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合同法论文 >

劳务承揽与劳务派遣之辨

发布时间:2018-01-09 08:09

  本文关键词:劳务承揽与劳务派遣之辨 出处:《人力资源》2014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劳务派遣 承揽人 劳动者 劳动合同法 劳动关系 业务外包 人力资源管理 用人单位 委托单位 走出困境


【摘要】:正由于新修订的《劳动合同法》和《劳务派遣暂行规定》对劳务派遣进行了较为严格的限制,一些用工和派遣企业转而试图套用"外包"的概念来规避相关法律,以合法掩盖非法,从而导致了一些潜在的社会矛盾和企业用工问题。同时,也使执法监督陷入"假外包、真派遣"的界定和甄别困境中。如何才能走出困境?关键在
[Abstract]:It is because of the newly revised Labor contract Law and the temporary provisions of Labor dispatch that the labor dispatch is strictly restricted. Some labor and dispatch enterprises have instead tried to apply the concept of "outsourcing" to circumvent relevant laws in order to legally cover up illegality, which has led to some potential social contradictions and enterprise employment problems. At the same time. Also make the law enforcement supervision into the "fake outsourcing, true dispatch" of the definition and screening dilemma. How to get out of the dilemma? The key is
【作者单位】: 红海人力集团;
【分类号】:D922.52
【正文快照】: 由于新修订的《劳动合同法》和《劳务派遣暂行规处所指的"劳务"范围很广,根据服务类型可分为生定》对劳务派遣进行了较为严格的限制,一些用工和派活和生产服务两大类。生活服务是指直接为人们生活遣企业转而试图套用“外包”的概念来规避相关法律,提供的服务。如:饮食、理发等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范重光;;用工单位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之分析[J];北京市工会干部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2 曹晓星;;《劳动合同法》关于劳务派遣专节规定的思辨[J];人才资源开发;2008年11期

3 何刘珍;王东明;;新《劳动合同法》下的企业非正式用工选择[J];冶金管理;2010年09期

4 牛慧;江山;李坤刚;;劳务派遣劳动关系的运行规则[J];中国劳动;2010年02期

5 ;当前劳务派遣中主要存在哪些问题?《劳动合同法》对此有什么对策?[J];司法业务文选;2007年29期

6 褚建明;;劳务派遣用工方式新探[J];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07年21期

7 ;签订劳务派遣合同有哪些规定[J];农民科技培训;2010年04期

8 ;《劳动合同法理解与应用》之劳务派遣用工制度[J];职业;2008年01期

9 曾圣谡;;逆向劳务派遣应慎行[J];中国社会保障;2009年03期

10 范重光;;论劳务派遣员工与用工单位的合同法律关系[J];上海企业;2010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郭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劳动合同立法必须完成的历史使命[A];2006中国管理学家论坛暨第八届中国管理创新大会论文集[C];2006年

2 冯亚;孙晓军;杨德文;许青;;劳动合同法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A];第九届中国煤炭经济管理论坛暨2008年中国煤炭学会经济管理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方维忠;;劳务派遣法律规制的不足及立法建议[A];当代法学论坛(二○○九年第3辑)[C];2009年

4 何德宝;;劳务派遣退回制度初探[A];西部劳动法律论坛暨全国律协劳动和社会保障法专业委员会2010年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5 于博;;完善和规范我市劳务派遣用工的对策建议[A];第八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赵广英;;劳务派遣用工利弊分析[A];西部劳动法律论坛暨全国律协劳动和社会保障法专业委员会2010年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7 刘沛佩;;浅析劳务派遣的《劳动合同法》规制[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8年

8 横井和彦;窦少杰;孟建兵;;七、从“劳务派遣”说开去——中日劳务派遣及其相关制度的比较研究[A];2010中国国有经济发展论坛暨“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国有经济战略调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9 邱小平;;新时期我国企业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A];管理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2008年全国企业管理创新大会资料汇编[C];2008年

10 李红伟;;浅析企业并购中对劳动关系变化的处理[A];2009中华全国律师协会经济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信慧行企业管理研究中心主任 何斌;《劳动合同法》为劳务派遣定规矩[N];北京人才市场报;2008年

2 本报记者 徐晓敬;劳务派遣站上新起点[N];辽宁日报;2007年

3 本报记者 许浩;劳务市场无序 派遣制度滥用[N];中国经营报;2011年

4 ;以企业视角解读《劳动合同法》[N];中国现代企业报;2008年

5 本报记者 黄娴 实习生 韦步春;劳务派遣,一把双刃剑[N];北海日报;2008年

6 刘铭盛;劳动者要避免劳务派遣引发的劳动风险[N];亚太经济时报;2007年

7 本报记者 张伟杰;劳务派遣无序发展“架空”劳动合同法[N];工人日报;2010年

8 本报记者 张汉澍;四海商舟曝用工丑闻电商业用工乱象频发[N];华夏时报;2011年

9 宁红艳;转为劳务派遣用工是对《劳动合同法》的误读[N];大众科技报;2008年

10 闫琼;以企业视角解读《劳动合同法》[N];中国现代企业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冰心;劳务派遣法律规制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2 赵婷婷;劳务派遣合约的政治经济学研究[D];山东大学;2013年

3 沈同仙;劳动力派遣中的政府规制研究[D];苏州大学;2007年

4 黄昆;劳动法主体体系研究[D];湖南大学;2008年

5 刁慧娜;高校教师劳动合同法律适用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6 籍林;劳务派遣工的组织公平感知对员工建言的影响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7 吴宏洛;经济全球化下的中国劳资关系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8 王凯;劳动合同不履行及其法律效果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9 赵卫锋;《劳动合同法》与和谐劳聘关系的构建[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9年

10 唐庆会;劳动合同法的经济学分析[D];吉林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高tq;国有企业劳务派遣管理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1年

2 王硕;劳务派遣中雇主的责任及法律风险防范[D];吉林大学;2011年

3 康皓;我国劳务派遣用工难点问题研究及其政策建议[D];内蒙古大学;2011年

4 魏珂;我国劳务派遣立法完善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5 王艳军;我国劳务派遣法律制度的缺陷与完善[D];湘潭大学;2010年

6 刘星;基层供电公司劳务派遣工作的研究与思考[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0年

7 赵琳琳;劳务派遣连带责任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8 高丽华;“三性”原则视角下我国劳务派遣立法发展方向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张亚琦;论劳务派遣用工中若干实践问题及制度完善[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10 曲智;完善劳务派遣法律规制的若干思考[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40062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etongqiyue/140062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3d4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