是原则性的规定,在具体的操作上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大多数有关非全日制用工的研究主要涉及劳动合同形式、社会保险、补偿金、工会维权等方面,而有关工作时间方面的研究尚不多见。
【作者单位】: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关键词】非全日制用工 工作时间 超工时
【分类号】:D922.5
【正文快照】: 引言非全日制用工是灵活就业的一种重要形式,适应了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及经济的快速发展,为满足用人单位灵活用工和劳动者自主就业创造了条件。非全日制用工目前被许多行业广泛采用,据有关部门估计,目前我国城镇大约有6 000—7 000万人从事各类灵活就业,其中有相当一部分人从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卓莉媛;;我国非全日制用工制度规定缺陷及其完善[J];法制与社会;2010年22期

2 曾煜;;对完善灵活就业人员社会保险制度的思考[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3 金维刚;我国非全日制就业问题研究[J];经济研究参考;2003年04期

4 刘畅;李永正;杨杰;;非全日制用工的使用与管理[J];中国劳动;2007年06期

5 黄昆;周国良;刘文华;;非全日制劳动关系的特殊问题[J];中国劳动;2008年09期

6 浦纯钰;朱竟艳;;非全日制用工制度的缺陷及其完善[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1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正喜;潘军;;新时期我国产业行动及其法律规制[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2 谢增毅;;劳动关系的内涵及雇员和雇主身份之认定[J];比较法研究;2009年06期

3 赵建国;试论北京市的弹性就业问题[J];北京社会科学;2004年01期

4 盖威;;完善我国劳动立法的若干对策与思考[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5 胡同泽;张丽娟;刘昕;;中低层灵活就业群体就业现状、问题与对策[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6 何平;谢天长;王全兴;;法定代表人与其公司有无劳动关系:由几起案例引发的思考[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9年06期

7 李志明;;社会保险权与社会权、劳动权的分野[J];重庆社会科学;2012年06期

8 贾鸿玉;云惠;赵海珠;;灵活就业人员社保缴费能力现状及对策分析——以阜新市为例[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0年09期

9 问清泓;何飞;;论非全日制用工中的多重劳动关系[J];当代经济;2011年08期

10 高凌霄;;论集体合同自治[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赵万一;李秀文;;论职工(劳动者)在公司治理中的地位和作用[A];北京论坛(2007)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全球化趋势中跨国发展战略与企业社会责任”法学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下)[C];2007年

2 黄钰;刘晓明;关保英;戴建平;张宪民;裘国梁;吴祖强;刘伟东;吴薇;朱永康;陆敬波;崔凯;姜国栋;罗欣;金苗林;张福祥;;劳动合同法与劳动行政管理关系研究[A];2009年政府法制研究[C];2009年

3 胡芬;;服务型政府与就业服务权保护[A];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8年

4 李培智;;劳动关系概念论纲[A];京津冀和谐劳动关系论坛暨河北省法学会劳动法学研究会2012年会论文集[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国庆;解雇权限制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张周国;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劳动契约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王丹丹;日本非全日制用工法律规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4 穆随心;劳动法“倾斜保护原则”正义价值探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5 刁慧娜;高校教师劳动合同法律适用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6 刘松珍;调职权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7 夏芸芸;我国企业劳资收入分配正义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8 张凌竹;退休法律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9 张颖慧;企业组织变动与工作权保障[D];吉林大学;2012年

10 李亚伯;中国劳动力市场发育论纲[D];江西财经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芳;我国经济性裁员法律适用问题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张原;解雇事由比较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王鹊林;南非集体谈判制度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4 李华武;我国劳动争议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研究[D];湘潭大学;2009年

5 李恒;主要发达国家劳动争议处理制度研究及启示[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6 王兰;上海市银行业劳动力派遣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陈小玲;非标准劳动关系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8 彭根云;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制度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9 杜萍;法律视角下—我国非正规就业者社会保障问题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10 张轶;论我国劳务派遣法律制度的问题与完善[D];安徽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李明甫;国外发展非全日制就业概况[J];劳动保障通讯;2002年04期

2 华迎放;灵活就业群体的社会保障[J];中国劳动保障;2005年03期

3 王倩;;非全日制用工规定的缺陷及其完善——以麦当劳低薪事件为例[J];法学;2007年07期

4 卢修敏;;对我国非全日制就业的思考[J];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2006年01期

5 刘文华;非全日制劳动关系的法律问题研究[J];中国劳动;2004年04期

6 黄昆;周国良;刘文华;;非全日制劳动关系的特殊问题[J];中国劳动;2008年09期

7 钱小敏;;当代大学生打工状况调查及法律保护[J];时代经贸(下旬刊);2008年03期

8 朱丽敏;;非全日制就业对劳动力市场影响的研究[J];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9 易守宽;我国灵活就业的社会保险问题研究[J];云南社会科学;2004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世全;张路可;;打工者如何索取延时报酬[J];农家科技;2001年12期

