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合同的解除——以香港合同法为参照
本文关键词: 解除 撤销 根本违约 出处:《理论学刊》2004年1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合同的解除不同于合同的撤销 ,但与合同的终止关系密切 ,我国合同解除制度与香港合同法相比过于简略 ,我们应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Abstract]:Termination of contract revocation of a contract, but with the termination of the contract is closely related to China's system of contract rescission is too simple compared with the Hongkong contract law, we should learn from others.
【作者单位】: 长沙大学政法系
【分类号】:D923.6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戚枝淬;合同解除的溯及力和法律后果[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2 孔东菊;违约责任与侵权责任之比较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3 田茂兴,王娓娓;对物权优先效力的思考[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4 邬云霞;公司社会责任的法理学思考[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2003年02期
5 李永军;从契约自由原则的基础看其在现代合同法上的地位[J];比较法研究;2002年04期
6 申卫星;对民事法律关系内容构成的反思[J];比较法研究;2004年01期
7 幸颜静;;不当得利制度疑点探析[J];比较法研究;2005年06期
8 赵向华;试论企业法人财产权及国企改革[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1期
9 孟德花;浅析合同履行中的不安抗辩权[J];商业研究;2003年06期
10 杨秋霞;论悬赏广告的法律性质——兼评鲁瑞庚诉东港市公安局悬赏广告纠纷案[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伟;创业投资基金组织形式法律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2 申卫星;期待权理论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3 邢颖;禁止证券欺诈法律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4 周昀;反垄断法论[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5 胡平;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6 孙加瑞;公司股东权诉讼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7 张建棣;信托收益所得税法律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2年
8 陈儒;中国投资基金业运作机制[D];华东师范大学;2000年
9 尹晨;中国证券市场信息监管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10 徐晓松;论公司资本监管[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衡生;论民法请求权基础之选择[D];湘潭大学;2006年
2 茅锐;我国中小学未成年学生受伤害事故与教育预防的初探[D];西南师范大学;2000年
3 隋军;论提单的可转让性[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0年
4 李斌;有关合同法中显失公平规则的探讨[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0年
5 邓立强;代理权若干问题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1年
6 邴玉阶;论我国民事法律制度中有关代理的几个问题[D];黑龙江大学;2001年
7 姜文;论公司法人机关成员的民事责任[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1年
8 李大军;论我国上市公司法人治理结构[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1年
9 马欣;住宅抵押贷款的风险和保险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1年
10 吴群;论商标审查制度[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曹璐;;国际贸易买卖合同中根本性违约的构成及结果[J];China's Foreign Trade;2011年12期
2 姚栋华;;沉默是金?——香港合同法中的“沉默”原则[J];港澳经济;1997年10期
3 刘冬蕴;李建华;秦玉芳;;建设工程合同的违约责任及承担方式[J];河南水利;2002年03期
4 徐检波;;论《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与我国《合同法》中的预期违约[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5 马荣真;;我国《合同法》预期违约制度的完善——以《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为视角[J];科技致富向导;2011年24期
6 董雪峰;;合同法定解除适用分析[J];经济师;2011年09期
7 任楚蓉;;论造船合同中相关纠纷及其法律建议[J];东方企业文化;2011年10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王军;;不安抗辩权与预期违约[A];’93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术报告会论文集[C];199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安徽省池州市中级人民法院 唐金法 朱长明;延期付款是否构成对合同的“根本违约”[N];人民法院报;2010年
2 河金;“根本违约”与“双方违约”的认定及处理[N];中国旅游报;2011年
3 王磊 陕西省人民法院;根本违约应如何赔偿[N];中国旅游报;2010年
4 陈富贵 吴翔(作者单位:泰州市中级法院);试论根本违约的确定因素[N];江苏法制报;2000年
5 王瑞 周坚;定做人可否行使合同解除权[N];人民法院报;2007年
6 晏宗武;浅谈《合同法》的先期违约制度[N];安徽经济报;2000年
7 张锦武;对《合同法》有关条款的比较和分析[N];江苏经济报;2004年
8 清华大学法学院副教授、法学博士 韩世远;合同责任的争点与反思(下)[N];人民法院报;2001年
9 赵璐璐;此案不适用定金罚则[N];江苏经济报;2007年
10 吉林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学院 祖月;合同责任[N];公共商务信息导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徐玉梅;根本违约论[D];黑龙江大学;2010年
2 陈坚;合同司法解除研究[D];湖南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榴芳;论《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中根本违约的构成要件问题[D];南昌大学;2010年
2 张秋敏;论根本违约[D];西南政法大学;2004年
3 李旷;论根本违约[D];华东政法学院;2003年
4 郑洪明;根本违约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3年
5 崔箭;根本违约制度研究[D];厦门大学;2006年
6 阚志聪;违约定金责任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7 敖雪媛;论我国《合同法》中的根本违约[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8 曾凌;根本违约制度研究[D];厦门大学;2006年
9 李琼;我国合同法定解除制度研究[D];郑州大学;2009年
10 陈杨;根本违约制度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54461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etongqiyue/15446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