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劳务派遣制度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本文关键词: 劳务派遣 用工单位 派遣单位 出处:《法制与社会》2015年17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劳务派遣作为当下繁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种灵活用工形式,具有适应社会需要、达到多方共赢的新特点。我国在2008年实施的《劳动合同法》中首次以立法的形式确认了劳务派遣制度,并且《劳动合同法修正案》中关于劳务派遣制度的完善,在2012年12月28日的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通过,继而在2014年3月1日又颁布实施了《劳务派遣暂行规定》,此次修改具有重大的意义。本文拟对现行劳务派遣制度的相关规定进行理论分析,针对当前此制度存在的现实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并对完善我国特色劳务派遣制度提出建议。
[Abstract]:As a flexible form of employment in a prosperous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 labor dispatch meets the needs of the society. In 2008, the Labor contract Law in China confirmed the labor dispatch system in the form of legislation for the first time, and the labor dispatch system was perfected in the "Labor contract Law Amendment". Adopted at the 30th session of the standing Committee of the National people's Congress on December 28th 2012, Then, in March 1st 2014, the provisional regulations of labor dispatch were promulgated and implemented. This revision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his paper intends to carry out a theoretical analysis of the relevant provisions of the current labor dispatch system, aiming at the practical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current system. The corresponding solutions are put forward, and suggestions are put forward to perfect the system of labor dispatch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作者单位】: 黑龙江大学;
【分类号】:D922.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谢增毅;;美国劳务派遣的法律规制及对我国立法的启示——兼评我国《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J];比较法研究;2007年06期
2 李雄;;我国劳务派遣制度改革的误区与矫正[J];法学家;2014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谭世强;;论劳务派遣用工单位的风险控制与防范——基于《劳动法》的视角[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2 张心淼;赵黎明;;现阶段就业模式与劳动力市场的变化特征研究[J];保定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3 史中慧;;劳动权初探[J];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4 俞小芳;;论我国劳务派遣法律规制的缺陷和完善[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14期
5 常凯;;论中国的团结权立法及其实施[J];当代法学;2007年01期
6 郭慧敏;;家政女工的身份与团结权政治——一个家政工会女工群体的个案研究[J];妇女研究论丛;2009年06期
7 邓旋;;浅析我国的劳务派遣制度[J];法学杂志;2010年S1期
8 林嘉;邓娟;;社会法的研究视域和进展:关注民生,促进社会建设[J];法学家;2008年01期
9 王彤;;团结权与农民工权益保障[J];法学与实践;2007年04期
10 苏苗罕,姚宏敏,郑磊;法律对罢工权的确认及规范[J];法学;2001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毕加艳;蒋仕娇;;劳务派遣相关法律问题分析——胡某诉某啤酒公司劳动纠纷案[A];第五届西部律师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2年
2 李跃利;桑家宁;;论我国劳务派遣制度的法律完善[A];京津冀和谐劳动关系论坛暨河北省法学会劳动法学研究会2012年会论文集[C];2012年
3 林卉;吴红列;;论劳务派遣滥用及其法律规制[A];首届江浙沪劳动法论坛论文集[C];2014年
4 曹艳春;张扬;;劳务派遣中的工伤损害赔偿责任研究[A];首届江浙沪劳动法论坛论文集[C];2014年
5 钱叶芳;;劳务派遣中的政府管制[A];首届江浙沪劳动法论坛论文集[C];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福军;劳动权的税法保障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2 杨正喜;珠三角以农民工为劳动者的劳资冲突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3 刘焱白;劳动关系稳定之法律调整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4 程启军;转型·冲突·化解:劳资冲突的协调机制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5 周毅;论劳动权及其法制保障[D];吉林大学;2008年
6 吴君槐;利益分享视角下的和谐劳资关系构建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8年