2 刘军;岗位分享策略不可无条件使用[J];中国劳动保障;2004年07期

3 ;有问有答348-352[J];中国社会保障;2004年11期

4 何晓鹏;;城市空心人[J];中国新闻周刊;2006年19期

5 木华;;世界上最爽的工作[J];视野;2009年16期

6 龚海艳;;论马克思时间观的当代价值——从“时间”维度审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J];江西社会科学;2010年08期

7 纽康贝;胡月;;一些欧洲国家教师的工资情况及工作时间[J];国外社会科学文摘;1985年08期

8 ;劳动部 人事部颁布《国务院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实施办法[J];湖北政报;1994年03期

9 ;咨询台[J];支部建设;1997年05期

10 ;政策问答[J];山西老年;1999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竹木;;生活伴有香茗[A];茶与健康生活主题征文选[C];2004年

2 陈慧;黄浩;;中心供应室护士工作时间调整的对比分析及效果评价[A];全国第四届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3 程汉亭;肖群;刘韩星;;SiO_2-Al_2O_3-CaF_2-P玻璃的红外光谱研究[A];全国首届青年复合材料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4 王霞敏;付响玲;童雪蓉;澳雅芬;高爱萍;张洪燕;;儿科急诊工作时间对护士心理压力影响分析及干预策略[A];中华医学会第十四次全国儿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5 王佩高;金家善;;一种考虑部件已工作时间的随舰备件的计算模型[A];中国造船工程学会修船技术学术委员会船舶维修理论与应用论文集第七集(2004年度)[C];2004年

6 胡浩;蒋建峰;涂波;崔玲玲;周唐建;蔡震;唐淳;;热容激光器激光输出特性的数值模拟[A];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年报(2005)[C];2005年

7 何顺升;孙积涛;;山东省职业性放射病诊断概况[A];新世纪预防医学面临的挑战——中华预防医学会首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8 王霞敏;付响玲;童雪蓉;澳雅芬;高爱萍;张洪燕;;儿科急诊工作时间对护士心理压力影响分析及干预策略[A];全国儿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9 李莹;张力丹;王呈;李春华;李宇能;王满宜;;经皮微创内固定(MIPO)与切开复位内固定(ORIF)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比较研究[A];第七届全国创伤学术会议暨2009海峡两岸创伤医学论坛论文汇编[C];2009年

10 徐中;徐生;徐来;;永远的怀念[A];“徐庶之先生艺术成就暨生平”座谈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范瑶;管理要面对冲突[N];民营经济报;2005年

2 本报记者 黄红芳 杨涌;权威人士细释认定工伤的情形[N];新华日报;2006年

3 梁志;网络怠工 老板还要忍多久[N];中国经营报;2006年

4 健康时报记者 常宾;别让加班成为习惯[N];健康时报;2007年

5 本报记者 许宏刚;社区大开方便门[N];营口日报;2007年

6 吴志敏 林子其;株洲县“炒股局长”“打牌站长”被免职[N];中国纪检监察报;2009年

7 黄哲雯;6.5小时的“惯例”是自说自话[N];工人日报;2009年

8 明轩 曹萌;上班期间外出如厕摔伤,,属于工伤吗?[N];深圳特区报;2005年

9 陈子建;“空中客车”上的别样文化[N];北京商报;2006年

10 林炳辉;福州出台规定缓解民警工作压力[N];今日信息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龙静;欧洲一体化中的工作时间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2 石红梅;已婚女性的时间配置研究[D];厦门大学;2006年

3 张磊;女性经理人工作应激投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4 吴萍;沈阳市不同阶层城市成年人体质状况及相关影响因素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7年

5 郑能干;电子织物系统可靠基础设施及其低能耗管理策略[D];浙江大学;2009年

6 宋瑞银;冷热源微小型热电电源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7 周闯;中国城镇居民劳动供给行为的经验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8 吴刚;对低功耗进程调度算法的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9 丁仁船;转型时期中国城镇劳动供给影响因素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10 王庆燕;组织社会化过程中的新员工信息寻找行为与心理契约的实证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晓娟;非全日制用工法律适用疑难问题探讨[D];吉林大学;2009年

2 徐波;论工作时间的法律范围[D];苏州大学;2010年

3 郭晓林;意愿工作时间决定模型及工作满意度之再认识[D];西南交通大学;2002年

4 颜惠珍;中小学校长工作时间分配问题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5 郭俊风;中学教师工作时间投入现状的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6 刘红文;基于微粒群算法的网格工作流优化调度问题的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08年

7 李雪花;镀金与进步时代美国女工问题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8 徐泽光;三星物流管理研究[D];天津大学;2003年

9 董亚强;邮政企业员工服务价值观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07年

10 饶水利;南京国民政府《工厂法》研究:1927-1936[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09023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etongqiyue/109023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c09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