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合同法论文 >

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劳动合同法的实施——兼论司法能动主义在劳动争议处理中的作用与局限

发布时间:2018-04-01 09:35

  本文选题:劳动合同法 切入点:国际金融危机 出处:《清华法学》2010年05期


【摘要】: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一些地方司法机关以司法指导意见的形式,放松了劳动法的实施力度。我国当前经济发展所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因为劳动者工资水平增长缓慢而造成的内需不足。因此,在国际金融危机的背景下,我国更应当积极贯彻实施包括《劳动合同法》在内的各项劳动立法。当前在劳动争议处理中的司法能动主义带有地方化的色彩,很容易造成劳动标准方面的"探底竞争"。
[Abstract]:After the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crisis, some local judicial organs took the form of judicial guidance. The biggest problem facing China's current economic development is the lack of domestic demand caused by the slow growth of workers' wages. Therefore, in the context of the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crisis, Our country should carry out all kinds of labor legislation including Labor contract Law actively. At present, judicial activism in the handling of labor disputes has the color of localization, which is easy to cause the "bottom competition" in the aspect of labor standard.
【作者单位】: 南京大学法学院;
【分类号】:D922.52

【参考文献】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信春鹰;中国是否需要司法能动主义[N];人民法院报;2002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建军;;“司法能动”在中国的展开[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10年01期

2 罗东川;丁广宇;;我国能动司法的理论与实践评述[J];法律适用;2010年Z1期

3 郜占川;;民意对刑事司法的影响考量——理念储备与介入范围界定[J];贵州社会科学;2010年05期

4 潘云华;;中国司法能动的规范化构想[J];法商研究;2010年05期

5 王艳慧;;公益诉讼与司法能动关系辨析[J];法制与社会;2010年30期

6 陈朝阳;;中国司法能动性逻辑假设的破解:法官之诚信诉讼[J];华东政法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7 侯学勇;;法律解释方法的证立功能与司法能动主义[J];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10年01期

8 赵泓任;;法院在企业破产重整中的管理调控功能[J];理论界;2010年05期

9 雷晶;;试论我国能动司法的正当性[J];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10 崔雪丽;;国家法治发展道路探索——由国家权力到国家能力的建设[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刘洁;论司法能动主义[D];河北大学;2007年

2 桑辰;疑难案件中的法官的司法能动性[D];厦门大学;2009年

3 郜占川;民意对量刑的影响考量[D];兰州大学;2009年

4 唐文;法条有限与事情无穷的困惑与魅力[D];湘潭大学;200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范愉;;诉前调解与法院的社会责任 从司法社会化到司法能动主义[J];法律适用;2007年11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信春鹰;中国是否需要司法能动主义[N];人民法院报;2002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文渊;试谈劳动争议的处理[J];政法论坛;1982年03期

2 李芳志 ,王昌硕;对进一步完善处理劳动争议立法的几点意见[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83年04期

3 李淑贤;;日本《东洋经济》杂志选定一九八二年国内外十大新闻[J];日本学论坛;1983年01期

4 安建国;巴西银行的振兴[J];w,

本文编号:169497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etongqiyue/169497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da4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