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合同法论文 >

浅论劳务派遣用工存在的法律风险

发布时间:2017-11-13 06:09

  本文关键词:浅论劳务派遣用工存在的法律风险


  更多相关文章: 劳动合同法 劳务派遣 法律风险


【摘要】:2008年1月1日起《劳动合同法》开始正式实施,它是一部新时期调整劳动用工关系的法律,具有更加侧重保护劳动者的权益,对企业用工进行较大限制特点。它的实施对电力企业用工环境产生了重大影响,特别是对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做出了重大修改,扩大了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适用范围,同时细化了对劳务派遣用工的规定。因此,在劳动合同法全面实施以后,企业为回避与劳动者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对本企业一些辅助性岗位大范围的引入劳务派遣用工,这就给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带来新的课题,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法律风险。本文就结合企业实际,简要分析了劳务派遣制度本身存在的一些局限性和企业在使用劳务派遣用工后存在的一些法律风险。
【作者单位】: 华北电网有限公司承德供电公司;华北电网有限公司唐山供电公司;
【分类号】:D922.5
【正文快照】: 2008年1月1日起施行的《劳动合同法》将与1994年颁布的《劳动法》一起,构成我国内地劳动合同法律体系的基本框架。而在《劳动合同法》的颁布实施后,很多企业大范围的引入劳务派遣用工,但这种劳务派遣用工在实践中是否真的如企业所预想的那样能够有效规避用工风险、降低用工成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叶静漪,魏倩;《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国际公约》与劳动权的保护[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2 刘洪杰;劳动合同解除的若干问题研究[J];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3 李炳安;公民劳动权的立宪思考[J];河北法学;2002年06期

4 杨德敏;论劳动关系与劳务关系[J];河北法学;2005年07期

5 王可忠;对当前“订单式办学”相关问题的法律思考[J];职业教育研究;2005年11期

6 卢修敏;;国际劳工标准与国际贸易关系问题研究[J];企业家天地(下半月);2005年10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胡玉浪;劳动报酬权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沙金;论公司社会责任中的职工参与制度[D];北京大学;2005年

2 王孟妮;劳动派遣制度的法律分析[D];四川大学;2005年

3 乔晋芳;国际贸易中的劳工标准问题研究[D];郑州大学;2007年

4 丁智国;我国劳动合同法律制度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7年

5 高翔;乙肝病毒携带者健康歧视的法律规制研究[D];华侨大学;2007年

6 张凤莲;论劳动合同的单方解除[D];烟台大学;2007年

7 王熙文;由劳动权概念分析引发的修宪建议[D];苏州大学;2007年

8 武峰;论无效劳动合同的认定[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9 郑永琦;关于完善劳动争议处理程序的初步思考[D];华东政法学院;2007年

10 赖锦标;论我国工伤事故的不同赔偿标准及其统一[D];厦门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谭雪梅;章志军;;劳务派遣制度之重思[J];金卡工程(经济与法);2011年01期

2 傅倩倩;;《劳动合同法》热议问题之我见[J];青年科学;2010年01期

3 吴波;;论我国劳务派遣中雇主义务的实现[J];金卡工程(经济与法);2010年01期

4 庄严;;劳务派遣合同与劳动合同的区别[J];劳动保障世界;2010年01期

5 晓东;;劳务派遣中的连带责任如何界定?[J];劳动保障世界;2010年01期

6 李华平;;被派遣劳动者在无工作期间怎样获得生活保障?[J];劳动保障世界;2010年01期

7 何小勇;张栋;;对以欺诈手段订立劳动合同的法律思考[J];山西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8 杜永红;;一个社区主任如何让缠访居民心服口服[J];社区;2010年03期

9 杨耕身;;“黑砖窑”再现,劳动合同法安在[J];纪实;2010年03期

10 陈默;;谁没整明白“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J];东北之窗;2010年Z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向民;;《劳动合同法》实施情况调查——基于企业员工的角度[A];Proceedings of 2010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Futur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Management Engineering (FITME 2010) Volume 3[C];2010年

