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结算的法律构造及其在中国的实践
本文关键词: 证券市场 结算系统 法律基础 出处:《太平洋学报》2007年10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证券结算系统的基本运作机制是:在证券交易达成后,证券结算机构作为共同对手方介入到交易中去成为所有卖方的买方和所有买方的卖方,然后通过净额结算和货银对付,使参与交易各方的权利与义务得以实现。《合同法》为实现共同对手方结算、净额结算和货银对付提供了法律基础,新修订的《证券法》也确立了净额结算与货银对付的结算模式,但是,在权利电子化的背景下,我们需要审慎思考什么才是合理的结算模式。
[Abstract]:The basic operating mechanism of the securities settlement system is that after the securities trading has been completed, the securities settlement institution, as a joint counterparty, is involved in the transaction to become the buyer of all sellers and the seller of all buyers. Then the rights and obligations of the parties involved in the transaction can be realized through netting and dealing with goods. The contract Law provides the legal basis for the realization of the settlement of the common counterparty, the netting and the dealing with the money. The newly amended Securities Law also establishes the settlement mode of netting and dealing with goods and silver. However, in the context of electronic rights, we need to think carefully about what is a reasonable settlement model.
【作者单位】:
【分类号】:D922.287
【正文快照】: 2005年10月27日修订通过的《证券法》第167条第一款规定:“证券登记结算机构为证券交易提供净额结算服务时,应当要求结算参与人按照货银对付原则,足额缴付证券和资金,并提供交收担保。”这一规定确立了证券交易“净额结算”和“货银对付”的基本原则。那么,什么是“净额结算”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郭雳;;金融机构保底理财的合法性迷局与困境[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2 申建平;;债权双重让与优先权论[J];比较法研究;2007年03期
3 黄建华;论我国合同法代位权制度的完善[J];北京商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4 杜彪;论加害给付制度及其立法完善[J];重庆商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5 王超;略论教育合同[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6 刘明尧;银行不良资产剥离中的债权转让问题研究[J];湖北社会科学;2005年04期
7 杨敏;论合同的效力[J];福建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8 奚晓明;贾纬;;证券法上民事责任的丰富与发展[J];法律适用;2005年12期
9 张宇润,杨思斌;论证券法“三公”原则的制度内涵[J];法商研究;2002年05期
10 黄忠;;无效民事行为效力转换制度研究[J];法商研究;2007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振中;美国证券法上的民事责任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0年
2 李晓龙;大型机电工程项目索赔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3年
3 冀诚;试论所有制概念对中国私法制度的影响[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4 李声炜;契约自由研究——一种制度经济学的解释[D];吉林大学;2004年
5 陈忠谦;上市公司收购若干法律问题[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6 白晨航;允诺、契约义务与契约自由[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7 苑书涛;请求权基本理论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5年
8 王洪;合同形式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5年
9 吴国基;证券发行审核制度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5年
10 朱焕强;货币资本证券化进程中的私法变迁[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侯汉杰;证券信息披露法律制度研究[D];暨南大学;2000年
2 聂毅;内幕交易民事责任制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3 汪志忠;我国券商融资问题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4 彭继宁;证券市场信息披露制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5 李先云;证券法中市场操纵法律问题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1年
6 刘国林;我国上市公司收购法律制度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1年
7 傅立英;论票据无因性[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8 黄台英;关于中国合同法的违约体系之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9 江建中;证券市场监管法律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10 梁毅翔;“约因”理论在全球电子商务中价值之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明;;进一步修订和完善《证券法》,促进证券市场可持续发展[J];证券法苑;2011年01期
