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合同法论文 >

加害给付中精神损害的契约性救济新论

发布时间:2018-01-12 07:30

  本文关键词:加害给付中精神损害的契约性救济新论 出处:《法制与社会》2014年18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加害给付 精神损害 责任竞合 契约性救济


【摘要】:作为一种典型侵权性违约行为,加害给付不仅造成债权人的合同履行利益等相对权的损害,还伴随有债权人的其他财产甚至人身、精神利益等绝对权的损害,即产生所谓的违约责任与侵权责任的竞合,依据我国现行《合同法》第122条违约与侵权的责任竞合规则,两种请求权只能择一行使。但是在加害给付中产生精神损害时,这种选择机制对其的保护便出现空缺,难以使债权人获得完全赔偿,因而,在加害给付产生精神损害的应予以契约性救济。
[Abstract]:As a typical tort breach, injurious payment not only results in the damage of relative rights such as the creditor's contract performance interest, but also the damage of creditor's other property and even the absolute right, such as personal and spiritual interests. That is to say, the so-called breach of contract liability and tort liability concurrence, according to the current "contract Law" Article 122 of our country breach of contract and tort liability concurrence rule. The two kinds of claims can only be exercised in one choice. However, when the moral damage is caused in the injurious payment, the protection of this kind of choice mechanism will become vacant, which makes it difficult for the creditor to obtain full compensation. If mental damage is caused by injurious payment, contractual relief shall be given.
【作者单位】: 暨南大学法学院;
【分类号】:D913
【正文快照】: 一、问题的提出加害给付不仅破坏了当事人对合同的期待利益,而且可能导致了包括精神损害在内的非财产性损失,乃同时使债权人的相对权和绝对权遭受损害的违约性侵权行为,由此引发债权人的两种权利交叉地带如何进行保护问题。在民事救济制度上,两大法系都倾向于违约与侵权的二元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李永军;非财产性损害的契约性救济及其正当性——违约责任与侵权责任的二元制体系下的边际案例救济[J];比较法研究;2003年06期

2 王聪;;精神损害的契约性救济之可行性研究[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3 龙著华;;违约责任中的精神损害赔偿[J];政治与法律;2006年01期

4 刘芳;;加害给付救济模式之建构——以合同法的适用为视角[J];浙江社会科学;2012年1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叶金强;;论违约导致的精神损害的赔偿[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2年02期

2 张昕;;论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继承[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3 张昕;杨芳;;论土地承包经营权征收补偿的依据与标准[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4 潘善斌;医疗事故诉讼若干问题探讨[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5 王音;陈军勇;;我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16期

6 孔东菊;论违约责任的归责原则[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7 孔东菊;违约责任与侵权责任之比较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8 黄茜,徐伟学;论让与担保的设定[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9 焦少林;;土地承包经营权主体制度的完善[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11期

10 张安毅,郑志军;信赖利益及其保护价值分析[J];安阳大学学报;2003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杨立新;王轶;王竹;王天凡;赵可;;中国民法学三十年(1978—2008)[A];中国法学三十年(1978-2008)[C];2008年

2 邓海峰;;排污权转让法律问题研究[A];生态安全与环境风险防范法治建设——2011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三册)[C];2011年

3 王有志;石少侠;;民商法关系论[A];中国商法年刊创刊号(2001)[C];2001年

4 王芳;;浅析买卖合同中物的瑕疵担保责任[A];当代法学论坛(2008年第4辑)[C];2008年

5 潘申明;;不动产登记制度比较研究:兼评《民法典(草案)》(征求意见稿)的相关条文[A];全国外国法制史研究会学术丛书——20世纪外国民商法的变革[C];2003年

