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合同法论文 >

解除权制度的法哲学分析

发布时间:2018-01-25 22:43

  本文关键词: 合同解除权 正当性 合同自由 合同正义 诚实信用 出处:《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基于合同法的基本理念,一个合法有效的合同,应当尽可能地使之有效。然而合同缔结之后实际履行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方当事人基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违反合同义务和出现不可预见的情形,当此种义务违反和不能预见的情形对合同目的产生严重性或根本性影响,有必要赋予当事人以合同解除权。然而,合同解除权制度的理论基础是什么,其正当性何在,这是合同法理论研究必须解决的问题。本文认为,合同自由原则是约定解除权的效力渊源;法定解除权是法律基于合同正义的要求,给予当事人摆脱已被破坏的合同关系的一种救济手段;基于维护交易安全的考量,解除权制度的构建以诚实信用原则为基础。
[Abstract]:Based on the basic concept of contract law, a legal and effective contract should be as effective as possible. Inevitably, there will be a breach of contractual obligations by a party for one reason or another and an unforeseen situation, when such breach and unforeseen circumstances have a serious or fundamental impact on the purpose of the contract. It is necessary to endow the parties with the right to rescind the contract. However, what is the theoretical basis and the legitimacy of the system of the right to rescind the contract, which is the problem that must be solved in the theoretical study of contract law. The principle of freedom of contract is the source of the validity of the right of rescission. The legal right of rescission is a relief means for the parties concerned to get rid of the damaged contractual relationship on the basis of the requirement of contract justice. Based on the consideration of maintaining transaction security, the system of rescission right is based on the principle of good faith.
【作者单位】: 中国政法大学;武汉大学;江西洪客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分类号】:D923.6
【正文快照】: “合同是当事人之间的法律”,依法有效的合同具有法律约束力,这是世界各国或地区合同法及有关国际条约、国际惯例公认的原则。如果说约定解除权的存在是合同自由原则的当然结果,那么法定解除权的产生其正当性何在呢?“在法律体系中有一个被称为合同法的部门,其为之努力的,乃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缨;中国转型期企业间经济活动“低信任”违约现象的社会学解释[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2 汪传才,凌艳传;论缔约过程中的告知制度[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3 张颖杰;论国企改制的产权构建[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4 王莉;美法两国违宪审查制度之比较[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02期

5 龚怀林;;道德视域中的法律运行[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6 王寅丽;不完全理性与经济伦理[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7 张宏峰;浅析合同履行中的效率违约现象——兼论《合同法》之强制实际履行的责任[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8 张蓉;试析民事法律行为制度与意思自治的关系[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9 徐钝;汪逢春;;关于推行公益诉讼制度的多视角法理分析[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10 王明新,潘杨华;第三人侵权时经营者的法律责任[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何建华;经济正义论[D];复旦大学;2004年

2 董海军;转轨与国家制度能力研究:一种博弈论的分析[D];复旦大学;2004年

3 曲新久;刑事政策的权力分析[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4 杨汉平;政府采购法律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5 周昀;反垄断法论[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6 郭其友;中国经济主体行为变迁研究[D];厦门大学;2001年

7 周林彬;WTO规则的法律经济分析与中国经济法理论创新[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2年

8 马s,

本文编号:146389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etongqiyue/146389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bfe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