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履行利益损害与赔偿研究
本文关键词:合同履行利益损害与赔偿研究 出处:《合作经济与科技》2015年2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因合同违约而引发的履行利益损害赔偿案件增多。为了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创造良好的市场交易环境,完善债权人与债务人之间的利益平衡,在我国建立完善的合同履行利益损害赔偿是必要的。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market economy in China, due to breach of contract caused by the cases of compensation for damages to the interests of performance increased. In order to safeguard the legitimate rights and interests of the parties, to create a good market environment, improve the balance of interests between the creditor and the debtor, the establishment and perfection of the contract to fulfill the interests of damage compensation is necessary in our country.
【作者单位】: 甘肃政法学院民商经济法学院;
【分类号】:D923.6
【正文快照】: 收录日期:2015年10月15日一、立法现状概述合同履行利益又称为合同期待利益,法典中的典型表述可见《美国法律整编契约法》第二版第344条:“期待利益,倘契约履行完毕,自该交易所能得到之利益。”在我国理论界该概念缺乏一个统一、清晰的表述,但一般认为,它是合同有效成立后,在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陈坚;;论我国合同解除后的期待利益保护[J];法律适用;2012年08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朝阳,陈文清,郑开育;论我国《民法典草案》要约制度之完善[J];福建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2 陆明;;论合同的成立与生效[J];法制与社会;2009年16期
3 谷长江;尹秀峰;;沉默形式承诺的比较研究[J];工会论坛(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4 林承铎;;英美合同法上虚假陈述分类探析[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5 崔利平;英美合同法和中国合同法中的精神损害赔偿[J];甘肃政法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6 陈融;;合同自由与等价交换的博弈——英美“约因无须等价”规则研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1期
7 林承铎;;英美合同法上虚假陈述分类探析[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8 杨霄玉;;合同法中可预见规则的比较法研究[J];黑龙江对外经贸;2009年01期
9 马新彦;;信赖原则在现代私法体系中的地位[J];法学研究;2009年03期
10 李彦芳;;中美法律中关于赠与合同若干问题的比较研究[J];兰州学刊;2008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崔林林;严格规则与自由裁量之间[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2 赵廉慧;财产权的概念[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3 白晨航;允诺、契约义务与契约自由[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4 王洪;合同形式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5年
5 许冰梅;医疗过失损害赔偿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6 太月;劳动违约责任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7 兰美海;无偿性对赠与合同规则的影响[D];西南财经大学;2012年
8 滕骥;效率违约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凌湛;事实劳动关系法律问题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2 陈钊;英美法系允诺禁止反言原则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3 张洁慧;替代交易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4 胡丽丽;瑕疵履行补正措施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5 陈思;买卖合同中价格待定条款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6 胡珍妮;私贷公用的法律问题探析[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7 杜涓;论违约精神损害赔偿[D];复旦大学;2010年
8 张英;违约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研究[D];云南财经大学;2011年
9 高万兴;论合同违约可得利益之计算[D];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10 刘海生;《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损害赔偿计算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高苹;;合同解除后的损害赔偿问题浅析[J];法学杂志;2006年01期
2 刘云升,刘娟;合理预见规则理论构成分析[J];河北法学;2002年05期
3 叶金强;;违约损害赔偿中的可预见性规则——英美法的理论与实践[J];南京大学法律评论;2001年01期
4 王卫国,凌湄;作为违约损害赔偿范围限制方式的可预见规则[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5 顾权;刘亚玲;;违约损害赔偿中合理预见规则判断标准之探析[J];人民司法;2007年21期
6 蔡立东;论合同解除制度的重构[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1年05期
7 杨立新;中国合同责任研究(上)[J];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8 刘丽丽;合同解除权的行使[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9 王斌;合理预见规则适用之研究[J];现代法学;1999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潘家永;;法院为何不支持我的损害赔偿请求?[J];学问;2003年02期
