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物权行为理论的形成——从古罗马到萨维尼
本文选题:物权行为理论 切入点:交付 出处:《求索》2010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近几年,随着统一合同法和物权法的制定,民事立法的重心转向了民法典,在学术上也掀起了研究物权变动模式的阵阵热潮,尤其是物权行为理论的研究更是属于最热的潮流之一。物权行为理论首要的作用在于为一种独特的物权变动模式提供依据。萨维尼提出物权行为理论,乃是通过对罗马法中交付制度的研究,以逻辑演绎方法而得出的结论。是通过罗马法研究而对罗马法的再创造,乃是一种新的解释。显然,该种解释不仅是萨维尼以罗马法的知识为前提,更包含着丰富的历史背景及思想因素对其产生影响。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formulation of unified contract law and property law, the focus of civil legislation has shifted to the civil code. In particular, the study of the theory of real right act is one of the hottest trends. The primary function of the theory of real right act is to provide the basis for a unique mode of real right change. Savini put forward the theory of real right act. It is through the study of the system of delivery in Roman law, and the conclusion reached by the method of logical deduction, that the re-creation of Roman law through the study of Roman law is a new interpretation. This interpretation is not only based on the knowledge of Roman law, but also contains rich historical background and ideological factors.
【作者单位】: 武汉大学法学院;
【分类号】:D913
【共引文献】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晏波;矿业权交易制度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9年
2 邹芝;古罗马家庭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9年
3 杜晨妍;合同解除权行使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4 蔡国芹;刑事调解制度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5 李为颖;私法视野下的中国社会转型[D];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
6 李向荣;制度环境约束下的国有企业治理机制选择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09年
7 李超玲;公司法人特性与公司治理困境解决机制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8 陈雄根;国有资产监管法律制度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9 贺正强;双重属性财务契约论[D];湖南大学;2008年
10 王钦杰;英美侵权法上注意义务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高阳;古罗马法治发达的动力机制探析及启示[D];烟台大学;2009年
2 胡佳荟;抵押法律制度比较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3 赵霞;论人身自由权的民法保护[D];河南大学;2009年
4 邓义;基于可持续发展的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法律规制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9年
5 熊丹;消灭时效的历史渊源与发展趋势[D];湖南大学;2009年
6 黄进晋;恶意抗辩论[D];湖南大学;2009年
7 夏青;公私法接轨视角下公序良俗原则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8 刘云鹏;第三人利益合同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8年
9 陈凤;消费者权益保护与公益诉讼制度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8年
10 王晓媛;论民事公益诉讼[D];黑龙江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七洲;秦善奎;;我国物权法应该有限制的承认物权行为[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5期
2 凤建军;;物权行为理论的历史渊源分析[J];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04期
3 宁红丽;;建立物权变动的新模式的思考──以有因的物权行为制度为中心[J];政治与法律;2006年05期
4 史溢帆;;以书窥“物” 比较的力量——解读物权行为的独立性和无因性[J];科教文汇(上半月);2006年06期
5 曹胜亮;;论物权行为的独立性与无因性及我国的立法选择[J];法学杂志;2006年03期
6 张凇纶,漆思;现代性问题框架中的物权行为理论[J];浙江学刊;2005年02期
7 胡泉;;物权行为理论的重新思考[J];甘肃农业;2006年11期
8 刘秀春,胡海涛;票据无因性之经济诠释[J];河北法学;2005年05期
9 张乐;物权行为理论若干问题探析[J];平原大学学报;2005年05期
10 李琛;物权行为理论适用于物权立法[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赵俊;张天杰;;试析罗马法在法律行为制度产生过程中所起的作用[A];规划·规范·规则——第六届中国律师论坛优秀论文集[C];2006年
2 徐永前;李咏怡;;论物权变动的公示原则[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5年
3 程然然;;再议物权行为理论[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5年
4 陈磊;周宏斌;;论医疗纠纷的举证责任分配[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2年
5 陈磊;周宏斌;;论医疗纠纷的举证责任分配[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2年
6 黄鸣鹤;;论中国环保公益诉讼诉权理论的突破与设计[A];适应市场机制的环境法制建设问题研究——2002年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2年
7 郭小东;许先丛;;论合同法上的代位权制度[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2年
8 何勤华;李求轶;;海事法系的形成与生长[A];中国律师2005年海商法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9 梁梅;;论民事诉讼中举证责任的倒置[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2年
10 孙卫星;;浅议合同履行中的附随义务[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葛 文;票据无因性的考量[N];人民法院报;2004年
2 房萱 俞侃;南京:小区交付先“体检”物业配套[N];新华日报;2000年
3 陈夏红;中国“罗马法的活字典”[N];法制日报;2004年
4 吴晨光;“老兵不会死去,,只会默默地消逝”[N];南方周末;2004年
5 杨震;完善我国交付制度的法律思考[N];光明日报;2002年
6 于 莹;票据无因性原理在审判实践中遇到的问题[N];人民法院报;2003年
7 孙伟平 郝广秀;所有权是否转移应以交付为要件[N];河北经济日报;2000年
8 华东政法学院 朱淑丽;罗马法的特质[N];人民法院报;2005年
9 记者奚平;罗马法已成中国民法法典化重要参照[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10 刘金林;物权法建构应充分吸纳罗马法原理[N];检察日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董惠江;票据抗辩论[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2 孙晓光;罗马法与近代民法的伦理基础[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3 王洪;合同形式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5年
4 王茂祺;给付障碍体系比较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5 季境;论民法上的占有[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6 张永华;民法的自然法学基础[D];西南政法大学;2005年
7 杨佳红;民法占有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6年
8 黄金兰;法律移植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9 仲崇玉;法人人格学说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6年
10 文霞;秦汉奴婢法律地位及其比较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维拉;论物权行为的无因性[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2 杜娟;票据无因性问题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4年
3 张靖;论票据行为的无因性[D];湖南大学;2004年
4 矫昌奉;浅析西欧中世纪对罗马法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5 傅立英;论票据无因性[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6 马谭胜;物权行为理论否认观质疑[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7 罗利华;物权行为理论初探[D];湘潭大学;2005年
8 蔡U
本文编号:162381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etongqiyue/16238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