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违约金数额调整规则的探讨——以《合同法》第一百一十四条为中心
本文选题:违约金 切入点:惩罚性违约金 出处:《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摘要】:根据《合同法》第一百一十四条规定,可以通过裁判方式调整违约金数额。这种规定的逻辑前提有混淆概念之嫌,导致的结果是思维混沌。明确界定违约金的性质是建立违约金调整规则的基础,违约金分为补偿性违约金和惩罚性违约金。《合同法》第一百一十四条所规定的违约金性质不仅具有补偿性,也具有惩罚性。当补偿性违约金不足以弥补损失时,还应支付赔偿金,故无增加违约金数额的必要;当惩罚性违约金高于实际损失时,一般没有调低的必要。应首先适用意思自治规则,其次才能适用对权利进行适当限制的例外规定。
[Abstract]:According to Article 114 of the contract Law, the amount of liquidated damages may be adjusted by adjudication.The logical premise of this rule is confusing the concept, resulting in chaos of thinking.Clearly defining the nature of the liquidated damages is the basis of establishing the regulation of the liquidated damages. The liquidated damages are divided into compensatory damages and punitive damages. The nature of the liquidated damages stipulated in Article 114 of the contract Law is not only compensatory.It is also punitive.When compensatory liquidated damages are not enough to make up for losses, compensation should be paid, so there is no need to increase the amount of liquidated damages; when punitive damages are higher than actual losses, there is generally no need to reduce them.The rule of autonomy of will should be applied first, and the exception of appropriate restriction of rights should be applied.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
【分类号】:D923.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韩世远;违约金的理论问题——以合同法第114条为中心的解释论[J];法学研究;2003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蓉丽;;行政法上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平衡及其构建[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2期
2 叶金强;;论违约导致的精神损害的赔偿[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2年02期
3 王庆廷;;法律的亲情化求证——一个法理学的视角[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6年02期
4 王圣扬;王金华;;刑事审判中检察机关的角色定位研究——以控辩平衡原理为视角[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8年01期
5 刘沛佩;;论不足额保险中代位求偿权行使的劣后性——以被保险人优先为原则的法定连带债权的构建为核心[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9年02期
6 周铭川;;片面共犯研究[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7 潘善斌;医疗事故诉讼若干问题探讨[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8 刘翠;张和平;;期刊引文标注序号位置新说[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9 宋江顺,赵龙;思想政治工作的科学价值[J];华东冶金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10 孔东菊;论违约责任的归责原则[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立新;王轶;王竹;王天凡;赵可;;中国民法学三十年(1978—2008)[A];中国法学三十年(1978-2008)[C];2008年
2 林雅贞;章之文;;谈辞典编纂时应剔除文意训诂[A];2007年福建省辞书学会第18届年会论文提要集[C];2007年
3 袁明军;;《现代汉语词典》里的拟声词[A];第六届汉语词汇语义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杜万平;;解读生态法学[A];水污染防治立法和循环经济立法研究——2005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第三册)[C];2005年
5 邓海峰;;排污权转让法律问题研究[A];生态安全与环境风险防范法治建设——2011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三册)[C];2011年
6 田保军;孙学亮;;刍议无因管理之“契约”性[A];当代法学论坛(二0一一年第三辑)[C];2011年
7 刘一玲;;简缩手法和简缩词语[A];语言文字应用研究论文集(Ⅱ)[C];2004年
8 韩玉华;;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浅析香港人普通话中的词汇偏误问题[A];第三届全国普通话水平测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9 曹跃香;;与“词缀”有关的术语使用情况考察[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10 刘雍潜;李龙;谢百治;潘克明;陈丽;董玉琦;韩锡斌;;《信息化进程中的教育技术发展研究》课题报告[A];教育技术:信息化阶段新发展的研究[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U,
本文编号:169470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etongqiyue/16947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