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合同法论文 >

合同自由与合同信用监管研究

发布时间:2018-01-02 19:08

  本文关键词:合同自由与合同信用监管研究 出处:《行政与法》2013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合同自由 信用监管 意思自治


【摘要】:合同自由是《合同法》的基本原则之一,在现代社会中若对合同自由的绝对放任,就会使合同自由背离合同正义;反之过分干预,就有可能缩小私法自治的空间,侵害私人权利。合同信用监管则是对合同自由的限制,这是一项有中国特色的法律制度,它是指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等在职权范围内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对合同签订和履行等进行监督和处理的行政监督管理活动。本文在对合同自由和合同信用监管基本理论分析阐述的基础上,就我国在当前形势下妥善处理两者之间关系,以促进经济交往顺利进行和社会经济秩序的正常发展等提出相应的建议。
[Abstract]:The freedom of contract is one of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contract law . In modern society , if the absolute release of contract freedom makes the contract free from contract justice , it is a legal syste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 It is a legal syste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 It is a legal syste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 It is a legal syste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 It is a legal syste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 It is a legal syste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 It is a legal syste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 It is a legal syste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 It is a legal syste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 It is a legal syste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 It is a legal syste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 It is a legal syste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 It is a legal syste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 It is a legal syste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 It is a legal syste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 It is a legal syste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 It is a legal syste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 It is a legal syste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 It is a legal syste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 It is a legal syste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 It is a legal syste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

【作者单位】: 上海商学院;
【基金】:上海商学院商业发展研究院研究课题项目“合同信用监管的方法及实现途径的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上海高校知识服务平台”项目支持,项目编号:ZF1226
【分类号】:D923.6
【正文快照】: 合同自由思想源于罗马法,是民法和合同法最为重要的价值理念,也是合同法基本原则之一。合同自由原则是指合同主体在进行合同活动时意志独立、自由和行为自主,即合同主体在从事合同活动时,以自己的真实身份来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根据自己的意愿来设立、变更和终止民事权利义务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王先林;论合同自由与国家干预[J];安徽大学学报;1996年02期

2 李永军;从契约自由原则的基础看其在现代合同法上的地位[J];比较法研究;2002年04期

3 梁慧星;从近代民法到现代民法——二十世纪民法回顾[J];中外法学;1997年02期

4 辜明安,刘超;合同自由原则的“衰落”与匡正[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5 阮赞林,金启洲;合同行政监管的新思考——评述《合同法》第127条的法律意义[J];现代法学;2000年05期

6 江平,程合红,申卫星;论新合同法中的合同自由原则与诚实信用原则[J];政法论坛;1999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雪春;;合同自由原则在国内法中的法律限制探析[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2 余玮;方苏琴;;格式条款的价值分析及司法规制[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3 潘芝雯;;浅析民法中诚实信用原则的地位[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4 何远琼;;示范合同的制度考察[J];北大法律评论;2008年02期

5 沈春女;;契约自由与环境权益的冲突与平衡[J];北方论丛;2008年01期

6 张兵;一条主线 融会贯通——谈结合民法理念学习民事和经济法律[J];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2年02期

7 李永军;从契约自由原则的基础看其在现代合同法上的地位[J];比较法研究;2002年04期

8 林曦;;论契约自由原则兴起的时代背景[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9年09期

9 王丹;;解析公司自治的实质[J];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10 霍阳,王全兴;从民法的附随义务到经济法的基本义务(上)——浅析民法、经济法调整现代合同关系的分工与配合[J];北京市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杨立新;王轶;王竹;王天凡;赵可;;中国民法学三十年(1978—2008)[A];中国法学三十年(1978-2008)[C];2008年

2 吕忠梅;;论合同制度的生态化拓展[A];林业、森林与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法制建设研究——2004年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四册)[C];2004年

3 李扬勇;;《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法律分析和修订建议[A];“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国有经济长春论坛文集[C];2003年

4 刘远;;论金融诈骗罪的法定刑[A];“严打”政策法律问题研究[C];2002年

5 吴一鸣;;国际民事诉讼中的协议管辖制度:以自由为价值取向[A];2008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国际法)论文集——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分册[C];2008年

6 连毅;姜霞;;浅论仲裁协议的效力[A];中国仲裁与司法论坛暨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妍;当代中国物权法基本问题的反思[D];吉林大学;2011年

2 阳露昭;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基本法律问题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3 徐慧丹;中国保单持有人利益保护制度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4 李祖坤;合同无效的司法处理[D];吉林大学;2011年

5 朱丽娟;当代中国婚姻家庭制度演变的观念基础[D];吉林大学;2011年

6 谢慧;法源视野中的合同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7 郭济环;标准与专利的融合、冲突与协调[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8 夏芸芸;我国企业劳资收入分配正义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9 杨婧;侵权责任构成之违法性要件研究[D];郑州大学;2012年

