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环境中劳动争议仲裁法设计的积极意义
本文关键词: 劳动争议 调解仲裁 高校 出处:《科技资讯》2012年1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在现代社会,一个和谐的高校用工环境不是没有纠纷和争议的"真空",而是有完善的机制解决争议和纠纷的用工环境。和谐的劳动关系应该为劳动者提供多种解决纠纷的方式,只要通过协商、调解、仲裁,劳动者的权利依法得到了保护,这种纠纷解决机制就是完善的。作为与《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相配套的《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以下简称新法)在高校社会化用工环境下,新法实施有助于更好更快地处理劳动争议,对复杂用工关系的梳理起到了积极的意义。
[Abstract]:In modern society, a harmonious employment environment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s not a "vacuum" without disputes and disputes. Harmonious labor relations should provide workers with a variety of ways to resolve disputes, as long as through consultation, mediation, arbitration. The rights of workers are protected according to law, and the dispute resolution mechanism is perfect. The "Employment Promotion Law", the "Labor dispute Mediation and Arbitration Law" (hereinafter referred to as the "New Law") in the socialized employment environment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new law is conducive to better and faster handling of labor disputes. The combing of complex employment relations has played a positive role.
【作者单位】: 北京工商大学人事处;
【分类号】:D922.5
【正文快照】: 作为与《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相配套的《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以下简称新法)施行。在高校社会化用工环境下新法实施有助于更好更快地处理劳动争议,对复杂用工关系的梳理起到了积极的意义。1新法实施对事业单位劳动争议调解案件的界定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侯登华;;试论可仲裁范围的限与扩[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3期
2 马洪锁;牛玉洲;;《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在实践中的优点与不足[J];法制与经济(中旬刊);2010年11期
3 陈太清;;尊重还是回避:诉讼不审查劳动仲裁裁决考问[J];新疆社科论坛;2010年04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孟兆芳;以人为本视角下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余承文;;医疗纠纷的可仲裁性研究[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2 王兴兴;王国征;;论劳动争议仲裁和诉讼的合理衔接[J];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王兴兴;论劳动争议仲裁和诉讼的合理衔接[D];青岛大学;2011年
2 刘亚琼;论民商事争议的可仲裁性[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3 张艳琳;知识产权争议的可仲裁性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瑛;谢春玲;;《调解仲裁法》对我国劳动争议处理体制的改进与不足[J];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2 刘颖;;政府与私营企业间的劳资关系[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11期
3 杨孝富;张建;;加强社会保障法制建设 维护劳动者体面劳动[J];滁州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4 李崇峰;;发展和谐劳动关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J];大连干部学刊;2006年11期
5 邢维文;;以人为本,构建和谐劳动关系[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S2期
6 刘敏;论纠纷的可诉性[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7 董保华;;论我国劳动争议处理立法的基本定位[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8 杨河清;詹婧;赵珍;;协调劳动关系 构建和谐社会[J];湖南社会科学;2006年01期
9 皇志坚,涂远国;劳动争议案件审理中相关疑点问题探讨[J];法律适用;2005年09期
10 李明祥;从挪威调解官制度看我国劳动争议解决机制的改革[J];法商研究(中南政法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李克章;当前劳动关系的现状与思考[N];工人日报;2002年
2 王向前;构建劳动关系的立体调整模式[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孙巍宁;当代中国工会维权职能缺失的原因及对策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2 杜兰花;马克思“以人为本”思想与我国当代法制社会的建构[D];黑龙江大学;2006年
3 魏林杉;论和谐劳动关系构建中的政府作用[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4 朱平;试论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D];中南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涛;;破解劳动争议案件困局[J];北京观察;2011年08期
2 林静寂;;劳动争议案件现行收费规定之利弊[J];人民司法;2011年05期
3 杨云飞;;浅淡煤炭企业如何控制和减少劳动争议的发生[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1年07期
4 ;劳动争议可否直接起诉[J];江门文艺;2011年15期
5 郭隆;;六方联动 把劳动争议化解在基层[J];北京观察;2011年08期
6 张乐;;论我国劳动争议调解制度的完善[J];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7 林欧;周红阳;;外国劳动者在华劳动争议处理机制研究[J];商业研究;2011年09期
8 杭鸣;陈传胜;;《劳动合同法》的实施与劳动争议审判[J];法治论坛;2011年02期
9 范重光;;劳动争议案件起诉时效辨析[J];天津市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10 邓淦华;张华;陈丹;;2008-2010年广州市劳动争议诉讼情况分析[J];法治论坛;201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李俊丽;;当前形势下劳动者合法权益保护的难题及其分析[A];第三届西部律师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北京市高级法院 单国军 陈特;北京劳动争议案件激增 新型案件不断涌现[N];工人日报;2008年
2 记者 范杉珊;中卫市政府出台措施应对急骤上升的劳动争议案件[N];华兴时报;2008年
3 记者 云丹;我市劳动争议案件结案率实现100%[N];渭南日报;2008年
4 通讯员 徐瑞 李俊标;新城区加强劳动争议案件查处力度[N];呼和浩特日报(汉);2008年
5 早报记者 单芸;去年劳动争议案件增119.1%[N];东方早报;2009年
6 苏州市虎丘区人民法院 张留兵;劳动争议案件凸现新特点[N];人民法院报;2009年
7 本组撰文 李晓平 通讯员 安海涛;以和谐司法促进和谐劳动关系[N];厦门日报;2009年
8 冯海玲 栾桂秀;劳动争议案件大增的应对之策[N];人民法院报;2009年
9 记者 徐恬 通讯员 王彤;劳动争议案件五成调解解决[N];深圳商报;2009年
10 江苏省徐州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 李后龙;妥善审理劳动争议案件 维护劳动关系和谐稳定[N];人民法院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蔡毅芬;劳动争议仲裁制度之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2 吉达珠;劳动争议处理机制实证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鹏;论举证责任分配在我国劳动争议案件中的运用[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2 郭梅;我国劳动仲裁制度的改革与完善[D];吉林大学;2006年
3 黄云飞;我国劳动争议处理体制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4 李林蔚;我国劳动争议处理制度的反思及重构[D];厦门大学;2007年
5 李兴东;我国劳动争议处理体制研究[D];安徽大学;2007年
6 陆学兵;我国劳动争议处理机制研究[D];苏州大学;2007年
7 褚利民;我国劳动争议处理机制的缺陷与重构[D];安徽大学;2006年
8 顾虞丹;工会在劳动争议中的纠纷解决功能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9 房芳;论我国劳动争议处理体制的改革[D];山东大学;2008年
10 李思;我国劳动争议调解制度的评析及完善[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44530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etongqiyue/14453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