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合同法论文 >

公约与我国合同法风险转移制度若干问题探讨

发布时间:2016-11-06 16:31

  本文关键词:公约与我国合同法风险转移制度若干问题探讨,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维普资讯 tth://pww.wcviqpco. m南 高专学昌报 2 0 0年8第期 (4总第 7期7 ) 02 08年8月出版

J o u rna l ofN n ac h nag C o l l g ee

N o. (4S u m 7 7 )

u gA s u t. 20 08

公约我国与合同法风险移索 I J转度若 右干_ t- l问口 J题探 讨题陈 种(福 对建外经贸济易职业技学术院建福州福3 50 0 6) 1 摘

:要国在贸易际中风险,的转移和承 担与合同当事人的权和利义务密切相关。国是中1 9 8 0年《联合园 国 际货物销售合公同约》 (文缩英写C IS )G创的成始员国,该公约第6 6—7 0条是对险转风移制度的规定,其对中 国合 法同有相的借鉴当意义,本文试图就该制度对者二进行一探些讨、比较,指出国合同我法在此方面存在的 不足。 关 词键:险风;风转移险联;合 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 合;同法 中图 分类号 :D9 2 3.6 一 文献标 码: A识

文章编号: 100 —8 735 4 (2 0 0 8 0 ) 4~ 0 2 2— 0 3 0 、

风 险概的

念的险风应该,是由于自灾然害、意外事或故事当人 以外的原因造成卖正方在履行或已经履 的行 在 国际易实践贸中。风转险移的问题十分

重,因要它为系关到由卖还方是买方来承担 物所货 货 遭物损受失灭或失的险风。

遭 的损受失如。风险果已经移到转买方,则使即货 遭物受灭失或损,买方坏有义仍务按合同约定支货付;款如风险果尚未转移至买方,则货物发生灭失或损坏时,方买没有支货款付的义务,而 由是方卖担该承失 .损且卖方负还有务向买义方 承交担付合合符规定同的货物。风转险问题移对方利双益有重大响,影此因首,有先要必确定 风一词险的涵义。按照一学些者的观点,风险指 的是 货“物可能遭受的外意损失,,如盗窃 火灾、、沉

、二各国国法内于风关险转移制的度规定目,世前界各国法律对风险于什么时候卖由方转到移方各有买不同规 定,相关理论的主要有以下三种: 第,一同合成立时间风为险转移时间。即如 果事当人没有特别约定 货,物

的风险买在卖合同立成时转移给方。这买做种法, 以可促使合同权和义利尽快务得行到使履和行。但其缺在陷:于假 买设卖合同已经成立但,货物仍由方卖制而未控

船、破、渗漏碎、押扣及以不属于正损常的腐耗烂变质等等”;或“合在同订后立货在物储 、运存输 装、卸等程过中发生的意外损坏和灭失”【 这。些说都法强调了风险属外意灭或损坏,而失不包 因括当事人人为过错而引的起灭失或损坏。认我为有定一道理, 但还应分风险与区可不抗力之 的问区别因为不。可抗力所造 成的货灭物或失坏损

始开交付,此时货物发毁损生灭失 则,很 分清难该损属失于风损失险是还由于卖方过所错致。另 ,外风险由买方承 担,卖方为 节成约就会本于疏照管货物使,货物遭受损失的可性能更大,这对 买方而言是不公平的由。这于种理论导买致卖双方权利义务失衡 目前大多,数国家已不再采 纳 。它 与货 物受遭风险部有分重叠 .都可能出现然自 灾、害意事外件、政府 管制等情况可能在,一定程度

第二把。风险转移与有权所转移联系在一 起,以所有权转 移的时间决定风险转移的时间。

上引起混淆进一步考。,虑就可发此现者内二 涵采 用一这原则主的有要英国货物买法和卖《法国 不完 全相同,属于不的同法律制 度不可。力抗 解要决的承是担风险事故后 果的当事人可不可以 民 法典。此》则原要主“物受主担承风险”这一传 统法民念观的影响。在大部分交为现货买易卖而 免 除另对方一的合同义务和责任;而 险风移制转 无 需运的输代时,种原这则有合理其性但。在国 度 要解 的决是 .物货损失后应该由哪方承担损一失后果,即事故发生时,风是险否已转 移到买方。 而且二者认定的标准也不同。因此,公中所约说 收稿日期 :2 oo 8一O 一5 l4

际贸易高度发达的今天。它的陷缺明:大显部分国际货 物卖买需要长离距的跨国输,运并交以付 货物的单代表对合同义据务的履行。这在交种方 易 作者简:介种陈 1 9( 77一),男,福建州福人讲,师,主要 究研向方:国际法商、经法济。

公约与我国合同法风险转移制度若干问题探讨


  本文关键词:公约与我国合同法风险转移制度若干问题探讨,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6644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etongqiyue/16644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290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