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合同中不可抗力条款的约定与排除
本文关键词:试析合同中不可抗力条款的约定与排除 出处:《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8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根据合同法,不可抗力是一种法定免责事由,因不可抗力而不能履行合同的,根据不可抗力的影响,部分或者全部免除责任。而所谓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又,意思自治是合同法中的一项基本原则,当事人能否在合同中约定不可抗力条款,自行确定其范围等具体事项呢?当事人又能否在合同中排除不可抗力条款呢?合同法中没有明确规定,笔者将联系学理、实践以及国际公约来探讨这个问题。
[Abstract]:According to the contract law, force majeure is a statutory reason of exemption, because of force majeure and unable to perform the contract, according to the influence of force majeure, part or all of the exemption from liability. And the so-called force majeure refers to unforeseeable. Cannot avoid objective circumstances that cannot be overcome; Furthermore, autonomy of will is a basic principle in contract law. Can the parties agree on the force majeure clause in the contract and determine its scope by themselves? Can the parties exclude the force majeure clause in the contract? There is no clear stipulation in the contract law, the author will discuss this problem in the light of theory, practice and international conventions.
【作者单位】: 南通市广播电视大学;
【分类号】:D923.6
【正文快照】: 一、在合同中约定不可抗力条款的可行性(一)合同中约定不可抗力条款的学理解释不可抗力起源于罗马法。按照罗马法,由于某种不可抗拒的灾害造成损失,债务人可以免除责任。而不是因为债务人的故意或过失,后来这项制度被大陆法系各国继承下来,英美法系也从不承认到承认了不可抗力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叶林;;论不可抗力制度[J];北方法学;2007年05期
2 毛立新,徐东升;浅论不可抗力[J];天中学刊;1998年04期
3 张钢印;;不可抗力合同条款的适用[J];铁路采购与物流;2008年12期
4 钟瑞栋;;民事立法的三种型态与强制性规范的配置——以公法与私法的分立和融合为背景[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亚明;;房产新政案件裁判新探[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4期
2 颜良伟;陈慰星;;侵权责任成立要件新论[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6年02期
3 钟凯;;关联交易相关概念比较与学说评析[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8年01期
4 李飞;;迈入渐进之路的中国商法学——王保树教授的《商法总论》评介[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9年02期
5 刘雯,刘俊;试析民事惩罚制度[J];安徽大学学报;1999年03期
6 李明发;无效保证合同的民事责任研究[J];安徽大学学报;2000年01期
7 华国庆;《合伙企业法》若干问题探析[J];安徽大学学报;2000年01期
8 胡小红;论私法的强行性规范[J];安徽大学学报;2000年04期
9 汪传才,凌艳传;论缔约过程中的告知制度[J];安徽大学学报;2002年03期
10 侯国跃;;试论物权法基本原则的确定——兼评《物权法(草案)》的相关规定[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荣平;;对德国民法法人制度的借鉴与反思[A];繁荣学术 服务龙江——黑龙江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册)[C];2010年
2 杨立新;王轶;王竹;王天凡;赵可;;中国民法学三十年(1978—2008)[A];中国法学三十年(1978-2008)[C];2008年
3 曲晓阳;;特定人的义务起源与特定人的认定[A];专利法研究(1997)[C];1997年
4 傅贤国;;司法裁判吸纳民意机制之建构[A];当代法学论坛(二○○九年第3辑)[C];2009年
5 吴斌;陈慧;;盐业契约自由与国家干预之初探[A];盐文化研究论丛(第三辑)[C];2008年
6 宋云博;;国际私法人本论——论国际私法的“人本原则”[A];2008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国际法)论文集——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分册[C];2008年
7 胡淑珠;姜勇;;试论行政裁量权的规范[A];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9年
8 陈婉玲;梁开斌;;论商业信用权的法律保护[A];中国商法年刊第二卷(2002)[C];2002年
9 王保树;;股份公司资本制度的走向:从“资本维持原则”规制缓和中寻求真谛[A];中国商法年刊第三卷(2003)[C];2003年
10 刘文;;论回应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公司资本制度[A];中国商法年刊第三卷(2003)[C];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一鸣;英美物权法之大陆法解读[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陈琦;海上人身损害赔偿制度论[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3 李冠群;论国际私法系统视野下的最密切联系原则[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4 殷悦;海上人身伤亡损害赔偿法律问题研究[D];武汉大学;2009年
5 田园;侵权行为客观归责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6 冯翔;商事登记效力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7 单平基;水权取得及转让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8 周琼;论中国精神损害赔偿的事实及相关基础[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9 许俊强;目的港受领迟延法律问题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10 穆随心;劳动法“倾斜保护原则”正义价值探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世琳;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竞争法制建设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2 杨臻;物之瑕疵担保责任独立性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杨惠惠;关联交易下债权人保护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鲍云松;竞业禁止制度的完善[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蒋文瑾;合同解除法律效果的若干问题探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娄永;论违约金的调整[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张晓圆;合同解除若干法律问题探讨[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杨坚;旅游合同的违约责任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石钟旭;侵权法框架内第三人侵害债权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10 方建新;论情势变更原则[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郭明瑞;于宏伟;;论公法与私法的划分及其对我国民法的启示[J];环球法律评论;2006年04期