7 金哲;休息权及其法律保障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8 庞铁力;劳动权及其救济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9 周子凡;劳动权的法律保障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10 艾琳;集体谈判权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高丽华;“三性”原则视角下我国劳务派遣立法发展方向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张亚琦;论劳务派遣用工中若干实践问题及制度完善[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3 曲智;完善劳务派遣法律规制的若干思考[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4 王艳军;我国劳务派遣法律制度的缺陷与完善[D];湘潭大学;2010年
5 沈巍静;外企代表处劳动派遣的市场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6 戴广龙;劳务派遣中雇主责任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韩晔;我国劳务派遣规制的主要理论争议及路径选择[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8 陈莉;我国被派遣劳动者权益保护研究[D];安徽大学;2010年
9 张轶;论我国劳务派遣法律制度的问题与完善[D];安徽大学;2010年
10 衣庆金;工资集体协商的经济效应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谢增毅;;美国劳务派遣的法律规制及对我国立法的启示——兼评我国《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J];比较法研究;2007年06期
2 蔡跃进;劳务派遣中的问题与对策[J];劳动保障通讯;2004年07期
3 冯彦君;;改革开放30年中国社会法学的理论贡献[J];当代法学;2009年01期
4 曹艳春;;劳动派遣关系中的雇主替代责任研究[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5 郑尚元;;不当劳务派遣及其管制[J];法学家;2008年02期
6 侯玲玲;曹燕;;劳动派遣关系的法律规制研究[J];法学评论;2006年06期
7 侯玲玲;;我国劳动派遣连带责任规定之法理分析——评《劳动合同法》第92条规定[J];法学;2008年05期
8 李晖;;劳务派遣及其法律规制——兼论劳动合同法有关条款的完善[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9 李琪;;对国有企业推行集体协商制度的思考[J];工会理论研究.上海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9年01期
10 陈玉娥;;对人才派遣热潮的冷思考[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6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钱文秀;;对规范发展劳务派遣制度的思考[J];现代经济信息;2010年05期
2 韩颖梅;;浅析我国劳务派遣制度存在的问题及相应对策[J];法制与经济(下旬);2010年05期
3 万李黎;;浅析我国劳务派遣制度及完善[J];中国商界(上半月);2010年11期
4 蔡f ;;消除劳务派遣制度漏洞[J];中国人大;2011年21期
5 李翠屏;;高校实行劳务派遣制度的思考[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2年07期
6 王少波;;我国劳务派遣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中国流通经济;2012年08期
7 安农;;怎样理解劳务派遣制度?[J];红旗文稿;2012年16期
8 茆荣珍;;完善劳务派遣制度的若干思考[J];江淮水利科技;2012年03期
9 徐东兴;;对我国劳务派遣制度存废的思考[J];工会理论研究(上海工会管理职业学院学报);2012年04期
10 李育林;彭亮;高维新;;我国劳务派遣制度的现状与改革[J];理论观察;2012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李跃利;桑家宁;;论我国劳务派遣制度的法律完善[A];京津冀和谐劳动关系论坛暨河北省法学会劳动法学研究会2012年会论文集[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社记者 王涵;劳务派遣制度亟须完善[N];民主与法制时报;2013年
2 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凯原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社会法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劳动法学研究会副会长 董保华;劳务派遣制度:从旧法到新法[N];上海法治报;2013年
3 山东曹县人社局 林云;劳务派遣制度探究[N];中国劳动保障报;2013年
4 山东省章丘市人社局 吴春明;如何防止劳务派遣制度走样[N];中国劳动保障报;2013年
5 邱艳阳 陈荣鑫;完善劳务派遣制度 实现人力资本效益最大化[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9年
6 那顺;西乌旗实施劳务派遣制度[N];锡林郭勒日报;2010年
7 沈汝发;福建劳务派遣制度在规范中创新[N];中国妇女报;2008年
8 本报记者 曹昱;省台盟呼吁 规范劳务派遣制度[N];江淮时报;2011年
9 本报记者 董克伟;劳务派遣制度被滥用须强化监管[N];中国改革报;2011年
10 记者 赵健仲 胡博;规范劳务派遣制度 纠正滥用乱象[N];中国经济时报;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查晓玲;我国劳务派遣制度的伦理问题探究[D];重庆大学;2014年
2 陈开一;论我国劳务派遣制度立法的完善[D];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3 文海山;论我国劳务派遣制度的立法完善[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4 邓鹏;中国劳务派遣制度的现实困境及其改革[D];安徽大学;2013年
5 吕宵楠;劳务派遣制度的经济分析[D];中国政法大学;2013年
6 张艳琼;论我国劳务派遣制度的完善[D];西南政法大学;2013年
7 关苏瑞;和谐社会视域下我国劳务派遣制度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5年
8 冯涛;我国劳务派遣制度中劳动关系性质及其雇主责任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9年
9 杨郑君;中国劳务派遣制度的政治经济学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10 戚大海;劳务派遣制度的法律问题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54309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etongqiyue/15430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