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缺陷产品自身损害救济
本文关键词:论缺陷产品自身损害救济
【摘要】:缺陷产品自身损害不是对所有权的侵害,也不是纯粹经济损失;属于合同法领域而不属于侵权法领域,不构成合同责任与侵权责任的竞合。不能为了保护受害人的利益而破坏现有法律体系,扩张侵权法的适用。缺陷产品自身损害应该寻找合同法上的救济,扩张适用现有的三包制度,对生产者施加瑕疵担保责任。
【作者单位】: 武汉大学法学院;
【分类号】:D922.294
【正文快照】: 一、问题的提出产品责任最初只产生于消费者和与消费者具有直接合同关系的销售者或者生产者之间,且主要适用合同法的相关规则。随着商品流转范围的扩大以及社会关系的复杂化,产品责任逐渐被纳入侵权法的视野。在我国,产品责任损害赔偿的范围是否包含缺陷产品自身损害,是一个争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新宝;任鸿雁;;我国产品责任制度:守成与创新[J];北方法学;2012年03期
2 梁慧星;论出卖人的瑕疵担保责任[J];比较法研究;1991年03期
3 李昊;论英美侵权法中过失引起的纯经济上损失的赔偿规则[J];比较法研究;2005年05期
4 格哈特·瓦格纳;高圣平;熊丙万;;当代侵权法比较研究[J];法学家;2010年02期
5 冉克平;;缺陷产品自身损失的救济路径[J];法学;2013年04期
6 董春华;;产品自身损害赔偿研究——兼评《侵权责任法》第41条[J];河北法学;2014年11期
7 王志华;浅谈违约责任与侵权责任竞合的处理——兼评我国《合同法》第122条之规定[J];法学论坛;2000年04期
8 蔡恒;骆电;;检验期、保修期、质保期的关系及其适用——兼评合同法第一百五十八条的规定[J];人民司法;2013年11期
9 葛云松;;纯粹经济损失的赔偿与一般侵权行为条款[J];中外法学;2009年05期
10 张平华;;英美产品责任法上的纯粹经济损失规则[J];中外法学;2009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亚明;;房产新政案件裁判新探[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4期
2 李明发;无效保证合同的民事责任研究[J];安徽大学学报;2000年01期
3 胡小红;论私法的强行性规范[J];安徽大学学报;2000年04期
4 胡瑾;我国精神损失赔偿制度的建立与完善[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5期
5 翁连金;无过错责任原则确立原因透析[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年04期
6 阳高峰;;缔约过失类型化探析[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04期
7 李青;;家政服务机构责任研究[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8 王婉琳;;效率违约论[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9 吕昊;;对商标侵权行为的抗辩制度[J];中华商标;2006年09期
10 高永周;;论缔约过失的损害赔偿[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秀娟;;专利侵权诉讼中实际损失之确定标准——美国的经验[A];专利法研究(2010)[C];2011年
2 杨志利;;强制履行、期待赔偿与最优违约救济[A];2009年度(第七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9年
3 廖建求;;论纯粹经济损失的法律责任[A];2010年度(第八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上册)[C];2010年
4 杨立新;王轶;王竹;王天凡;赵可;;中国民法学三十年(1978—2008)[A];中国法学三十年(1978-2008)[C];2008年
5 冯克乃;;利益均衡理论及其在民事审判中的运用[A];中国新时期思想理论宝库——第三届中国杰出管理者年会成果汇编[C];2007年
6 张峰;;CISG中卖方的“货物与合同相符”义务[A];《WTO法与中国论坛》文集——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年会论文集(八)[C];2009年
7 刘长兴;;环境损害的概念[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8 陈红梅;;论环境侵权中纯粹经济损失的赔偿与控制[A];生态安全与环境风险防范法治建设——2011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三册)[C];2011年
9 代净;;解构与重塑:国家侵权精神损害赔偿制度——以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制度为参照[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10 黎锦;;国家赔偿责任因果关系判断之多元化[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邬先江;海事赔偿责任限制制度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2 陈琦;海上人身损害赔偿制度论[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3 殷悦;海上人身伤亡损害赔偿法律问题研究[D];武汉大学;2009年