10 王洪亮;缔约上过失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任学忠;论控制股东滥用权利之法律规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石建光;保险人的说明义务[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董欣;论强制缔约[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任晓玲;论消费冷静期法律制度在我国的构建[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5 张召强;论我国合同法上的显失公平规则[D];湘潭大学;2010年

6 范登殿;合同诈骗罪中“合同”概念之解析[D];湘潭大学;2010年

7 田炜明;论侵权责任中的违法性要件[D];苏州大学;2010年

8 蔡永鑫;论关联企业中从属公司的债权人利益的保护[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许铭;住宅买卖合同中卖方的信息披露义务[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10 徐增有;无名合同及其法律适用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姚新华;契约自由论[J];比较法研究;1997年01期

2 郑全慈;论合同形式的法律演变──兼论《合同法》对合同形式的规定[J];当代法学;1999年05期

3 张红;合同形式的法律评价[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4 张耕;邓宏光;;无效合同性质之反思与重构[J];求索;2006年02期

5 顾明;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合同法(草案)》的说明[J];人民司法;1982年02期

6 梁慧星;从近代民法到现代民法——二十世纪民法回顾[J];中外法学;1997年02期

7 王晨;日本契约法的现状与课题[J];外国法译评;1995年02期

8 柳经纬,李茂年;论欺诈、胁迫之民事救济——兼评《合同法》之二元规定[J];现代法学;2000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卢平;论“合同自由”的由来及理论依据[J];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2 黄静;论合同自由原则[J];湖南商学院学报;1999年03期

3 潘慧明;论契约自由[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4 尚清锋;对合同自由原则的限制之思考[J];前沿;2001年02期

5 汪跃平;陈小君;;论合同义务的基础及其变革[J];广西社会科学;2006年06期

6 陈海;;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情势变更原则[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6年20期

7 许均秀;;合同自由原则及其实践意义[J];商场现代化;2007年15期

8 武明媚;意思自治原则在合同法中的应用[J];学海;2000年01期

9 赵万一;对民法意思自治原则的伦理分析[J];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年05期

10 陈敦;;论显失公平[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胡家强;;对我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原则的探讨[A];2009中华全国律师协会经济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姜丛华;卢方舟;;论强制缔约[A];第三届中国律师论坛论文集(实务卷)[C];2003年

3 吕政君;伍坚;何永哲;;首届商法学学术研讨会综述[A];中国商法年刊创刊号(2001)[C];2001年

4 陈丽;;试论格式合同[A];首届贵州法学论坛文集[C];2000年

5 吕忠梅;刘长兴;;构建环境合同制度[A];适应市场机制的环境法制建设问题研究——2002年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2年

6 吕忠梅;;论合同制度的生态化拓展[A];林业、森林与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法制建设研究——2004年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四册)[C];2004年

7 白光辉;;略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合同对价问题[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4年

8 孙长民;;论批准许可登记备案等行政行为对合同的影响[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4年

9 任玉月;;谈合同自由原则的限制及其正当性[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5年

10 王艳梅;;信用研究的商法视角——商法精神的制度化[A];中国商法年刊第二卷(2002)[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李来孺;竞争法与契约自由[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9年

2 谭小英;合同自由与市场交易秩序[N];中华工商时报;2003年

3 陈传法;合同自由与尊重社会公德[N];检察日报;2002年

4 吴庆宝;合同当事人意思自治的解释[N];人民法院报;2005年

5 叶林;物权变动中的意思自治与公证[N];法制日报;2005年

6 王洪英;意思自治在撤销死亡宣告后的适用[N];人民法院报;2002年

7 杨朝英;尊重“意思自治”减少国家干预[N];人民政协报;2008年

8 刁飞腾;浅论诚实信用原则与意思自治的关系[N];天津政法报;2011年

9 钱晓明;对违约金过高进行司法干预的“度”的掌握[N];江苏法制报;2006年

10 朱彤;民法的价值[N];北方法制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周艳;合同解释论[D];吉林大学;2006年

2 董灵;论合同法上的诚信机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4年

3 许翠霞;违反强制性规定的合同效力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4 谢慧;法源视野中的合同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司光;论无效合同[D];华东政法学院;2006年

2 向少山;论无效合同的认定[D];西南财经大学;2012年

3 盖扗猛;建设工程合同无效问题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4 梁智良;论司法实践中的合同解释[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5 卜实;论合同自由的法律规制[D];安徽大学;2010年

6 李丽君;谈住房限购令对合同自由的限制[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7 刘杰山;意思自治及其在民法中的地位[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8 姜镇锋;法律视角下的合同关系现代化[D];扬州大学;2005年

9 张玲;论物权法定原则[D];吉林大学;2005年

10 秦韬;英美合同法领域的合理预期原则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5年



本文编号:137054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etongqiyue/137054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9fa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