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合同法论文 >

论缔约中信息披露义务立法正当性及价值

发布时间:2017-12-26 20:35

  本文关键词:论缔约中信息披露义务立法正当性及价值 出处:《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缔约阶段 信息披露义务 古典契约法理论 关系契约理论


【摘要】:信息披露义务虽然能在现代契约纠纷的解决中扮演重要角色,但却并未被中国《合同法》接纳为一般性先契约义务。其障碍主要来自于作为中国《合同法》基础的古典契约法理论中的主体假定和契约模型预设。然则,在现代交易环境和新契约法理论的双重夹击下,古典契约法理论存续的正当性已被逐渐瓦解。在此背景下,对披露义务在古典契约法理论上的立法障碍进行全面解构,并依托建基于现代契约特点之上的关系契约理论求解该义务的立法正当性和价值,应能为中国《合同法》尽早采纳该义务并建构起完善的先合同信息披露法律制度提供必要的理论支持。
[Abstract]:Although information disclosure obligation can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settlement of modern contract disputes, it is not accepted by China's contract law as a general contract obligation. The obstacles mainly come from the main assumption and the presupposition of the contract model in the classical contract law theory, which is the basis of the contract law of China. However, under the double attack of the modern transaction environment and the new contract law theory, the legitimacy of the classical contract law has been gradually disintegrated. Under this background, the legislative obstacles in the disclosure of classical contract law theory of deconstruction, and relying on the construction of legislation solving the relational contract theory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odern contract the obligation of the legitimacy and value based, should be able to China "contract law" as soon as possible to adopt this obligation and build up perfect contract information disclosure law the system provides the necessary theoretical support.
【作者单位】: 华南理工大学法学院;
【基金】:中国法学会部级课题“先合同信息披露法律制度研究:基础理论与制度建构”(CLS(2013)D148) 华南理工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2013BS03)
【分类号】:D923.6
【正文快照】: 作为一种新型的先契约义务类型,信息披露义务已被两大法系的许多国家所接纳。它要求契约的一方当事人在先契约阶段向另一方披露会影响其缔约决定的重要信息,以此避免契约错误并实现效率缔约。从披露义务的发展脉络看,这个义务诞生于20世纪后半叶兴起的消费者保护运动并最初体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杨佳红,宋宗宇;劳动合同与普通民事合同的求异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

2 杜亚灵;尹贻林;;不完全契约视角下的工程项目风险分担框架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鹏;陈树森;;论意思自治——兼论从近代民法到现代民法[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4年02期

2 胡玉浪;;劳动报酬谈判权研究[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8年01期

3 黄忠;;现代合同拘束力正当化理论研究[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1年01期

4 张缨;中国转型期企业间经济活动“低信任”违约现象的社会学解释[J];安徽大学学报;2001年03期

5 蔡欣欣;;法律进化与利他合同中第三人之权利浅探[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年03期

6 林龙;;水权交易第三方环境利益的保护机制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23期

7 齐楠;;农业环境资源保护视野下的环境公益诉讼制度[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13期

8 杨军;合同法上的附随义务初探[J];华东冶金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9 王明新,潘杨华;第三人侵权时经营者的法律责任[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10 王长顺;;论标表型人格权的财产属性[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景新;麻勇爱;詹静;;江南村落土地的产权分化与制度安排——基于诸葛古村落土地契约文书的研究[A];中国制度变迁的案例研究(土地卷)第八集[C];2011年

2 于兆波;;包容特征的法治基础与法治保障[A];北京精神:构建精神家园 提升文化软实力——第五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论文集[C];2011年

3 蒋婷;;行政执行过程中的公民权益维护问题分析[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4 卞建林;高家伟;谭秋桂;孙锐;;中国诉讼法学三十年(1978—2008)[A];中国法学三十年(1978-2008)[C];2008年

5 谭光辉;;新世纪文学家的失约与失信[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07.1)[C];2007年

6 冯克乃;;利益均衡理论及其在民事审判中的运用[A];中国新时期思想理论宝库——第三届中国杰出管理者年会成果汇编[C];2007年

7 金晓晨;张红;;组建多边主导的中国—东亚地区自由贸易协定的法律模式研究[A];《WTO法与中国论坛》文集——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年会论文集(七)[C];2008年

8 姜双林;王宝臻;;对水权性质和特征的几点思考[A];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2008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陈泉生;何晓榕;;生态人与法的价值变迁[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10 林苇;王占洲;;从瓮安6.28事件看群体性事件的预防——以维护私权为视角[A];当代法学论坛(二○一○年第2辑)[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崔宝敏;我国农地产权的多元主体和性质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张伟强;法律制度的信息费用问题[D];山东大学;2010年

