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航空电子商务法律制度及其完善
本文选题:电子运输凭证 切入点:航空电子商务 出处:《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6年10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上世纪70年代以来,航空运输电子凭证所代表的航空电子商务十分活跃,为此展开的航空立法也特别活跃,形成了比较完整的航空电子商务法律制度。在这一进程中,我国的相关立法启动较晚,特别是我国《民用航空法》关于航空电子凭证的法律缺位,造成了其与《合同法》及1999年《蒙特利尔公约》的法律冲突。作为上层建筑,航空法理应随客观情势不断完善,尽可能与航空运输实践保持同步。在经济力量迅速壮大、个人力量急剧萎缩的今天,尤其需要借助法律构建人文的而非冰冷的法律规制。在此意义上,求解之道自然是借鉴晚近的国际航空私法修订和完善我国航空电子商务法律制度。
[Abstract]:The last century since 70s, aviation electronic commerce electronic certificate on behalf of the air transport is very active, so the aviation legislation is particularly active, forming a relatively complete legal system of aviation electronic commerce. In this process, the relevant legislation in our country started late, especially China's "Civil Aviation Law > about aviation electronic certificates which are caused by the absence of law, contract law and < > and < > the 1999 Montreal Convention on the conflict of laws. As the superstructure, aviation law should continue to improve with the objective situation, as far as possible to keep pace with the rapid growth of air transport practice. In economic power, personal power sharply today, especially needs legal construction human rather than the legal regulation of the cold. In this sense, the solution is natural reference and improve the international aviation law revised in recent years China's aviation electronic commerce legal system.
【作者单位】:
【分类号】:D923;D922.29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华晶;国际航运机票问题研究[J];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2 贺元骅;论奥运会与我国国际航空客货运法律制度完善[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小红;论私法的强行性规范[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2 戚枝淬;合同解除的溯及力和法律后果[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3 孔东菊;违约责任与侵权责任之比较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4 宋汉林;略论精神损害赔偿的适用范围[J];安阳大学学报;2002年01期
5 张安毅,郑志军;信赖利益及其保护价值分析[J];安阳大学学报;2003年01期
6 李腾宇;论缔约过失责任法律制度[J];安阳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7 李敬从;论不真正连带债务[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S1期
8 罗光飞,陈伟;论违约与精神损害赔偿[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9 龚赛红;论医疗损害责任的竞合[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10 肖建华;正当当事人理论的现代阐释[J];比较法研究;2000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振中;美国证券法上的民事责任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0年
2 龚赛红;医疗损害赔偿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3 胡平;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4 李晓龙;大型机电工程项目索赔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3年
5 周晓唯;经济主体及其权利:资源市场化配置的法学分析[D];西北大学;2003年
6 吴清旺;房地产开发中的利益冲突与衡平——以民事权利保障为中心[D];西南政法大学;2004年
7 章礼强;民法本位论[D];西南政法大学;2004年
8 李春彦;论保险法中的信息披露制度[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5年
9 刘胜题;国际银团贷款法律风险分析及控制[D];华东政法学院;2005年
10 李章军;国际海运承运人责任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龙新华;小额电子资金划拨中的消费者保护——英美法的借鉴与中国相关法制的完善[D];暨南大学;2000年
2 柯敏;违约责任归责原则之比较[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0年
3 何应伟;信用证欺诈犯罪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4 黄玉清;行政追偿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5 亓述伟;论课予民事责任的主观根据[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6 尹诚;论我国违约损害赔偿法律规定的适用问题[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7 徐剑锋;保险经纪人法律制度研究[D];上海海运学院;2001年
8 刘虹;关于水路货物运输合同若干问题之探讨[D];上海海运学院;2001年
9 黄元姗;公司资本制度法律问题研究[D];湖南大学;2001年
10 曾坤瑜;我国医疗损害赔偿制度研究[D];厦门大学;200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贺元骅;论航空运输的侵权责任[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3年11期
,本文编号:160402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etongqiyue/16040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