6 仲相;;继承承认与放弃制度比较研究[A];全国外国法制史研究会学术丛书——20世纪外国民商法的变革[C];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琦;海上人身损害赔偿制度论[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2 魏树发;论我国成年监护制度改革[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3 田园;侵权行为客观归责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4 周琼;论中国精神损害赔偿的事实及相关基础[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5 许俊强;目的港受领迟延法律问题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6 宋云博;国际货物销售合同违约责任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7 彭玉兰;废弃物的环境责任界定与治理机制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8 李云波;相邻不可量物排放关系的私法调整[D];复旦大学;2011年

9 李伟;我国光船租赁法律制度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2年

10 王莉莉;国际商事合同之实际履行问题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沈洁;离婚后扶养制度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2 王庆;预约法律制度演化探究及现有理论之构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娄永;论违约金的调整[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杨坚;旅游合同的违约责任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程鹏;对加害给付制度的思考[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张鸽;合同法定解除损害赔偿之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邹其燕;论债务不履行的损害赔偿[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王宁;论情势变更的界定和效果[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孟志立;论过错责任在合同法中地位与适用[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10 朱素琴;经营者信息披露义务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余延满,冉克平;违约行为引起的非财产损害赔偿问题研究[J];法学论坛;2005年01期

2 罗春,陈庆;合同法和侵权法的边界——加害给付:合同责任?侵权责任?[J];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05年01期

3 王荣珍;对加害给付概念与救济的再思考[J];政法论坛;2005年05期

4 王庆丰;;产品责任与合同责任竞合探析[J];政法论坛;2009年01期

5 宁金成,田土城;民法上之损害研究[J];中国法学;2002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良;加害给付新探[J];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2 唐孝辉;加害给付制度相关问题探讨[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3 王利明;论加害给付[J];法制与社会发展;1995年05期

4 李正东;论加害给付[J];广西右江民族师专学报;2001年02期

5 杜彪;论加害给付制度及其立法完善[J];重庆商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6 罗春,陈庆;合同法和侵权法的边界——加害给付:合同责任?侵权责任?[J];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05年01期

7 雷光和,林士胜;论医疗服务加害给付[J];广东医学院学报;2002年06期

8 丁凤楚,方东;加害给付与民事责任竞合学说探析——新《合同法》第122条的由来[J];前沿;2000年10期

9 蔡代鹏;小议“加害给付”[J];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10 张丽娟;小议加害给付造成责任竞合时的立法选择[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2年04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9条

1 吴言霞;加害给付的救济方式分析[N];江苏法制报;2011年

2 吴春辉;加害给付如何适用《合同法》第122条[N];江苏经济报;2005年

3 姚月梅;缺陷产品致害受害人如何维权?[N];江苏法制报;2006年

4 陆文军 龚文杰;代驾代驾,代价多大?[N];新华每日电讯;2011年

5 孙青;论违约之诉精神损害赔偿的正当性[N];江苏经济报;2009年

6 张苏燕 陆启萍;对医学美容损害赔偿问题的思考[N];江苏经济报;2004年

7 中共水城县委党校 张贤菊;浅论民法中的保护责任[N];六盘水日报;2010年

8 山东省农药检定所 于辉 王宏新;如何判断农药纠纷的法律责任[N];江苏农业科技报;2009年

9 江苏省徐州市鼓楼区人民法院 刘伟 周立;承揽合同瑕疵担保损害赔偿请求权解析[N];人民法院报;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常素香;论加害给付[D];湘潭大学;2010年

2 袁政凯;论加害给付[D];华东政法大学;2012年

3 程鹏;对加害给付制度的思考[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刘凯;论加害给付的权利救济[D];兰州大学;2011年

5 马振;加害给付责任若干问题研究[D];烟台大学;2011年

6 刘凡;加害给付法律问题研究[D];河北大学;2013年

7 熊德昌;加害给付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2年

8 牛登峰;加害给付请求权类型化的研究[D];兰州大学;2012年

9 莫爱新;加害给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10 刘传山;论加害给付[D];华东政法学院;2003年



本文编号:141330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etongqiyue/141330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482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