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合同法论文 >

对我国不安抗辩权制度的几点思考——以《合同法》第68条和69条为视角

发布时间:2017-11-27 12:01

  本文关键词:对我国不安抗辩权制度的几点思考——以《合同法》第68条和69条为视角


  更多相关文章: 不安抗辩权 预期违约 合同的解除


【摘要】:不安抗辩权与预期违约二者不可替代,我国《合同法》有必要将两种制度同时予以采纳。本文通过对我国《合同法》第68条和第69条的分析考量,认为我国规定的不安抗辩权仅是指第68条,而第69条规定的合同解除权利乃是借鉴了英美法系的默示预期违约规则,属于预期违约制度的范畴。
【作者单位】: 中央财经大学法学院;
【分类号】:D923.6
【正文快照】: 实践中,我国《合同法》将不安抗辩权与预期违约制度同时加以确立,其第108条规定了预期违约制度。既然我国《合同法》的不安抗辩已经吸收了默示违约的有关合理规则,那为何还要另行确立预期违约制度呢?这是否为立法上的重复?这样的立法模式引发学术界对于这两项制度的激烈探讨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盛大铨;预期违约与不安抗辩制度的研究[J];南京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2 蓝承烈;预期违约与不安抗辩的再思考[J];中国法学;2002年03期

3 许冰梅;预期违约制度探微[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1年08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勇军;高利红;;从国外发展状况看我国环境损害赔偿因果关系的认定[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3年02期

2 罗世荣;黄静芳;;评《农村土地承包法》对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定性——再谈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性质[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4年01期

3 胡小红;;论反垄断法所创设的自由竞争权初探[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5年01期

4 艾素君;;第三人对保赔协会直接诉讼的立法规定与司法实践:英美法视角[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6年01期

5 吕斌;;存款被冒取情形下的银行民事责任探析[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6年02期

6 朱振;杨永磊;;“一人公司”面临的经济性双重征税问题研究[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年02期

7 柳剑晗;;试论合同保全措施[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8 刘书琼;;如何认定《商标法》第31条中的商标“使用”——兼评“陆虎”商标纠纷案[J];中华商标;2011年08期

9 汪维才;关于预期违约的认定及其救济问题的探析[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10 聂早早;;简论债权人代位权的法律性质[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圣平;;宅基地转让纠纷个案的法律经济学[A];中国制度变迁的案例研究(土地卷)第八集[C];2011年

2 康纪田;;限制财产权行使的法治取向[A];2006年度(第四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6年

3 杨立新;王轶;王竹;王天凡;赵可;;中国民法学三十年(1978—2008)[A];中国法学三十年(1978-2008)[C];2008年

4 王小平;;学校体育伤害事故的法律问题研究[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3)[C];2009年

5 冯克乃;;利益均衡理论及其在民事审判中的运用[A];中国新时期思想理论宝库——第三届中国杰出管理者年会成果汇编[C];2007年

6 金海统;;水权究竟是什么?[A];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2008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7 张佩钰;田松;;浅谈电子商务合同的相关法律问题[A];当代法学论坛(二○一○年第2辑)[C];2010年

8 陈姝,

本文编号:123175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etongqiyue/123175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af2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