2 燕云捷;张渤;;不可抗力与意外事件之法律比较[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桑士东;;试分析隐名代理中当事人之间的关系及我国隐名代理制度的完善[J];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07年02期
2 徐生钰;朱宪辰;;“意思自治、契约自由”与小区车库产权——写在《物权法(草案)》七审之后[J];现代物业;2007年05期
3 孟强;;论《物权法》中相邻关系规范的性质[J];社会科学研究;2008年03期
4 赖世力;;英文合同中不可抗力条款的约定[J];法制与社会;2009年28期
5 马鸿翔,陆晓东;按照“意思自治”原则选择合同准据法的若干问题[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0年02期
6 武明媚;意思自治原则在合同法中的应用[J];学海;2000年01期
7 蒲菊花;试论意思自治与法律行为效力的关系[J];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4年02期
8 郭友旭;;对物权法定主义的逻辑和价值反思——兼评有关立法思路和立法建议[J];云南电大学报;2005年03期
9 党竹琴;;论我国代位继承制度[J];行政与法;2006年06期
10 孟洁;;当事人意思自治下仲裁法的立法完善——关于我国仲裁审理中合并仲裁的问题[J];长治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胡家强;;对我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原则的探讨[A];2009中华全国律师协会经济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贾新奇;;社会变革与道德风尚——从约定的角度看[A];“传承人文奥运精神,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科学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8年
3 余诚;;论冲突法上意思自治之法律限制的晚近发展——兼及我国立法的完善[A];2008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国际法)论文集——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分册[C];2008年
4 姜金良;郑晓剑;;民法视域内的国际迁徙问题[A];21世纪出入境(移民)管理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5 宁婷婷;;医保支付机制改革的研究[A];2009年中国药学会药事管理专业委员会年会暨“国家药物政策与《药品管理法》修订研究”论坛论文文集[C];2009年
6 吕政君;伍坚;何永哲;;首届商法学学术研讨会综述[A];中国商法年刊创刊号(2001)[C];2001年
7 陈丽;;试论格式合同[A];首届贵州法学论坛文集[C];2000年
8 吕忠梅;刘长兴;;构建环境合同制度[A];适应市场机制的环境法制建设问题研究——2002年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2年
9 吕忠梅;;论合同制度的生态化拓展[A];林业、森林与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法制建设研究——2004年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四册)[C];2004年
10 徐卫东;高湘宇;;论保险法上的半强行性规范——保险法精神与技术的一般原理[A];中国商法年刊(2007):和谐社会构建中的商法建设[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豪文;欺诈与约定[N];人民法院报;2001年
2 郑春笋;滞纳金约定过高 法律不全额保护[N];人民法院报;2002年
3 本报法律组;违约金有限制 约定过高可调整[N];检察日报;2001年
4 家永;妻借夫款也必须如数偿还吗?[N];人民政协报;2001年
5 丁艺;价款约定不明 纠纷如何处理[N];江苏经济报;2002年
6 左祥琦;约定工资8000元 业绩不好能减薪吗[N];中国乡镇企业报;2002年
7 高志海;你可能得到多少赔偿?[N];国际商报;2002年
8 郑小川 张悦;利益不能一边倒[N];中国妇女报;2002年
9 徐海威;试用期如何进行约定[N];中国工商报;2002年
10 夏志琼;“行业约定”不如“市场约定”[N];中华合作时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绍鸿;侵权责任与合同责任竞合的国际私法问题[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2 王毓莹;公司章程自治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3 周艳;合同解释论[D];吉林大学;2006年
4 韩祥波;金融产品销售的适当性法律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5 史飚;商事仲裁监督与制约机制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6 谢慧;法源视野中的合同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7 董灵;论合同法上的诚信机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4年
8 周荃;有限责任公司股东资格法律制度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9 谢宝朝;合同冲突法的当代发展及我国的立法完善[D];华东政法大学;2012年
10 陈青;国际知识产权法中的权利用尽原则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杰山;意思自治及其在民法中的地位[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2 金奇;国际商事仲裁中的意思自治[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3 沈嘉乐;公司意思自治与法律规制[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4 唐琼琼;不可抗力之免责制度比较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5 孙非;论我国民商事仲裁的司法监督[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6 路晓鸽;隐名合伙法律制度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7年
7 王娜;公司章程效力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8 张云;论合同法中不可抗力的损失承担[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9 周其巍;论人身损害免责约定[D];吉林大学;2005年
10 宋利平;论国际私法上的法律规避[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41271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etongqiyue/14127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