2 杨婉婷;;劳动争议的预防和处理[A];当代法学论坛(二○一○年第3辑)[C];2010年

3 王淼;;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劳动关系的变迁[A];当代法学论坛(二○一○年第3辑)[C];2010年

4 范振洋;;农民工劳动权的保障[A];当代法学论坛(二○一○年第1辑)[C];2010年

5 蒋五四;段雷;;通过ITF维护我国外派船员权益之初探[A];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宪法与人权委员会、行政法专业委员会2010年年会暨“律师参与化解社会矛盾的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6 陈玉萍;朱世龙;;浅谈解决劳资纠纷化解社会矛盾之集体谈判[A];西部劳动法律论坛暨全国律协劳动和社会保障法专业委员会2010年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7 齐斌;;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及其配套法规规章的“软法”现象刍议[A];西部劳动法律论坛暨全国律协劳动和社会保障法专业委员会2010年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8 吴颖萍;;关于非全日制用工若干问题法律适用的探讨[A];西部劳动法律论坛暨全国律协劳动和社会保障法专业委员会2010年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9 肖胜方;刘继承;;竞业限制存在的法律问题分析[A];西部劳动法律论坛暨全国律协劳动和社会保障法专业委员会2010年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10 梁燕玲;王月婷;;离职后的竞业限制制度研究[A];西部劳动法律论坛暨全国律协劳动和社会保障法专业委员会2010年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通讯员 章慧芬;历时两年 义乌员工终于讨回欠薪[N];工人日报;2011年

2 本报记者 张锐;2011年:请记住你拥有的权利[N];工人日报;2011年

3 本报记者 王娇萍;家乐福一销售员因怀孕被辞退却打不赢官司[N];工人日报;2011年

4 本报通讯员 章慧芬;历时两年 义乌员工终于讨回欠薪[N];工人日报;2011年

5 本报记者 张锐;2011年:请记住你拥有的权利[N];工人日报;2011年

6 本报记者 王娇萍;家乐福一销售员因怀孕被辞退却打不赢官司[N];工人日报;2011年

7 本报通讯员 章慧芬;历时两年 义乌员工终于讨回欠薪[N];工人日报;2011年

8 本报记者 张锐;2011年:请记住你拥有的权利[N];工人日报;2011年

9 本报记者 王娇萍;家乐福一销售员因怀孕被辞退却打不赢官司[N];工人日报;2011年

10 本报通讯员 章慧芬;历时两年 义乌员工终于讨回欠薪[N];工人日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天玉;工作权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2 王皎皎;解雇保护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3 王弘钰;劳务派遣工的组织公平、组织认同与工作绩效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4 田巍;和谐劳动关系的政治学分析[D];吉林大学;2010年

5 王阳;转型期中国劳动力市场灵活安全性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0年

6 周毕芬;农村劳动力进城就业途径选择及影响因素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0年

7 李国庆;解雇权限制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夏蕾;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解除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9 王凯;劳动合同不履行及其法律效果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10 丁建安;企业劳动规章的法律效力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妍;和谐劳动关系及其伦理调整[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2 任景梅;论转型期集体合同制度功能的强化[D];南京理工大学;2010年

3 魏斌;中油普兰店销售分公司劳务用工管理制度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4 张晓波;北京市企业劳务派遣用工模式研究[D];北方工业大学;2010年

5 潘东燕;人格特质分类视角下的员工与组织契合分析[D];山东大学;2010年

6 周勇;《劳动合同法》制度变迁以及实施障碍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7 王宗元;派遣劳动者权利保护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8 王蕾;农民工平等就业权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9 赵琳琳;劳务派遣连带责任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10 罗艺尧;《劳动合同法》实施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相关问题与对策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17941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etongqiyue/117941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43e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