2 ;通信线与电力线共杆架设导致损害赔偿案[J];大众用电;2004年11期
3 李振举,蔺长明,王占江;免疫失败损害赔偿承担的法律思考[J];中国动物检疫;2005年08期
4 张继青;;损害赔偿的新视角[J];南都学坛;2006年05期
5 盛皓;;王某、孙某诉某市急救中心未尽急救义务损害赔偿案[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6 李国海;;论反垄断法损害赔偿的构成要件[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7 李俊峰;;垄断损害赔偿倍率问题研究——兼论我国反垄断法草案的相关制度选择[J];比较法研究;2007年04期
8 田振洪;;唐律中的畜产与损害赔偿[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9 丛淑娟;康成杰;;论反垄断法的损害赔偿[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8年02期
10 邹钢;;采矿损害赔偿的若干法律问题以煤矿采空区为视角[J];法律适用;2008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周莹;;论交通事故损害赔偿中的垫付责任[A];第三届贵州法学论坛文集[C];2001年
2 周莹;;论交通事故损害赔偿中的垫付责任[A];贵州法学论坛第三届文集[C];2001年
3 徐威;;浅谈建设工程损害赔偿的范围[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1年
4 贺富强;赵明;;房屋建设工程对相邻房屋损害赔偿中若干问题的探讨[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1年
5 赵晓飞;;国外损害赔偿的归责原则对我国损害赔偿立法的影响[A];中国律师2000年大会论文精选(上卷)[C];2000年
6 王蓓;;由后福岛时代看中国核损害赔偿财务保证制度的发展[A];中国核科学技术进展报告(第二卷)——中国核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10册(核情报(含计算机技术)分卷、核技术经济与管理现代化分卷)[C];2011年
7 樊成玮;;对人身权损害赔偿几个问题的探讨[A];中国律师2000年大会论文精选(上卷)[C];2000年
8 罗丽;;环境侵权损害赔偿制度研究——以日本新损害赔偿论为中心[A];林业、森林与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法制建设研究——2004年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三册)[C];2004年
9 朱树英;曹文衔;;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在建设工程质量损害赔偿中的法律责任[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1年
10 金晓;;关于确定专利侵权损害赔偿问题的探讨[A];2014年中华全国专利代理人协会年会第五届知识产权论坛论文(第二部分)[C];201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朱学蕊;核损害赔偿法律制度应尽早建立[N];中国能源报;2011年
2 吕松涛;婚姻纠纷中的损害赔偿[N];检察日报;2001年
3 查坤元 李根发;审理老年人损害赔偿案应更新理念[N];江苏经济报;2003年
4 ;损害赔偿范围与数额的确定[N];中华合作时报;2014年
5 李根发 戴根法;怎么审理老年人损害赔偿案[N];人民法院报;2003年
6 明盛华;离婚了,,谁有权要求损害赔偿?[N];检察日报;2002年
7 北京市大成律师事务所 王春民;日本核事故损害赔偿原则及指针[N];人民法院报;2011年
8 汪性国;婚内私生子损害赔偿的法律适用[N];江苏经济报;2012年
9 徐智渊 刘传勇;对通奸行为能否要求损害赔偿[N];江苏经济报;2004年
10 王立飞 王德勇;离婚案件“过错损害赔偿”的适用[N];江苏经济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侯雪;刑事损害赔偿法律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2 殷悦;海上人身伤亡损害赔偿法律问题研究[D];武汉大学;2009年
3 王亚男;外派船员人身伤亡损害赔偿法律问题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2年
4 夏琳;英美法上精神痛苦损害赔偿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5 姜茹娇;国际私法中损害赔偿法律适用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6 吴继刚;海洋环境污染损害赔偿法律机制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5年
7 朱玛;侵害知识产权损害赔偿问题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5年
8 林位强;医疗事故的认定与损害赔偿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9 丁海俊;私权救济论[D];西南政法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雷;论损害赔偿中的损益相抵规则[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2 郑晓萍;产品损害赔偿基金制度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0年
3 潘芝雯;论存活机会丧失的损害赔偿[D];南京大学;2011年
4 顾慧;反垄断法中损害赔偿构成要件之探讨[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5 简娟;反垄断法损害赔偿的法经济学分析[D];中南大学;2007年
6 刘海生;《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损害赔偿计算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7 王栋;侵害生命权之损害赔偿范围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8 杨克冲;我国环境污染致人损害赔偿立法完善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1年
9 安娜;核损害赔偿机制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2年
10 张秀玲;夫妻间损害赔偿研究[D];兰州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40307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etongqiyue/14030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