4 汤媛媛;保险法近因原则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5 周琼;论中国精神损害赔偿的事实及相关基础[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6 许俊强;目的港受领迟延法律问题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7 王锦;环境法律责任与制裁手段选择[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8 钟淑健;民事抗辩权及其基本规则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9 段荣芳;体育运动伤害侵权责任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10 杨柏国;中国私募证券法律规制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佳俊;重复保险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杨臻;物之瑕疵担保责任独立性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周姚春;论个人信息的民法保护基础[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韩鑫;税收民事责任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蒋文瑾;合同解除法律效果的若干问题探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娄永;论违约金的调整[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杨坚;旅游合同的违约责任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叶传禄;著作权侵权赔偿责任及赔偿数额的确定[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石钟旭;侵权法框架内第三人侵害债权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10 王相文;论保荐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新宝;任鸿雁;;我国产品责任制度:守成与创新[J];北方法学;2012年03期
2 王利明;美国惩罚性赔偿制度研究[J];比较法研究;2003年05期
3 薛军;;揭开“一般人格权”的面纱——兼论比较法研究中的“体系意识”[J];比较法研究;2008年05期
4 朱广新;;论纯粹经济上损失的规范模式——我国侵权行为法对纯粹经济上损失的规范样式[J];当代法学;2006年05期
5 刘毅强;;附随义务侵害与合同解除问题研究——以德国民法典第324条为参照[J];东方法学;2012年03期
6 严仁群;;实体法:请慎入程序法之域——以民事责任竞合为例[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10年03期
7 吴庆宝;论侵权责任与违约责任竞合的限制[J];法律适用(国家法官学院学报);2002年08期
8 谢鸿飞;;精神损害赔偿的三个关键词[J];法商研究;2010年06期
9 张新宝;张小义;;论纯粹经济损失的几个基本问题[J];法学杂志;2007年04期
10 王利明;;论侵权责任法中一般条款和类型化的关系[J];法学杂志;2009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伟 ,晓辰;缺陷产品造成损害谁担责任[J];质量指南;2003年08期
2 ;缺陷产品不召回 最高罚款50万元[J];广西质量监督导报;2009年05期
3 谷钰;;论缺陷产品造成大规模侵权案的处理[J];现代商贸工业;2013年17期
4 刘平,戚昌文;建立缺陷产品监管制度的探讨[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5 陈雪球;我国现行缺陷产品管理法律制度的国际比较[J];中国工商管理研究;2003年08期
6 彭文皓;缺陷产品管理法律制度之完善[J];工商行政管理;2003年07期
7 龙翼飞;魏振瀛;梁书文;江伟;严剑漪;;从一起案例看缺陷产品的认定[J];商品与质量;2006年24期
8 ;缺陷产品拒不召回最高可罚50万元[J];质量探索;2009年05期
9 卢炎红;;论我国的缺陷产品召回制度[J];法制与社会;2009年16期
10 李明诚;;关于召回缺陷农机产品的对话[J];当代农机;2011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徐平;;论产品“缺陷”的证明[A];全国律协经济专业委员会2010论坛(成都)论文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杰;缺陷产品管理制度启动在即[N];江苏经济报;2001年
2 新华社记者 丛亚平;如何对待缺陷产品[N];中国绿色时报;2001年
3 本报记者 原国锋;缺陷产品呼唤召回[N];人民日报;2001年
4 本报记者 甘皙;缺陷产品为何在中国市场“底气十足”?[N];工人日报;2014年
5 杨滨;拒不召回缺陷产品将罚20万[N];江苏科技报;2008年
6 记者 郭莹;销售被召回产品将罚货值3倍[N];北京商报;2009年
7 记者 丛亚平;对缺陷产品说“不”[N];新华每日电讯;2001年
8 记者 周国兵;缺陷产品管理制度起笔[N];中国质量报;2001年
9 记者 徐风;我国首个缺陷产品管理中心挂牌[N];中国质量报;2004年
10 本报记者 张彦甫;召回制度 强化了缺陷产品管理[N];中国国门时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骆东升;缺陷产品侵权的比较法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丽娟;缺陷产品治理法律制度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2 王雪飞;论缺陷产品之召回制度[D];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11年
3 刘欣然;缺陷产品法律规制研究[D];郑州大学;2005年
4 仲夏;我国缺陷产品召回制度的法律研究[D];南昌大学;2011年
5 吴丽莎;缺陷产品召回制度中政府责任探究[D];武汉科技大学;2012年
6 林东霞;缺陷产品大规模侵权的法律救济问题研究[D];广东商学院;2013年
7 黎卫东;构建我国的缺陷产品召回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5年
8 段茜;论缺陷产品责任主体的市场份额责任[D];辽宁大学;2014年
9 苏小军;从“惠普事件”看我国缺陷产品召回制度[D];兰州大学;2011年
10 彭燕飞;药品生产者缺陷药品侵权责任分析[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26584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etongqiyue/12658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