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合同法论文 >

由民事立法逻辑浅论违约责任与侵权责任竞合

发布时间:2018-01-15 20:36

  本文关键词:由民事立法逻辑浅论违约责任与侵权责任竞合 出处:《净月学刊》2013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责任竞合 侵权法立法模式 立法逻辑


【摘要】:关于违约责任与侵权责任的竞合在民法学界的争论可谓经久不息,而引发争议的原因不仅包括对各种学说和制度的讨论,也应当包含不同国家在立法上的区别。涉及我国侵权法的相关规定,却因为《合同法》与《侵权责任法》等之间的规定而产生了无法用学理解释来解决的法律逻辑问题。这些争论,对于目前我国的学术理论与立法实际也有值得注意、借鉴和改进之处,尤其是涉及民法体系中关于违约责任和侵权责任等不同的制度之间的立法逻辑时,我国应当明确立法的方向,在世界范围内的侵权法乃至整个法律领域发展的不同方向上择一而行。
[Abstract]:The dispute about the concurrence of the liability for breach of contract and the liability of tort in the civil law circles can be said to be endless, and the reason that causes the dispute not only includes the discussion of various theories and systems. It should also include the differences in legislation of different countries. It involves the relevant provisions of the tort law of our country. However, due to the provisions between contract Law and Tort liability Law, there are legal logical problems which can not be solved by theoretical explanation. For the current academic theory and legislative practice of our country is also worthy of attention, learn from and improve, especially when involving the civil law system about breach of contract liability and tort liability and other different systems between the legislative logic. Our country should make clear the direction of legislation and choose one of the different directions of the development of tort law and the whole legal field in the world.
【作者单位】: 华东政法大学;
【分类号】:D923
【正文快照】: 一、责任竞合概述(一)责任竞合之成因现代法律几乎都是以抽象规定为主,并从各种不同角度规范社会生活,故常发生同一实施符合数个规范之要件,致该数个规范皆得适用的现象,学说上称为规范竞合。[1]规范竞合的思想最先于刑法学上确立,后被引入民法学并得以发展。在民法中,发生规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姜颖;作品独创性判定标准的比较研究[J];知识产权;2004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叶金强;;论违约导致的精神损害的赔偿[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2年02期

2 叶金强;;动产抵押制度:价值目标之偏离与矫正[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4年01期

3 胡玉浪;;劳动报酬谈判权研究[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8年01期

4 胡玉浪;;劳动报酬优先权研究[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8年02期

5 张宇润;证券法律机制及其整体的合力[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6期

6 余玮;方苏琴;;格式条款的价值分析及司法规制[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7 阳高峰;;缔约过失类型化探析[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04期

8 赵文婧;;侵权行为中精神抚慰金的评算[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年01期

9 蔡欣欣;;法律进化与利他合同中第三人之权利浅探[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年03期

10 尤佳;;《侵权责任法》第24条的性质及适用探析[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蒋光辉;;无权处分合同效力的法经济学分析[A];2008年度(第六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上)[C];2008年

2 代净;;解构与重塑:国家侵权精神损害赔偿制度——以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制度为参照[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3 陈仕菊;;试论善意取得的构成要件——兼评我国《物权法》第106条的相关规定[A];当代法学论坛(二○一○年第1辑)[C];2010年

4 黄蓓;蒋丽霞;;浅议网上购物消费者权益的保护[A];当代法学论坛(二○一○年第2辑)[C];2010年

5 郭明;钱志刚;;论自己责任原则地位衰落的缘由及矫正对策——以机动车交通事故侵权责任承担为视角[A];新规划·新视野·新发展——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天津学术文库》(中)[C];2011年

6 叶林;石旭雯;;外观主义的商法意义——从内在体系的视角出发[A];中国商法年刊(2007):和谐社会构建中的商法建设[C];2007年

7 王仲兴;李波;;我国犯罪学研究方法与方法研究[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四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5年

8 赵莉;;我埋单你受益——从银行房贷合同看“霸王条款”[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5年