2 张宗菲菲;;对我国证券监管体制的若干法律思考——从世界三大证券监管模式谈起[J];经营管理者;2011年16期
3 钟燕;;证券民事赔偿案件中损失的界定和赔偿计算方式的改进[J];法制与社会;2011年25期
4 魏应国;;浅议有关中央对手方结算制度的法律问题[J];中国货币市场;2006年09期
5 奚晓明;;完善各项审判制度,为资本市场提供司法保障[J];证券法苑;2011年01期
6 陈可南;;美国证券市场知识产权信息披露实践浅析[J];电子知识产权;2011年07期
7 丁华宇;;论证券市场虚假陈述的刑事责任[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8 白志潮;;论网络信息披露方式对证券法公开原则的影响[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1年07期
9 郑_g;;证券监管的边界——从SEC应对次贷危机的监管谈起[J];公司法律评论;2009年00期
10 徐维;;我国证券市场内幕交易的自我规制——一种软法的实证视角[J];行政法论丛;2010年0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吴弘;张鑫;;证券民事赔偿之司法难题的剖析[A];中国商法年刊创刊号(2001)[C];2001年
2 刘哲昕;;关于《证券法》修改的若干问题探讨[A];中国商法年刊创刊号(2001)[C];2001年
3 白廷举;;完善我国证券民事责任制度的思考[A];中国商法年刊创刊号(2001)[C];2001年
4 李金平;;关于上市公司退市的法律思考[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1年
5 周书民;;试论证券市场委托理财的民事赔偿责任[A];规划·规范·规则——第六届中国律师论坛优秀论文集[C];2006年
6 刘光洪;;关于证券市场虚假陈述民事赔偿制度中的几个问题[A];2005湖南省证券法制研究资本市场改革与发展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5年
7 郎金焕;许盈盈;;法律缺失与替代性投资者保护机制——以配额制为例的研究[A];2009年度(第七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9年
8 何斐;;中国的证券市场与公司法[A];中国律师2000年大会论文精选(下卷)[C];2000年
9 杨忠孝;;强制信息披露制度下的中小股东利益保护[A];中国商法年刊创刊号(2001)[C];2001年
10 李玉基;;论证券监管权及其有效性[A];中国商法年刊第二卷(2002)[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上海社科院法学所 顾肖荣 陈历幸;证券市场自律制度建设有待加强[N];上海证券报;2005年
2 秦晨晔、沈冬梅、张军、田雅静、李伟;证券结算系统担保体系中的法律问题[N];上海证券报;2005年
3 邓杰;《证券法》为我国证券登记结算系统夯实了法律基础[N];上海证券报;2005年
4 周芬棉;证券市场还有三道法律坎要过[N];法制日报;2007年
5 袁克新;“两法”实施一周年证券市场一片繁荣[N];汕头日报;2007年
6 ;证券公司破产与证券登记结算法律问题[N];上海证券报;2005年
7 邓杰;大力完善相关法律制度环境 发挥证券结算机构共同对手方作用[N];证券时报;2005年
8 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完善证券登记结算制度保障市场安全高效运行[N];证券时报;2005年
9 杨颐;中美证券市场法制化进程之比较[N];江苏法制报;2006年
10 王璐;上海高院:证券市场有八大风险[N];江苏经济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宋伟岩;论证券市场法治化中的诚信原则[D];吉林大学;2007年
2 刘艳军;论证券欺诈诉讼[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3 李杉;证券市场对外开放法律监管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4年
4 司伟;证券交易履约保障法律机制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5 李东方;证券监管法律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0年
6 邓丽;投资者在证券集中交易法律关系中的地位与风险[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7 杨宏;中国公司境外上市法律监管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6年
8 孟翔;证券信息披露标准比较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9 文建秀;证券市场信息披露中注册会计师的法律责任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2年
10 欧必胜;防治证券市场操纵行为之法律问题[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彦军;论证券市场虚假陈述民事责任[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2 陈万明;证券场外交易市场的法律规制[D];西南政法大学;2005年
3 吴华斌;证券信用交易法律问题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4 柳百萍;我国证券市场监管体系探析[D];安徽大学;2005年
5 鞠红达;证券市场虚假陈述民事责任若干问题研究[D];暨南大学;2005年
6 安皓洁;论我国证券市场的自律监管制度[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7 熊艳;论证券市场中虚假陈述民事责任的因果关系[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8 孙妍;证券虚假陈述民事责任因果关系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9 刘永健;我国融资融券交易法律问题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1年
10 赵福建;证券自律监管的经济法视角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48239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etongqiyue/14823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