3 吴练达;制度、行为与经济发展[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4 宋兰旗;中国高校筹资制度创新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5 胡继立;企业控制权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6 王丹丹;日本非全日制用工法律规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7 侯德斌;农民集体成员权利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8 谢文武;企业社会绩效的治理分析[D];浙江大学;2010年

9 周翠萍;我国政府购买教育服务的政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赵金坡;声音与回响:我国农村中师毕业生的历史考察(1979-2009)[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董保华;劳动合同的再认识[J];法学;2000年05期

2 何伯森;99版FIDIC合同条件中的争端解决方式[J];国际经济合作;2000年07期

3 田威;创收的三大支柱及“不可抗力”[J];国际经济合作;2001年01期

4 张尚;方志达;;承包商在设计—建造项目上的索赔管理[J];国际经济合作;2010年07期

5 范小军;赵一;钟根元;;基础项目融资风险的分担比例研究[J];管理工程学报;2007年01期

6 杨瑞龙;聂辉华;;不完全契约理论:一个综述[J];经济研究;2006年02期

7 刘新平;王守清;;试论PPP项目的风险分配原则和框架[J];建筑经济;2006年02期

8 柯永建;王守清;陈炳泉;;基础设施PPP项目的风险分担[J];建筑经济;2008年04期

9 邓小鹏;李启明;汪文雄;李枚;;PPP模式风险分担原则综述及运用[J];建筑经济;2008年09期

10 叶晓u&;吴书霞;单雪芹;;我国PPP项目合作中的利益关系及分配方式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年19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杨卫华;基于风险分担的高速公路BOT项目特许定价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任扬帆;;对上市公司违反持续信息披露义务行为的实证分析[J];金融法苑;2005年08期

2 汪翠荣;马传刚;;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信息披露问题研究[J];证券市场导报;2006年08期

3 ;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第15号上市公司股东持股变动报告书[J];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公告;2002年11期

4 孙良国;陈殿友;;信息披露义务群的构成研究——以功能的实现为视角[J];社会科学研究;2008年05期

5 黄宇;炎夏;;管理层尽责信息披露义务的制度改进[J];金融法苑;2005年04期

6 周樨平;;论经营者的强制信息披露义务[J];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学报;2011年01期

7 高俊杰;;证券法中信息披露义务人的民事责任[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8 唐全召;丁孟礼;;消费合同中经营者信息披露义务研究——以信息不对称为基础[J];法制与社会;2006年21期

9 曹余曦;;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信息披露义务的法律责任研究[J];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10 张志武;;证券信息披露义务的法学理念[J];法制与社会;2007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吴海彬;;美国证券商的如实陈述和信息披露义务[A];当代法学论坛(2006年第4辑)[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上市公司股东持股变动信息披露管理办法[N];证券时报;2002年

2 本报记者  谢颖明 庄少文;打造“诚信之板”再出新规[N];证券日报;2006年

3 本报记者 张莲娜;临时公告须及时[N];中国证券报;2000年

4 李颖;网络接入服务商有没有信息披露义务[N];经济参考报;2013年

5 夏丽华 陈健健;上市公司信披全面引入公平披露原则[N];中国证券报;2006年

6 记者冀文海;虚假陈述如何认定 高法确定4种情形[N];中国经济时报;2003年

7 郑劝;《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公开征求意见[N];经济日报;2006年

8 东方高圣投资顾问有限公司 邹玲宏;同股同权 任重道远[N];中国证券报;2003年

9 记者 刘溟;《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正式发布[N];经济日报;2007年

10 本报记者 李超;持股比例超5% 不披露属违法[N];中国证券报;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朱素琴;经营者信息披露义务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薛全领;论商家在商品销售中的信息披露义务[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3 王增;前契约信息披露义务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4 蔡娟;经营者信息披露义务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2年

5 施呷;缔约过程中的信息披露义务[D];西南政法大学;2012年

6 钟雪梅;证券市场信息披露义务研究[D];长春工业大学;2013年

7 解琳;英法缔约前的信息披露义务比较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4年

8 陈祖亮;上市公司违反信息披露义务的民事责任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

9 鲍咪咪;违反证券信息披露义务的民事责任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10 许铭;住宅买卖合同中卖方的信息披露义务[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33877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etongqiyue/133877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d0f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