9 刘彤海;;论承租人优先购买权的立法缺陷[A];2009中华全国律师协会经济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10 蒋文军;;论行政审批对特定财产权利转让合同效力的影响——基于负担行为和处分行为的视角[A];中国合同法论坛论文汇编[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一鸣;英美物权法之大陆法解读[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陈琦;海上人身损害赔偿制度论[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3 贾翱;公司法上新股发行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4 刘安宁;船舶抵押权立法的比较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5 周海涛;强制保险法律制度国际比较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6 丁利明;国际产品责任法律适用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7 孙超;应收账款融资的法律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8 王萍;渔村社区合作经济组织的变迁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9 王宇飞;论我国农村承包地收回制度的权利逻辑[D];吉林大学;2011年

10 刘松珍;调职权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初钊;建筑作品著作权法律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王镭;商标反向混淆侵权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戴彬;演绎作品著作权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冯国亮;债权人撤销权若干法律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丁勇;私法上的违法建筑[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钱松;我国司法鉴定人民事责任法律属性思考[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张小龙;自然债的类型化思考[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曹康明;论第三人侵害债权及其责任[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许爽;为第三人利益合同论析[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10 王小明;船员人身伤亡工伤保险赔偿问题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李伟文;论著作权客体之独创性[J];法学评论;2000年01期

2 冯晓青,冯晔;试论著作权法中作品独创性的界定[J];华东政法学院学报;1999年05期

3 金渝林;论作品的独创性[J];法学研究;1995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文涛;;从“双重处罚”看刑事诉讼中的精神损害赔偿[J];法制与经济(下半月);2008年04期

2 吴德桥;;论合同责任与侵权责任竞合问题的解决方法[J];中南政法学院学报;1991年01期

3 夏凤英;评《合同法》两条[J];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4 陈晓筠;论违约责任和侵权责任的竞合[J];青海社会科学;2001年04期

5 吴庆宝;论侵权责任与违约责任竞合的限制[J];法律适用;2002年08期

6 田兴洪;论医疗事故中违约责任与侵权责任之竞合[J];零陵学院学报;2002年S2期

7 张丽娟;小议加害给付造成责任竞合时的立法选择[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2年04期

8 彭金发,张再芝;论《合同法》中责任竞合规则[J];江西社会科学;2003年07期

9 韩玉娟;论违约责任和侵权责任的竞合[J];政法论丛;2003年02期

10 王鸿;论违约责任与侵权责任的竞合[J];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胜玲;陶于权;;合同履行过程中违约责任和侵权责任的竞合[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5年

2 卢建辉;;雇员遭受第三人损害第三人赔偿不足部分雇主应否赔偿[A];当代法学论坛(二○○九年第2辑)[C];2009年

3 沈晖;;违约责任与侵权责任竞合探析[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1年

4 黄洪波;;浅议因交通事故产生的民事责任竞合问题[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1年

5 徐民;缪晨;;保险竞合研究——兼论我国保险法的完善[A];中国商法年刊(2007):和谐社会构建中的商法建设[C];2007年

6 王必伟;王乐;;反思与构想:行政不作为国家赔偿司法审查规则之新考量[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7 黄乔辛;;试述无单放货的违约责任与侵权责任的竞合及解决[A];中国律师2001海商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8 陈靖;;履行合同中违约责任与侵权责任的竞合[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5年

9 任鹏飞;;论违反商品房认购协议的法律责任[A];中国合同法论坛论文汇编[C];2010年

10 马光;;刍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完善和适用[A];江苏省法院系统第七届法庭科学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张锦武;浅谈责任竞合[N];江苏经济报;2003年

2 朱树英;违约与侵权责任竞合时应注意的法律问题[N];建筑时报;2010年

3 陈新源 陆圣斌;责任竞合引发管辖权异议的对策[N];江苏经济报;2003年

4 陈峰;责任竞合还是免责事由[N];人民法院报;2001年

5 吴U,

本文编号:142997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etongqiyue/142997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858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