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CISG中买卖双方的权利义务与违约救济
本文关键词:试论CISG中买卖双方的权利义务与违约救济 出处:《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年1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随着国际间货物买卖和交易的日趋频繁,买卖双方越来越关注如果一方违约,另一方当事人采取何种救济措施来保障自己的利益。论文以此为出发点,通过比较《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和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并结合英美法和大陆法国家的相关法律规定,分析比较了不同违约救济措施所适用的各种情形,最后提出完善我国《合同法》预期违约制度的具体策略。
[Abstract]:With the international sale of goods and more frequent trade, the seller and the buyer to pay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if one party breaches the contract, the other party to take relief measures to protect their own interests. The thesis regards this as the starting point, by comparing the "United Nations Convention on Contracts for the international sale of goods" and the relevant laws of China, and combined with the relevant laws the common law system and continental law countries, analyzing and comparing different default situations for relief measures, specific strategies and finally put forward a sound law > < contract in our country the system of anticipatory breach of contract.
【作者单位】: 太原警官职业学院;
【分类号】:D996.1;D923.6
【正文快照】: 违约救济就是指当合同当事人没有按照合同约定或者相关法律的规定履行相应的义务时,守约方依据有关规定采取一定法人救济措施,以救济违约方因不履行合同所遭受的经济损失。违约救济是法律给予受损方在对方违约的情况下保护自身利益的手段,是法律给予受损方的权利,受损方在行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张科;浅谈货物买卖合同的解除——联合国《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公约》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相关部分比较分析[J];商场现代化;2005年25期
2 叶昌富;论强制实际履行合同中的价值判断与选择[J];现代法学;2005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珏;;论我国民事欺诈构成要件的完善[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2 孙文秀;;论缔约阶段的说明义务[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3 徐立;邵宁宁;;股权转让合同中欺诈行为的认定及处理[J];法律适用;2010年Z1期
4 姚辉;燕林;;2005年民商法学学术研究回顾[J];法学家;2006年01期
5 洪毓吟;;合同法中“错误”理论的比较分析[J];法制与经济(下旬);2012年03期
6 王韶孺;;建立和完善我国醉酒人缔约能力制度的探究[J];法制与经济(中旬刊);2008年10期
7 张南京;;合同成立的比较法研究[J];法制与社会;2007年08期
8 陈育燕;;邮递承诺规则在电邮合同中的适用[J];法制与社会;2008年07期
9 王茜;;引入不正当影响制度之困境分析及对策[J];法制与社会;2008年34期
10 段昌平;;论我国实际履行制度的完善[J];法制与社会;2009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吕来明;郝春峥;;商事合同制度适用初探——兼谈“商事通则”中商行为一般规则的建立[A];中国商法年刊(2007):和谐社会构建中的商法建设[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宋云博;国际货物销售合同违约责任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2 陈文华;民间规则在民事诉讼中的运用[D];山东大学;2011年
3 王莉莉;国际商事合同之实际履行问题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2年
4 黄佳;默示意思表示解释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5 陈永强;美国房地产交易法律制度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6 滕肇楠;塞缪尔·威利斯顿理论体系的构建[D];吉林大学;2008年
7 杨志利;违约损害赔偿的经济分析[D];辽宁大学;2008年
8 孙秋枫;合同法的经济学分析[D];吉林大学;2008年
9 黄忠;无效法律行为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10 陈霞;专利资产证券化法律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蒋文瑾;合同解除法律效果的若干问题探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赵丽丹;根本违约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孙兵;中英合同解除法律制度比较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4 郭荣佑;悬赏广告法律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5 裴蕾;预约合同法律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6 高建峰;有限责任公司隐名股东法律地位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7 归净;论B2C模式下电子合同成立的时间[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8 李刚;论格式合同中的当事人意思表示自由[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9 赵燕;我国城市基础设施项目融资法律问题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10 汪样;论醉酒人的缔约能力[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九香;;浅谈个人信息法律保护的基本内容[J];法制与社会;2009年31期
2 王新举;;论“电子代理”所引发的权利和义务失衡——以银行自动柜台机和公交IC卡为例[J];海峡法学;2011年02期
3 李程;;浅谈旅游合同中旅行社与旅游者的权利和义务[J];西藏科技;2007年03期
4 哈斯巴根;周炜;;论旅游合同的效力[J];法制与社会;2008年05期
5 崔海英,李鹏;试论无权代理的几个问题[J];新疆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6年04期
6 姜虹;试论亲权的义务性[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7 汤啸天;基因研究中知情同意权的实现[J];政法论坛;2003年01期
8 佟曾,马玉杰;浅析无因管理的构成要件[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9 曾霞;;论民事行为中的显失公平[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10 顾文斌;林小兵;;我国遗失物拾得人权利义务制度的构建[J];江西社会科学;2007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陶信平;;城市客运合同的成立与履行[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1年
2 郭永长;;试论资源性土地的物权制度[A];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与环境资源法的热点问题研究——2006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一)[C];2006年
3 杨志利;;违约救济的效率性研究:一个综述[A];2008年度(第六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下)[C];2008年
4 杨志利;;强制履行、期待赔偿与最优违约救济[A];2009年度(第七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李慧峰 王贵金 彭长顺;消费者享有哪些权利?[N];中国财经报;2000年
2 袁义;饭店对客人有哪些义务(下)[N];中国旅游报;2002年
3 韩传;你去就医有哪些权利[N];山西科技报;2000年
4 陈建成(作者单位:浙江省义乌市人民法院);权利抵押与权利质押[N];法制日报;2002年
5 秦晓东;消费者:你有选择索赔对象的权利[N];人民法院报;2001年
6 朱崇宇;系列合同中的“不得抵消”条款与违约救济手段[N];中国贸易报;2010年
7 东景;消费的权利[N];中国文化报;2001年
8 小易;《消法》规定的消费者的9项权利[N];中国乡镇企业报;2002年
9 小易;《消法》规定的经营者的10项义务[N];中国乡镇企业报;2002年
10 ;未成年人在家庭中有哪些权利?应当受到哪些保护?[N];中国教育资讯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强昌文;契约伦理与权利[D];吉林大学;2005年
2 秦志远;论基于性别的家庭暴力的民法规制[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3 李岩;民事法益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4 杨志利;违约损害赔偿的经济分析[D];辽宁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董宝茹;遗失物拾得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2 陈静;论婚内强奸[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3 曾庆云;论侵害利益的侵权行为[D];西南政法大学;2006年
4 曹媛媛;第三人利益合同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5 于盛星;非婚同居的法理学分析[D];吉林大学;2007年
6 高应雪;同性婚姻法律制度构建之探讨[D];贵州大学;2007年
7 张辛梅;民法公示制度的法律意义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8 史华东;赠与人的权利与责任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9 潘利勇;论域名与商标的权利冲突与解决[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10 骆志鹏;农村土地物权之完善[D];华东政法学院;2007年
,本文编号:135593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etongqiyue/13559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