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合同法》对劳务派遣企业的影响与对策
本文关键词:《劳动合同法》对劳务派遣企业的影响与对策 出处:《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劳动合同法 劳务派遣企业 对策 用人单位 法律环境 劳动者权益 发展策略 注册资本 劳动关系 合法权益
【摘要】:《劳动合同法》的颁布弥补了我国劳务派遣的法律空白,初步确立了我国劳务派遣制度。文章在阐述《劳动合同法》对劳务派遣的特别规定的基础上,分析其对于劳务派遣企业的影响,并提出了在新的法律环境下,劳务派遣企业的发展策略,希望对劳务派遣企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Abstract]:The promulgation of Labor contract Law makes up the blank of labor dispatch law in our country and establishes the labor dispatch system of our country preliminarily. This article expounds the special regulation of labor dispatch in the Labor contract Law. This paper analyzes its influence on labor dispatch enterprises, and puts forward the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labor dispatch enterprises under the new legal environment, hoping to have certain guiding significan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labor dispatch enterprises.
【作者单位】: 合肥工业大学管理学院;
【分类号】:F279.2;F249.2;D922.52
【正文快照】: 劳务派遣是伴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快和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而产生的一种全新的人力资源配置和管理模式,虽然其被引入我国的时间并不长,但在全国范围内得到了迅速普及和推广。在实际运作中,这一人力资源配置与管理模式的普及及推广也达到了用人单位、派遣员工、派遣企业乃至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李晖;发展与隐忧——我国劳务派遣现状之我见[J];胜利油田党校学报;2005年05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王孟妮;劳动派遣制度的法律分析[D];四川大学;2005年
2 刘彬;劳动派遣中劳动者权益保护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3 黄雨竹;知识经济时代我国人才租赁的风险规避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7年
4 邹丽;论劳务派遣在旅游行业中的适用[D];四川大学;2007年
5 毛东彦;基于委托代理理论的劳务派遣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之光 ,万桂兰;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确认劳动力的商品属性[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04期
2 孟泽云;如何订好劳动合同[J];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学报;1994年Z1期
3 阿培;“铁饭碗”年底退出历史舞台[J];出国与就业;1996年10期
4 徐政辉;;实行劳动合同制中的难点、问题及建议[J];内部文稿;1996年09期
5 黄洁,王福友,黄明;劳动合同制推行中的问题及思考[J];学术交流;1997年03期
6 段平利;试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劳动力市场[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S3期
7 黄刚;年轻的心跳──兵工企业大学生流失的调查[J];国防科技工业;1998年11期
8 徐朝贤;商业秘密竞业限制合同立法规制探讨[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1期
9 施贝;;所有企业年内要与职工签订劳动合同[J];创业者;1999年08期
10 洪放;试论竞业限制及商业秘密[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S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姚彬;黄良军;;完善劳动合同立法 建立稳定和谐的劳动关系[A];律师事业与和谐社会——第五届中国律师论坛优秀论文集[C];2005年
2 陈诗达;;完善劳动(集体)合同制度,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A];浙江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学会劳动关系问题研讨会暨2006浙江就业报告[C];2006年
3 郭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劳动合同立法必须完成的历史使命[A];2006中国管理学家论坛暨第八届中国管理创新大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赵尔平;如何确定和处理无效劳动合同[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0年
2 潘庆瑜;劳动权呼唤劳动合同立法[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0年
3 陈晓辉;关于劳动合同订立中的立法问题[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0年
4 本报记者 于怀清;集体合同要强化[N];中国妇女报;2001年
5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 关怀;修订《劳动法》应列入议事日程[N];工人日报;2001年
6 自治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厅;有关劳动合同法的案例评析(上)[N];广西日报;2001年
7 自治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厅;有关劳动合同法的案例评析(下)[N];广西日报;2001年
8 殷永琪;我国离心机行业小巨人——重庆江机厂[N];中国机电日报;2002年
9 本报记者肖黎明;为民工铸就保护网[N];法制日报;2002年
10 本报记者 张伟杰;法律如何保护弱势群体[N];工人日报;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高超;劳动合同若干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2 陆胤;论实际履行原则[D];华东政法学院;2004年
3 张伊娜;完善我国劳动合同制度的法律思考[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5年
4 吴海涛;劳动合同立法若干问题的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5 李阳梅;劳动合同单方解除制度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6 周昭茹;劳动合同期限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7 王瑛;论雇佣合同[D];山西大学;2006年
8 刘松珍;我国劳动合同违约金立法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9 苗增竹;经济补偿金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10 董占军;劳动合同法律问题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40871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etongqiyue/14087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